南京大屠杀档案
世界记忆遗产
《南京大屠杀史档案》是记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档案史料。
档案内容
申遗档案
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11组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这些档案包括身处国际安全区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舍监程瑞芳日记,美国牧师约翰·马吉16毫米摄影机及其胶片母片,南京市民罗瑾、吴璇冒死保存下来16张侵华日军自拍的屠杀平民的照片,南京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谷寿夫判决书的正本以及当时留在南京的西方人士和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证词等。
中国提交的南京大屠杀档案共分三部分,分别包括1937年至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期间大肆杀戮中国军民和平民的档案;1945年至1947年,对日本战犯调查和审判的档案;以及1952年至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机构提供的文件。
历史资料
2014年2月,南京市档案馆向社会公开了一批详细记载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的珍贵档案原件,这批档案形成于1937年至1947年,共183卷,详细记载了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的罪恶事实和日军侵占南京期间犯下的大量罪行。公布的珍贵资料将与之前的5组“南京大屠杀史档案”一起,第三次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公众可以凭身份证前往阅览。
这批档案包含各类政府文件、公函、会议记录、市民呈文、钱粮收据、罪行调查清单、埋尸记录等,不仅有统计数据,还有用科学的调查方法取得的第一手资料,绝大部分为原始件。具体涉及大屠杀暴行、掩埋尸体、市民呈文设立慰安所等方面内容。这些资料来自不同组织不同团体的原始记录和报告,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是真实可信的第一手资料。
档案中,有一份南京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在1946年提交的关于南京大屠杀案的调查报告尤其引人注目,涉及日军在南京的屠杀、伤害、奸淫、抢夺、破坏、强制服役以及中岛、长谷川等29支日军部队的罪行,罪行的总数达29万多件。南京档案局征集利用处处长、研究员夏蓓介绍,该报告书揭露了日军暴行,这些调查都制定了严格的调查程序,强化了调查的证据,是有真实性和法律效力的。
此次公布的档案资料共183卷,包括大屠杀期间慈善团体掩埋尸体、救济难民情况统计;民国南京各级政府所做的市民遭受日军屠杀、房屋焚毁、财物被掠的调查;市民呈报的家人被杀、财产被抢的申诉和南京市临时参议会关于南京大屠杀案的调查报告等。这批资料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由南京市军管会接收,其档案原貌从未公布过。绝大部分为原始件,属于“孤本”“珍本”。档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1937年至1939年间形成的同时期材料,涉及面广、人物背景丰富、材料相互印证、证明力强,是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大屠杀的有力证据。
南京市档案局副局长王菡:当时南京市政府有一个临时参议会,他搞了一个抗战损失调查。37年后、38年、39年底同时期的材料。还有一个是当年屠杀市民以后,我们南京的一些慈善团体,世界红十字字会南京分会、崇善堂一些民间的这种慈善机构他们掩埋尸体,埋掉以后它都有记录和报告,这个都是同时期的,最具有权威和最具有说服力了。
申遗历程
世界记忆遗产又称“世界记忆工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延伸,旨在抢救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至2015年为止,中国已有七项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早在2011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就启动“捆绑申遗”,共有形成于1937年至1948年间的5组档案,列入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分纸质、照片、胶片三类。
2012年8月13日,南京市第二次启动南京大屠杀史档案“申遗”工作。从“档案文献”到“记忆遗产”,体现出国民对历史问题认识上的提高。这不仅是历史档案文献的丰富,更由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档案上升到人类的共同记忆财富。申报目的也是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我们觉得我们应该要用档案来说话,因为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用档案来陈述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
2010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档案”已成功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2014年6月10日,对中国外交部发出“中国拟为南京大屠杀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的消息。
2015年10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15年最新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项目名单。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被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但另一份慰安妇档案遗憾落选。在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346份文献和文献集合中,来自中国的已达到10份,包括中国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清代内阁秘本档、东巴古籍文献、清代科举大金榜、“样式雷”建筑图档、《本草纲目》、《黄帝内经》、侨批档案、元代西藏官方档案、南京大屠杀档案。
历史价值
世界记忆工程亚太地区委员会主席、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介绍,世界记忆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延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该项目的目的,是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进行保护,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
中方对教科文组织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决定表示欢迎,将按照有关规定,确保这些珍贵文献得到保护和传播,充分发挥这些文献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共创未来、捍卫人类尊严的积极作用。
南京大屠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犯下的严重罪行,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历史事实。中方申报材料完全符合世界记忆名录的评审标准、特别是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标准,申报程序符合教科文组织有关规定,应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记忆。
事实不容否认,历史不容篡改。日方有关言行再次表明了其不愿正视历史的错误态度。中方敦促日方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正视和深刻反省侵略历史,切实纠正错误,立即停止对中方申报说三道四和对教科文组织正常工作的干扰和无理纠缠,以实际行动取信于国际社会。
日方阻挠
中国政府申报联合国世界记忆名录一事,触动了日本最敏感神经。消息一出,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便迫不及待跳出“抗议”,要求中方撤回申请。对此“无理交涉”,中方回应简单明了:不接受,不撤回。
菅义伟的狡辩与日官方否认南京大屠杀的立场如出一辙。菅义伟再次拿遇难人数说事,称虽不能否认日军进入南京后存在屠杀平民及掠夺的行为,但具体遇难人数尚存各种疑问,政府难以作出判断。日方置事实于不顾,对一切历史档案、文献等铁证视而不见,一口咬定就是不存在南京大屠杀,其信口雌黄着实令人惊叹。
日本外务省在谈话中称,南京大屠杀相关档案是“基于中方单方面的主张而申报的材料,文件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明显存在问题”。同时,谈话批评称:“尽管日本政府对南京大屠杀档案审议提出反对和质疑,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无视日方立场依然将其收录为世界记忆遗产,教科文组织缺乏作为联合机构的中立和公平,这一点存在问题,日方表示积极遗憾。”
2015年10月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在回应“日方反对《南京大屠杀档案》申报世界记忆名录”问题时,华春莹表示,中方申报符合世界记忆名录标准,相信教科文组织将做出公正且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结论。华春莹还说,日方有关言行再次表明了其不愿正视历史的错误态度。中方敦促日方本着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正视和深刻反省侵略历史,妥善处理有关问题,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2015年10月14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与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会谈时,就中方申报《南京大屠杀档案》登录世界记忆遗产一事表示了遗憾。杨洁篪则进行了反驳。
2014年2月,南京市档案馆向社会公开了一批详细记载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行的珍贵档案原件,公布此次档案资料将有力回击日本右翼试图否认历史的错误。针对日本首相安倍等一些政要,还有日本广播学会NHK的会长,公然罔顾历史事实,否认南京大屠杀,对这个坚决予以回击。从南京来讲、受害地的人民来讲,我们的感情是接受不了的。而且历史早有定论,而且档案是历史的记录,它是最具说服力的,让档案说话是事实胜于雄辩,主要是回击日本右翼否认大屠杀的谬论。”
标识碑
2018年12月8日上午,“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档案”纪念碑立碑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来纪念馆的观众可在1号门入口处看到这座纪念碑。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90岁高龄的夏淑琴老人为“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档案”纪念碑揭幕。夏淑琴说:“希望更多的世人知道这段历史,也希望世界和平,这样的惨案永不发生!”
该碑形制将仿照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的世遗标识碑,材质暂定为花岗岩,颜色在白色、黑色与米色中择其一。碑宽3.14米、高2.4米。标识碑将双面雕刻同样内容,右侧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记忆工程的标志,碑文为“世界记忆遗产项目”“南京大屠杀档案”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该方案已由纪念馆扩建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组织论证。
举行“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档案”纪念碑立碑仪式,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作用,传播和平理念,宣扬和平精神,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4 13:48
目录
概述
档案内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