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
隋书·经籍志》、《
十六国春秋》原书凡一百卷,又有“纂录”十卷。一百卷本已佚(今存《汉魏丛书》本乃明人伪托)。这个《别本》仅录各国君主事迹。这部“别本”,《四库总目》对它取存疑态度,但清汤球《
十六国春秋辑补》则以为尚可信。今以《
太平御览》等书校之,可见全书基本上与《御览·偏霸部》所引《
十六国春秋》相同,当即取自《御览》诸书,虽或出后人抄摘,但无伪托窜乱成分,未可轻弃。此本据
文渊阁《
四库》本,校以《
晋书》、《华阳国志》、《
太平御览》及
汤球《
十六国春秋辑补》,除个别错字加以订正外,有些文字欠通顺处,亦据《御览》、《晋书》略加校改。
对于其来源,多存疑虑。一种观点以
全祖望、
钱大昕、
王鸣盛为代表,认为是万历以后,明人依据《晋书·载记》编排而成。第二种观点以
汤球为代表,他认为简本就是《隋志》中的十卷《篡录》,即《
崇文总目》中《十六国春秋略》以及司马光《通鉴考异》中的《十六国春秋钞》,《四库全书》中称为《别本十六国春秋》。
别本十六国春秋:旧本亦题魏
崔鸿撰,载
何镗《
汉魏丛书》中。其出在屠乔孙本之前,而亦莫详其所自。十六国各为一录,惟列僣伪之主五十八人。其诸臣皆不为立传,全为载记之体,其非一百二卷之旧,已不待言。证以《
晋书·载记》,大致互相出入。而不以晋宋纪年,与《史通》所说迥异。岂好事者摭
类书之语,以《
晋书·载记》排比之,成此伪本耶?然考《崇文总目》有《十六国春秋略》二卷,不著撰人名氏。司马光《通鉴考异》所引诸书,亦有《十六国春秋抄》之名。则或属後人节录鸿书,亦未可定也。屠氏所刻百卷之本,既为依托,此本亦疑以传疑,未能遽废,姑并存之,以备参考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