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28篇文章,以文化名人为主线来串起千年打卡的历史脉络。从开篇的虞舜永州打卡到末篇的清初
王船山永州打卡,共写了31位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重要人物,包括
司马迁、
蔡邕、
李白、
怀素、
柳宗元、
欧阳修、
黄庭坚、
杨万里、
周敦颐、
陆游、
范成大、
张浚、
胡安国、
胡寅、
胡铨、
文天祥等。这些人物涉及到政治、文学和艺术,有的因贬或封从外地来到永州,如柳宗元、舂陵侯等;有的是本地成长的文化名人,如怀素、周敦颐等;还有的是不能确定人是否来过但确以诗文打卡永州,如欧阳修、
李清照等。这一个个文化先哲,既是一个典型的生命个体,也是永州历史长河中发光发热的一个文化星子。该书通过逐一叙述他们的永州打卡活动及其所做出的贡献,由此完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永州历史文化名人谱系,在长廊形式的检阅中实现了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集结式展览。
在构建文化永州形象时,《千年打卡记》以文献资料为主,辅以作者对历史遗迹的田野考察。书中各篇所写的名人,历史上都有相关的文献记载,因而作者在书写每一个体时,都有对文献资料的研读与运用。每一篇文章的写作都以历史典籍、民间传说或相关诗文材料为基础,如第一篇写虞舜的永州打卡,涉及了《尚书》《史记·五帝本纪》《敦煌变文集》等史料中的记载。写舂陵侯的永州打卡,涉及了《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汉书》《后汉书》等文献资料,对其他人物的书写也大抵如此,通过历史文献资料的融入,写作具有了比较丰富的知识性。与此同时,作者并不满足于历史文献资料的引用,他还多有对历史遗迹的实地考察,如作者来到舂陵侯城历史遗迹,“从缺口处巨登上土台,上面是绿油油的菜地。站在菜地上,目测四周,发现舂陵侯城呈长方形。旁边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碑显示: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35米。残高2到6米。”又如写王船山,作者亲临双牌县境内的云台山,试图穿越时空与王船山来一次精神相遇。这种历史文献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写作,既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用文献交织出一幅绵延的永州文化历史图画,又能在历史遗迹或现实景观中呈现出文化写作的行走感。
为了建构一个为大众所知、为读者所喜的文化永州形象,《千年打卡记》有意绕开了学术性写作的路径,而是采用具有通俗性和可读性的历史文化散文笔法来写作,以优美的散文来建构形象。《千年打卡记》是用文学笔法来普及地方历史文化知识的读本,它多将历史叙述故事化和想象化。在还原文化典籍或民间传说所记的名人活动和事件时,作者多将其故事化。比如写柳宗元与捕蛇者者的故事以及发现永州八记之景的故事,写范成大永州打卡、在述其人生踪迹中带入一个个故事,让历史不再抽象。至于将历史叙述想象化,则更是多处可见,作者往往会想象笔下人物的历史姿态和心理感受,使徜徉于历史的写作变得生动鲜活。如写司马迁到九嶷山,作者想象司马迁的神情,揣摩其内心。写王船山,想象他暮年站在湘西草堂前的情景和心理等,写范成大在摩崖石刻前的感悟等,通过设身处地回到历史情境的想象,增加了历史叙述的鲜活感,历史也在想象中具有了生命。《千年打卡记》的可读性,还在于作者情感与立场的带入,其中多有叙述者自身的历史感受和评价,叙述因此成为了一种“有我之境”,呈现出一种古今对话。如作者认为柳宗元谪居永州之后,“永州以山水成全了他,他也以诗文成全了永州”,怀疑司马迁在《史记》里面对人物象的丑化,“主要是为了衬托舜帝的姓名与完美”。又如作者评价王船山:“最令我钦佩的是,自从清廷建立,王船山先生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骨气,无论何时何地,都未曾向清廷低下大明‘遗臣’高贵的头颅”“船山精神是凝聚湘军将领的一条重要精神纽带。”再如评价维吾尔族元曲作家小云石海涯,“天才即使像流星一样划过,也会惊艳整片天空”,诸如此类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显现出叙述历史的文字其实是跳动着的情感化音符。
《千年打卡记》的最大看点在于:其兼具严谨的学术视角、丰富的史实史料、诗意的散文笔触于一体,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不仅对研究永州本地的历史故事和风土人情大有裨益,而且为后续永州历史人物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和借鉴价值,同时也为研究、宣传、开发永州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了新途径,为促进永州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文旅发展提供了助力,进一步擦亮了“千年打卡地,此处是潇湘”永州文旅新名片。《千年打卡记》是对永州这本“读不完的书”的注解与诠释,是永州千年历史文化的一个微小缩影。(
红网评)
钟君,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院长(主任),省政协常委,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6年5月,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专家代表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