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立春,1962年6月1日出生于山东省五莲县,石油地质学家、油气勘探专家,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西南石油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
人物履历
1978年09月至1982年08月,就读于
华东石油学院勘探系,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2年09月至1996年01月,在新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工作。
1996年01月至1998年10月,在新疆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工作,担任副经理,兼测井研究所所长。
1998年4月,被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98年10月至1999年11月,在新疆石油管理局勘探部工作,担任测井总监。
1999年11月至2002年04月,担任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测井总监。
2002年04月至2003年09月,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总经理助理 。
2002年9月,被国土资源部聘为矿产储量评估师。
2003年09月至2016年04月,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副总经理。
主要工作成绩
匡立春长期在新疆油田生产一线从事油气勘探工作,在陆相非砂岩油气勘探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家奖
制定标准
匡立春、
侯连华、吴松涛、周德华等,页岩油 术语,NB/T 11275-2023
匡立春、
侯连华、
赵贤正、于志超、苏建政等,页岩油地质甜点评价技术规范,GB/T 43126-2023
其他信息
;
②匡立春建立了陆相页岩油成因模式、甜点形成机理及储层评价方法等,主持发现了10亿吨级吉木萨尔页岩油(已被设立为我国首个页岩油示范区);
③匡立春提出火成岩内幕成藏观点,揭示了火成岩优质储层形成机理,集成配套火成岩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现全球最大的火成岩油气田群。匡立春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64篇(其中第一作者38篇)。匡立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9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件。
2019年——陆相页岩油含油性评价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
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陆相页岩油关键地质参数测井评价技术及工业化应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016年——叠合盆地复杂油气藏成因机制与预测方法及应用成效(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
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玛湖凹陷源上扇控大面积成藏理论与百里新油区的发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4年——在含油气盆地不整合结构及控藏机理研究与应用(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1年——在新疆北部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地质理论、核心技术与勘探重大突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9年——在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气田的发现与探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7年——在准噶尔盆地南缘中段油气成藏规律研究及玛河气田的发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3年——在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石油地质研究及莫索湾油气田的发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01年——匡立春在陆梁隆起三个泉凸起油气成藏条件研究及勘探目标评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2年——匡立春在准噶尔西北缘深化勘探技术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2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11年——科技突出贡献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2008年——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中国地质学会);
2001年——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中国地质学会);
1995年——中国青年科技创业奖 (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中国青年科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模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
匡立春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6项,取得国家专利2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专著5部;曾荣获第四届
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
中国地质学会第八届
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模范等荣誉。
2006年至2008年,匡立春主持发现了
准噶尔盆地历史上第一个千亿立方米大气田——
克拉美丽气田。因为克拉美丽气田的出现,2008年,匡立春荣获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2009年1月14日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接见。
12月4日,2019能源战略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行。本届论坛旨在探讨新时代全球能源战略、能源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重大问题。中石油科技管理部总经理匡立春作了“中国陆相页岩油气革命”主题报告。
社会任职
中国石油学会非常规油气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南石油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