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诸神
1990年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华夏诸神》是1990年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马书田
内容简介
本书分门别类地介绍了中国各宗教和民间神祇的起源、演变。
华夏文明:“华夏”,本为古代中原民族的自称,亦作“诸夏”。“华”字来源于“花”字,意思为“荣”(繁华、繁荣),“夏”指“中国(中原)之人”,放在一起为偏正词组。随着历史的发展,“华夏”逐渐演变为并列词组,成为各民族全体华人的统称。华夏文明一般认为从五千年前的炎黄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但近时期某些学者根据最新考古发现提出,文明的源头,可以再上推两千年。
图书目录
再版前言
关于神的杂感(序一)
读《华夏诸神》(序二)
《华夏诸神》读后
前言
道教诸神
一、三清
二、太上老君
三、四御
四、玉皇大帝
五、后土
六、王母娘娘(西王母)
七、斗姆
八、太白金星
九、南斗
十、魁星
……
民间俗神
二、福神
三、禄星
四、寿星(南极仙翁)
五、喜神
六、财神
七、利市仙官
八、五路神
九、万回哥哥和合二仙(寒山 拾得)
十、子孙娘娘
……
佛教诸神
一、如来佛
二、三世佛(一)
三、弥勒佛 布袋和尚
四、三世佛(二)
五、东方三圣
六、四大菩萨
七、文殊
八、普贤
九、观世音
十、善财童子
……
华夏诸神诞辰一览表
(一)道教诸神诞辰及纪念日一览
(二)民间俗神诞辰一览
(三)佛教诸神诞辰及纪念日一览
部分参考书目
后记
作者简介
马书田 ,北京市人。中央民族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宗教学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民俗学会、中国神话学会会员。现就职于中国少年儿童出版总社。中国神祗文化和民间信仰研究方面,有多部著作问世。1990年所著《华夏诸神》是国内最早出版的研究中国神文化的专著之一,在社会中产生了一定影响,1991年在北京图书评比中获奖。1992年所著《全像中国三百神》获优秀图书一等奖。以上二书曾列入畅销书。主要著作还有《中国佛菩萨罗汉大典》、《中国神文化百科全书》等。全部著作总计500万字。被译成德文、法文、日文、英文等,介绍到西方。本人业绩被载入《世界名人录》。
人物介绍
华夏诸神
●华夏文明:“华夏”,本为古代中原民族的自称,亦作“诸夏”。“华”字来源于“花”字,意思为“荣”(繁华、繁荣),“夏”指“中国(中原)之人”,放在一起为偏正词组。随着历史的发展,“华夏”逐渐演变为并列词组,成为各民族全体华人的统称。华夏文明一般认为从五千年前的炎黄时代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但近时期某些学者根据最新考古发现提出,文明的源头,可以再上推两千年。
●黄帝:传说中中国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从夏朝开始,历代君王均将本姓氏的缘起附会到他身上。一般认为,在西元前二十六、二十七世纪左右,他通过阪泉、涿鹿二战,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各部族,其统治世系,一直延续了四个世纪,到帝舜的时代。但某些学者认为,“黄”为五行学说中央的象征,黄帝的说法纯属五行学说产生(春秋战国)后的附会说法。
●炎帝:又称赤帝,传说和黄帝共为中国中原各族的祖先。据称他在阪泉被黄帝击败后,两个部族从此合并,故此今天的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某些学者认为,所谓炎帝才是真正中原地区的原住民,而黄帝则来自于北方草原。
●青帝:按照神话中五方上帝的说法,青帝为太皋氏,统治东方。经过对考古发现的分析研究,部分学者认为,他存在的时间较炎帝、黄帝均早,活动区域大约在黄河下游,今山东半岛附近。
●白帝:古史传说,青帝太皋的部属少昊西迁,成为西方上帝,崇尚白色,称白帝。所谓西方,指中原西部,今陕西省附近。如果此说属实,那么后来源起于此的商族和周族,都可能是白帝而非黄帝的后裔。
●玄帝:神话传说中五方上帝之一,比起其它四帝来,说法缘起最晚,最为无稽。很可能是五行学说盛起后,为凑数而新“造”的称号。
阪泉之战:传说中黄帝和炎帝之间的战争,但其过程,无论史籍中还是神话传说中均语焉不详,甚至于它发生在涿鹿大战之前还是之后,也无人能够确定。只知道这是黄帝夺取中原霸权的重要战争,以炎帝败北而结告终。
《华夏诸神》图册
涿鹿之战:传说中的一次上古大战争。古史有多种说法,或曰黄帝、炎帝之战,或曰黄帝、蚩尤之战,以后一说流传较广,也较可信。据说战况极为惨烈,“血流漂杵”,最后黄帝得天降玄女传授兵法,才得以擒斩蚩尤(一说收降了蚩尤)。这被认为是黄帝夺得中原霸权的关键性胜利。但有趣的是,在苗、彝等民族中,却有蚩尤战败黄帝的传说。
●轩辕:轩辕氏,姬姓,又号有熊氏,即黄帝。因为被认为是中国人的祖先,所以上古许多发明创造都被归于他的名下,如舟车、音律、算术等,养蚕、文字、医学等也被认为是他的家人或臣子发明的。
●后土:土神,是黄帝的辅佐。在《楚辞》中还提到,他是“幽冥之都”的统治者,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地狱之主宰。
●应龙:就字面上解释,应该是有翼的神龙。神话中称其为黄帝手下大将,曾参加过涿鹿之战,英勇顽强。在战败蚩尤后,据说他到南方长江流域居住,因此南方多雨。
●方相:传说中非常丑陋的神灵,古代驱除瘟疫或送葬,往往雕其木像作为开道。另一说,是黄帝丑妃嫫母的氏族名称。
●神荼:传说“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而守护鬼门并统辖群鬼的,就是神荼、郁垒二神。后世因此以桃木雕二神像立于门前,以驱邪避鬼,成为最早的门神。
●郁垒:传说来源同上“神荼”,为最早的门神。当然,后世的门神变成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
●神农:神农氏,姜姓,又号烈山氏或曰厉山氏,即炎帝。据说是中国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被称为中国人先祖的炎帝,和据传形状似牛的神农,并非一人。
●祝融:上古传说中的火神,被认为是炎帝的助手和继承人,手持秤杆,管理夏天。据说他曾与水神共工争位,双方大战数月,共工败后怒触不周山,引发天崩地裂之灾。也有一说,与共工争战的是北方天帝颛顼。
●蚩尤:因曾与黄帝在涿鹿交战,故被历代看作凶恶之神。传说他铜头铁额,力大无比,又发明金属兵器,所以也被尊为“兵神”。某些学者认为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即蚩尤的形象。
●共工:上古传说中的水神,曾与火神祝融(一说为颛顼)争战,失败后怒触天柱不周山,导致天崩地裂。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上,是黑暗、凶暴之神。
《华夏诸神》图册
●风伯:风神,后世传说名为飞廉。另一说为上古有呼风奇术的部族,曾帮助蚩尤在涿鹿与黄帝大战,与雨师一起招来大风雨,后被黄帝之女旱魃击败。
●雨师:雨神,后世传说名为屏翳。另一说为上古有唤雨奇术的部族,曾帮助蚩尤在涿鹿与黄帝大战,与风伯一起招来大风雨,后被黄帝之女旱魃击败。
●颛顼:北方天帝,一说是黄帝的后裔,后代替黄帝成为中央上帝。他曾派重、黎二神“绝地天通”(隔绝天地的通路),从此人天远隔,神与下界的距离越来越远。
●禺强:又名禺京、玄冥,是北方天神,辅佐颛顼,手持秤锤,掌管冬天。据说他是海神,“鱼面手足”,或说他是风神,“人面鸟身”,这样双重神格,也许就是《庄子。逍遥游》中“鲲化为鹏”的寓言之所本。
●刑天:或作邢天、形天。据说他与炎帝(或曰黄帝、颛顼)争斗,被砍去(刑)首级(天),遂“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盾)戚(斧)以舞”,依旧奋战不休。陶渊明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诗句。
●夸父:神话中的巨人族,据说曾“与日逐走”,故有“夸父追日”的典故出现。在涿鹿大战中帮助蚩尤,战后四散。《山海经》中则记载夸父又名举父,是一种善掷山石的猿猴,因此部分学者认为,它是崇拜猴神的古氏族名称。
●太皋:东方青帝,一说即人类(中国远古神话中)的始祖伏羲氏。传说为渔猎、畜牧的发明者,和八卦的创制者。
●句芒:木神,是东方青帝太皋的辅佐官,手持圆规,掌管春天。据说他“鸟身人面,乘两龙”,又是司命之神。
●少昊:西方白帝,据说名挚,号金天氏,原来在东方海外建国,以鸟名为百官之名,后来迁徙到了西方。
●羲和: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太阳神,一说即为伏羲。据说他每天驾着六条螭龙(无角的龙)牵引的飞车,从东到西横过整个天宇,给世界带来光明。不过史学家偏向于认为,羲和是指上古观察日象的官职或氏族之名。
●常仪:月神,一说为上古观察月象的官职或氏族,一说为帝喾的妃子,善于占月。因为上古“仪”、“娥”二字同音,所以某些学者认为,后世传说中奔月的嫦娥,其原型就是常仪。
●蓐收:金神,是西方白帝少昊的叔叔(一说为少昊子)和辅佐官,手持曲尺,掌管秋天。据说太阳西落后满天的红霞,就是蓐收。
●葛天:葛天氏为三皇时代的部族,《吕氏春秋》上有“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的记载。
●浑沌:最早的说法,是黄帝一个不成材的儿子,而《庄子。应帝王》中则称其为上古天帝,相貌混沌,没有七窍,后来倏、忽二神为他开窍,七窍开而浑沌死。按倏忽即时间,大有时光流传,混沌开辟,世界形成的哲学含义。
●华胥:据说为虚幻中的神仙国,其民无嗜无欲、无病无痛、不惧水火。又一说,伏羲之母即为华胥氏之女,履雷神的足迹而感生伏羲。
●肃慎:《山海经》中记载的北方部族,郭璞注解说“去辽东三千余里,穴居,无衣,衣猪皮,冬以膏涂体,厚数分,用却风寒”,听上去仿佛爱斯基摩人。
●犬戎:又名犬封,来源于巨犬与女配而产子的神话(此巨犬名为盘瓠,据说是开天辟地的盘古之原形)。历史上的犬戎,出现在周朝,曾攻入镐京,杀死周幽王,灭亡了西周。
●涂山:据专家考证,涂山即会稽山,则涂山氏即生活于长江下游的古氏族。传说大禹治水到了涂山附近,见到一只九尾狐狸,以为吉祥,遂娶涂山氏之女,后来生下了夏朝第一位君主——夏启。
●九苗:又名九毛,是居住在南方的古老氏族,曾帮助蚩尤与黄帝对抗,战败后被放逐,但一直到尧、舜、禹的时代,仍旧不时揭起反抗的大旗。有可能是今天苗族的祖先。
●九黎:居住在南方的古老氏族,曾与九苗一起帮助蚩尤与黄帝对抗,战败后被放逐。一说九黎就是九苗。
《华夏诸神》图册
●西王母:西方的古部族名或说古神名,据说她“蓬发戴胜、豹尾虎齿”。上古传说中有后羿向西王母请求不死药,和周穆王驾八骏拜访西王母等故事。后世被道教借为东王公的配偶,称作“王母娘娘”。
●猰貐:神话传说中西方的恶兽,一说人面蛇身,一说“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后被后羿杀死。
●凿齿:或说为人,或说为兽,总之其齿如凿,长五六尺,手持戈盾。后被后羿杀死于寿华之野。
●封豨:即巨大的野猪,据说英雄后羿曾杀死封豨,并蒸其肉以祭祀上帝。
●九婴:九个头的怪蛇或怪兽,能喷水吐火,危害人间,后来被英雄后羿射杀于凶水之上。
●大风:害人的巨鸟,因为风为凤、鹏的古字,因此可能是大凤凰、大鹏雕或者大孔雀,后被英雄后羿以尾带绳索的箭(弋),射死在青邱之泽。
●巴蛇:巴地的巨蛇,相传它能够吞下大象,三年后才吐出象骨,吃了可以治各种内脏疾病。后羿杀巴蛇于洞庭,积其骨为陵,据说就是地名巴陵的由来。
●夔:其状如牛,龙头、一足,据说鸣声如雷,黄帝剥其皮蒙鼓,声闻五百里,士气大振,遂败蚩尤。但史书上却记载他是尧舜时候的乐官。
●视肉:状若牛肝,有两目,据说其肉食之不尽,“食一片复一片”,真是奇兽。
●当康:象小猪但有獠牙的异兽,据说叫声就是“当康、当康”,见则天下大穰(丰收)。
●飞黄:又名乘黄,“状如狐,背上有角,寿千岁”,能飞,是一种吉祥之兽,后世“飞黄腾达”的成语,就来源于它。
●肥遗:怪蛇,一说“六足四翼”,一说“一首两身,见则其国大旱”,某些学者认为,商周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其实就是一首两身的肥遗。
●蛉蛉:如牛而有虎文的怪兽,叫声“钦钦”(或说为“吟吟”),见则天下大水。
●魑魅:人面兽身,四足,和魍魉一样,都是喜欢学人叫来迷惑人的山精,据说曾被蚩尤驯服了来迷惑黄帝部队。
●魍魉:也作罔两,“状如三岁小儿,赤黑色,赤目长耳”,是喜欢学人叫来迷惑人的山精,据说曾被蚩尤驯服了来迷惑黄帝部队。
●蜮:对于这种东西,古书上记载得很莫明其妙,说它“短狐也,似鳖,含沙射人,中之则病死”。还有记载说,它射中了人的影子,人一样会得病。“含沙射影”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玄蜂:巨大的黑色毒蜂,古籍上记载说它“腹大如壶”。
雄虺:虺就是蛇,雄虺是九头巨蛇,喜好吞人,为害一方。有人认为,它就是制造水灾,被大禹杀死的共工之臣相柳。
●蜚:《山海经》上记载,蜚“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
●毕方:一种怪鸟,“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见则其邑必受火灾。似乎就是民间俗称的“火老鸦”。
参考资料
华夏诸神.豆瓣读书.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6 10:15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图书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