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指古代的狄族。因其主要居住于北方,故称。后用为对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北狄的称谓最早起始于
周代。周朝时期的中原人把周围非华夏的四方,称为
东夷、南蛮、
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
简介
狄的本义,
王国维先生在《鬼方昆夷猃狁考》中断定,是由“远”与“剔除”的含义,“后乃引申之为驱除之于远方之义”。《
礼记·
乐记》说:“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郑玄《注》:“狄、涤,往来疾貌也。”春秋初,在秦、晋、郑、卫、邢等国以北,即今陕北及山西、河北两省的中部与北部,有许多游牧部落,是对中原诸夏的威胁,但当时仍与
西戎及伊洛地区之戎统一称为戎,只在方位上称为
北戎。至春秋中叶,出现了称上述地区各部落为狄的记载,因其在北,称为北狄。在狄的称谓出现以后差不多100年间,又出现了
赤狄、
白狄、
长狄等许多称号。
狄,也就是商代的
鬼方,鬼方,应该就是周代的赤狄人,周朝将其称之为狄,北方的非诸夏部落都被称为狄,所以又有白狄,长狄。到了秦汉以后,
匈奴被称为狄人,之后东胡这些和古北狄毫无关系的族系也被称为狄人,但是他们之间并没关系,狄只是一种泛称。
战国末期,
胡人兴起,
匈奴最为强大。胡人以东有
东胡,以北有
丁灵。战国末年及秦汉以后中国古代所称北狄,都是指匈奴、东胡族系各民族。其中丁灵及以后铁勒、
敕勒等译名,都在语音上可以与狄相通。但丁灵、铁勒、敕勒是对这些民族的汉语译名,而狄是中原诸夏对北方部落的称呼,两者语源不同,含义也不一样。
战国末年及以后“北狄”泛指胡人。汉武帝采取“隔绝
胡羌”的政策以及
赵充国在湟中屯田以制诸羌的举措,说明西汉时对羌与胡已经明确加以区分,但《
史记》、《
汉书》却没有为诸羌立传,羌人的
祖源与史迹仅附在《
匈奴传》中叙述,《后汉书》有《西羌传》。直到现在,在一些民族史的论著中,仍往往未能真正把春秋时期的北狄,与战国末及秦汉以后以
胡人、
东胡族系称为“北狄”这两者之间在族系与历史渊源方面划分清楚。然而把两者加以区分,对研究西戎和北狄的历史与考古都是重要的。
历史发展
起源
《
春秋》在庄公三十二年记载:“冬,狄伐邢。”这是《
春秋》中第一次出现狄的记载。传说与姓族说明春秋时的北狄与西戎在族类方面比较接近。考古文化也可与这种情况相印证。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今
河套、
阴山以南及燕山以南的广大地区,都属
仰韶文化分布范围,在
龙山文化时期,又属不同地区的龙山文化。到了
青铜时代,除燕山以南今北京市北部及长城沿线河北北部的一些地方有
夏家店上层文化分布,说明
山戎人已南达这些地区,其它如阴山河套以南,今山西中部与北部,河北中部与北部以及陕北、河套等地区的青铜文化,虽有一定的地区差别,但共同的特点占优势,并且受商周青铜文化的影响比较深,从上述传说,姓族及考古文化的面貌与内涵推测,春秋时的北狄源出于商周时期的鬼方、猃狁。
他们与诸夏往来,接受商周及春秋时期诸夏的文化影响,另一方面,阴山以北的青铜文化具有明显的商文化影响,而且与陕北、山西、河北等地的
戎狄青铜文化有较多的共同因素,说明春秋时的北狄与山戎、
东胡及阴山以北的
胡人也存在交往和彼此吸收的关系;战国时胡人南下,陕北、山西、河北等地的
赤狄、
白狄应有相当多的部分已被同化于胡人之中。因此,春秋时的北狄与胡人、东胡族系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区别在于胡人起源于阴山以北,东胡人起源于
大兴安岭山原,与羌戎起源于
陇山地区不同;联系在于鬼方、猃狁及春秋时的北狄,有部分的部落融化于胡人之中,成为胡人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阴山以北,新石器时代分布着以细石器为特征的诸文化。
细石器起源于华北,传播到
蒙古高原形成以
刮削器在生产工具中占优势的狩猎文化,与阴山、河套及其以南新石器时代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情况有明显不同。到公元前第二个千年纪末叶及公元前第一个千年纪,即商代晚叶与
西周时期,阴山以北也进入了青铜时代,在南
西伯利亚、
鄂毕河上游及
哈萨克地区,分布着命名为
卡拉苏克文化的青铜文化,其中发现了与商周器物颇相似的
陶鼎、
陶鬲及青铜刀、战斧、矛、镞等。这种青铜文化,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南戈壁省和乌尔札河、德勒山附近,也有所发现。在20世纪50年代,
前苏联考古学与历史学界,均认为迫溯卡拉苏克文化的渊源,是受商文化影响较明显的一种独特的游牧民族青铜文化。这么广大地区的文化特征相近,也与大漠以南长城以北各
游牧民族在文化特点方面有相通之处。
在燕山南北,其中特别是燕山以北
西拉木伦河、
老哈河、
大凌河三河之源地区,
新石器时代的红山
文化及早期青铜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都是以农业为主的文化,从文化特点与内涵观察,很可能和商族起源有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在本编关于商族起源的部分已叙述。到公元前1000—前300年,即商周之际到战国中晚叶,夏家店上层文化主要分布在今内蒙古自治区
赤峰市地区、
哲里木盟、
兴安盟以及辽宁省的
朝阳市地区、河北省的
承德市地区,今北京市北部燕山以南地区也有发现。这是一种受商周青铜文化影响而又独具特点的游牧民族文化,多认为这是山戎、
东胡人的文化遗存,东胡人起源于
兴安岭山原,大约是在商族的祖先从燕山地区南下到古
河济之间的进程中,他们也随之从大兴安岭山原南下。春秋时北与燕为邻的称为山戎,战国末因分在东
匈奴以东被称为东胡。
商代
甲骨卜辞,常见“奚”的称号,按《
周礼》及《说文解字》的记载和解释,是一种奴隶的名称。为何把奴隶称为“奚”,有多种解说,很有可能如《周礼·司隶》所举“
蛮隶”、“
闽隶”、“
貉隶”、“夷隶”一样,是
奚人被俘掠沦为奴隶的。《周礼·秋官·禁暴氏》有“
奚隶”的名称。到东晋及声北朝,东北有奚族,这是属东胡族系的游牧民族,定居于老哈河流域以后,逐渐转向农耕,辽代基本上与契丹同化。这支东胡族系的民族,与甲骨卜辞的“奚”有无渊源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商及
西周的政治势力范围已达到
辽西地区,那里的民族与商朝发生关系是可能的。
强盛时期
太行山两侧,即今河北、山西两省的中部与北部,在狄人见于记载以前有
北戎。《
春秋》与《左传》所记,公元前714年,
周桓王六年,“北戎侵郑”,前706年,“北戎伐齐”。在这以前,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周宣王时,“晋人败北戎于汾隰”,在今山西省隰县一带。《左传》僖公十年,即公元前650年,“齐侯、许男伐山戎”。社预《注》认为“北戎即山戎”,
孔颖达《疏》又征引杜预《春秋释例·土地名》说:“北戎、山戎,无终为一。”这个山戎是指太行山地之戎,与燕山及以北的山戎非一种。无终,《逸周书》称之为“代狄”,《后汉书》说:当战国初叶秦厉公灭
大荔时,“赵亦灭代戎,即北戎也”。清代
江永认为春秋初的
北戎在黄河以北。当时黄河绕太行山东北流,侵郑、伐齐及齐许联军所攻伐的北戎,是在今河北省中部出没于太行山的戎人部落,晋国所败的北戎,在太行山以西。出没于太行山东西两侧的戎人部落,其地理位置与西戎及伊洛之戎有区别,族属如同上所述是接近的。公元前661年,
周惠王十四年,
齐桓公北伐山戎,是为了拯救燕国,这里所称山戎,分布在燕山及其以北,齐桓公进军一直到了孤竹,今河北省
卢龙县西南,令支,今河北省迁安县西南。
在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北戎,就是春秋中叶出现的北狄。因为
北戎与北狄一样,主要进攻目标都是燕国以南的中原诸侯。公元前662年“冬,狄伐邢”,狄人最初见于记载,公元前661年,齐桓公与宋、曹等国救邢,前660年,狄又突然南下攻打卫国。当时齐、郑、宋都是诸侯强国,邢、卫、曹也是中等国家,竟至于齐、郑、宋等国出兵救邢、卫,都不敢贸然进军,公元前659年,狄人迅捷北上,攻破邢国都城。邢溃败南逃,齐、宋等国也只能把邢国迁都于夷仪,今山东省聊城县西南,残存下来。又在楚丘,今山东省
曹县东南,筑城,立卫公子申为卫侯,迁于楚丘。以后卫国人又几经迁都。邢、卫两国都由当时的黄河北岸迁到南岸,以避狄难。狄人的一些部落,经如甲氏、廧咎如氏等也东迁到了邢、卫故地。
北狄从公元前662年进攻邢国,到公元前559年破邢,三四年间使邢、卫两个姬姓中等诸侯国家残破,而齐、郑、宋三个大国及曹、许等中小诸侯在“
攘夷”的旗帜下,由齐桓公统领也未能制服北狄。另一方面,当北狄残破邢、卫时,南方楚国北上,威胁随、蔡等姬姓南国,
汉江诸姬多已被
吞灭。《公羊传》评论说:“
南夷与北狄交,中国
不绝若线”,将北狄与楚相提并论。
与北狄在
太行山以东
咄咄逼人的情况相反,在晋国以东、以西、以北,狄人的土地不断被晋献公兼并与蚕食。
公元前676年晋献公继位,在位26年,“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战十二胜”。其中除虞、虢、焦、滑、霍、杨、韩、魏八国是姬姓诸侯,也还有若干异姓诸侯。
在重耳出奔之前十余年,大约在晋献公即位后的几年中,将伐骊戎,进行占卜,得“胜而不吉”之兆,会造成“戎夏交摔”的后果。这支称为骊戎的部落,在晋国东边,又称“
丽土之狄”。晋献公攻打骊戎,获
骊姬,有宠。骊姬设计把太子申生和公子重耳、夷吾派到绛都以外去守城、拓土,以利于她在内设计陷害他们达到使其亲子奚齐继位的目的。于是买通献公的亲信梁五、东关五两大夫向献公献谋,说
曲沃有宗庙在那里,蒲与屈两城在边境上,这三个地方都不能无主,“宗庙无主,则民不威,疆场无主,则启戎心”。又说:“狄土广漠,于晋为都,晋之启土,不亦宜乎!”建议晋献公派公子重耳居蒲,今山西省隰县西北,夷吾居屈,今山西省
吉县东北,太子申生居曲沃,今山西省
闻喜县东,并且向广漠的狄人地区去开拓疆土,取来做晋的下邑。蒲与屈,在今山西省中部的西侧,黄河的东岸,离晋国都城都不过三四百里,以外便是诸狄所占有的广漠之区,是晋国“
启土”拓疆的对象。
公元前661年当太行山以东北狄威胁邢、卫的时候,晋献公建立上下两军,次年冬命太子申生统下军进攻东山皋落氏,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皋落败退,往东北迁徙。
以上所述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北狄,是以
赤狄为首的北狄联盟,诸部受其节制统一号令,故统称为狄。
公元前656年,晋献公逼太子申生自杀,重耳奔狄,夷吾从与狄接境的屈邑奔梁,今陕西省韩城县。前653年,晋进攻屈邑以南的狄地采桑,今山西省吉县,狄人败退,晋统帅
里克也只能“拒之而已,无速狄众”。次年狄人即发动进攻,报采桑之败。这一支狄,从地理方位推测应是
白狄,在重耳居狄时,曾向赤狄廧咎如氏进攻,掠取其二女叔隗、
季隗,这一事例也说明重耳所居的是白狄,只是此时白狄仍在北狄联盟中未单独以其部名出现。而当时晋国,戎与狄不分,驱戎、大戎、小戎又都称之为狄。到公元前638年
秦穆公与
晋惠公迁陆浑之戎于
伊川,姜氏戎被安置于晋国南部,公元前627年白狄又单独以其部名见于记载,于是晋国南有姜戎,西北有白狄,北面与东南面有
赤狄,
戎狄的区分较为清楚。晋惠公在位的14年,前650—前637,谈不上向戎狄“启土”,狄人反而向晋曾大举南下进攻,一度威胁晋国的都城。
当晋国统治集团分裂、诸公子争位的时候,周王室也发生了分裂与王位之争。北狄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向周与晋的边疆紧逼。
公元前677年,周僖王去世,大夫苏氏串通卫、燕两国逼新即位的周惠王出奔,立王子颓。
郑厉公杀子颓,周惠王命齐桓公伐卫,卫国战败,苏氏据
温邑,今河南省
温县,叛周。公元前650年趁晋献公新丧,晋国大乱,北狄攻占晋国东边的骊戎地区,又灭苏氏所据温邑,与周王隔河相望。
公元前644年,秦穆公对晋惠公背信弃义大张挞伐,
韩原,今陕西省韩城县西南,,一战,晋全军覆灭,惠公被俘。晋国西北的狄人趁机攻下晋国北部的狐厨,今山西省
临汾市西南,受降,又渡
汾河攻占汾河东岸的昆都,今临汾市南。这三处地方离晋都绛仅50里左右,对晋国造成了严重的威协。
周襄王希望利用狄人的力量巩固自己的地位,狄人希望利用天子的权威进一步威迫诸夏。两者发生了矛盾,而襄王的弟弟
王子带,早已觊觎王位,结党,与狄隗后私通,企图利用狄人的力量夺取王位。周襄王十七年,即公元前635年,周襄王废黜隗后,于是狄人与王子带的党羽颓叔、桃子等人立王子带,以兵攻襄王。襄王兵败,逃奔
郑国汜邑,今
河南省襄城县。狄人掳周大夫
原伯、
周公忌父、
富辰、毛伯等,置王子带及晚后于温邑,以观诸夏动静。
春秋初中期,周天子仍是名义上的天子,诸侯的
共主,当时争霸的诸侯,必须高举“尊王”与“
攘夷”两面旗帜,并且做出实绩,才能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周襄王在汜邑号令诸侯“
勤王”,
秦穆公首先响应,率师东来。这时
晋文公已于上一年即位,地位虽并不十分巩固,但他的谋臣都认为必须抓住这个机会。
狐偃说:“
求诸侯莫如勤王”,他认为要想继承晋文公护送周平王东迁、
晋武公统一晋国的业绩,并且使晋国“启土安疆”,必须抢在
秦国以前使周襄王回到王城复位。赵衰也说:“求霸莫如入王尊周。周、晋同姓,晋不先入王,后秦入之,毋以命于天下。方今尊王,晋之资也。”于是晋文公一方面劝阻秦兵,同时“赂于草中之戎与
丽土之狄,以启东道”,并率军围温,杀王子带,纳襄王于王城。晋文公一举而逐狄,周王把原属于周王的阳樊、温、原、櫕、茅等处“南阳之地”赐给晋国,这些地方在襄王出奔之前多已被狄人占据。于是晋的东面,太行山以南地区,全归晋有,与周隔河为境。
晋文公从此走上了继承齐桓公霸业的道路。与晋争霸的主要是楚国,此后百年当中,大体都是晋楚争霸时期。
当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去世之后,公元前635年晋文公纳周襄王于王城之前的近10年中,北狄在今山东、河南、河北三省接壤地区,即春秋时期
河济之间及济水中游,也试图发展其势力,以控制齐、鲁、宋、卫诸国。
公元前635年
晋文公逐狄纳王,卫国也趁机灭邢。狄在河济之间的扩张也基本上被挫败。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楚国大败,晋文公霸主地位得以确立。随着晋文公霸业的发展,北狄已走向衰落。
瓦解
从公元前662年狄的名称出现于《
春秋》时起,到公元前627年
白狄的名称出现以前,北狄都以狄的名称出现于当时的历史舞台上。在这30余年中,是以
赤狄为首的北狄诸部落联盟较为统一的时期,先是皋落氏居于共主地位,自公元前660年晋献公命太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以后,其共主地位,已逐渐被潞氏取代。
晋文公的霸业使北狄力量受到很大削弱,北狄的内部矛盾也越来越表面化。公元前628年,卫国趁机向狄发动进攻,迫使狄向卫请和。当年冬,晋文公去世。公元前627年,狄又趁晋新丧,晋襄公继位即与秦军战于崤的机会,向晋发动进攻,到达箕邑,今山西省蒲县东北,有直逼晋国都城之势。晋襄公在崤一举全歼秦军,即回师,“败狄于箕。
郤成子获
白狄子”。这是白狄部名初次见于记载。当时白狄虽仍是
赤狄的从属处在北狄联盟中统一行动,却已经单独以其部落名称出现。公元前616年,
鲁国公孙得臣“败狄于卤,获
长狄侨如”。长狄和白狄一样,虽仍在北狄联盟中受赤狄控制,也以单独的部名活动了。公元前606年,赤狄也单独以其部名活动,连年“侵齐”、“伐晋”,说明其它各部,已不再听从赤狄统一调遣。公元前598年,“晋郤成子求成于众狄,众狄疾赤狄之役,遂服于晋”。以赤狄为首的北狄联盟于是完全瓦解,此后,赤狄即次第被晋国兼并。公元前594年灭潞氏,其酋长婴儿被晋俘虏带归晋国,晋景公将“狄臣千室”赏给灭潞氏的首功
荀林父,其他将军及诸大夫也分别得到“狄臣”和封邑,还向周王献俘。
潞氏灭亡,
赤狄其它各部不能自立,前593年,晋灭甲氏及
留吁、铎辰,前588年又与卫国联军攻打廧咎如氏,廧咎如氏溃散。从此赤狄余众大多被晋分赏诸将及诸大夫中的大族,其土地并入晋国。
在晋灭潞氏时,
长狄酋长焚如也被俘,以后长狄不再见于记载,大概是由于随
赤狄灭亡,部众离散,不复成为部族的缘故。
分布在秦、晋两国之北的
白狄,仍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公元前601年,“白狄及晋平”,即脱离北狄联盟与晋结好。晋国这一成功,不仅当年与白狄进攻秦国,还可以认为这实际上已拆散了以赤狄为首的联盟,从而可以利用众狄对赤狄役使的痛恨,拉拢众狄与晋结好。因此,白狄脱离赤狄与晋结好,是晋国在北狄联盟彻底瓦解以前所取得的关键性的胜利。在白狄与晋结好以后,白狄也曾与秦国联合进攻晋国。秦、晋两国,二方面都想拉拢白狄,同时又都一步步侵蚀白狄的土地,逼白狄东迁到
太行山以东才得以存在。
自晋悼公以后,秦、晋两国的北面已没有狄人的活动。
白狄的主力已转移到太行山以东。《左传》襄公十八年《经》:“白狄始来。”杜预《集解》:“白狄,狄之别种,未尝与鲁接,故曰始。”鲁襄公十八年,即公元前555年,这是太行山以东出现白狄最早的记录。白狄东迁以后,活动的中心在今山西省东北部的
盂县以东至河北省石家庄市周围。
到了春秋时期的晚叶,已不见白狄的名称,而以鲜虞包举白狄其它各部。《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述晋国灭肥,《
春秋》记为“晋伐鲜虞”。大概在春秋晚叶,白狄中鲜虞、肥、鼓等各部,虽有部名自立,实际上受着鲜虞的控制。
鲜虞的名称,最早见于《
国语》。公元前774年,周幽王八年,
郑桓公问
史伯何处才能得到安居,史伯说,在洛阳王城以北除有燕、卫等诸侯,此外还有“狄、鲜虞、潞、洛、泉、徐、蒲”。所提到的狄诸部落,除鲜虞属
白狄,其余大体都属
赤狄,所以史伯所说鲜虞实际上是代表了白狄。在史伯这一次提到以后,直到公元前530年,
周景王十五年,鲜虞才再度出现于史册,其间244年,该部并非不存在,只是包括在
北戎、狄、白狄等统称当中。白狄东迁,鲜虞迁到了河北省
正定县一带。白狄东迁以后,仍不能得到
宁居,肥、鼓两部先后被晋灭亡。
在范氏、中行氏既亡之后,晋国赵氏、智氏都曾出兵攻中山。公元前489年“晋
赵鞅率师伐鲜虞”。大约在公元前457年至前453年间,“
赵襄子使新稚
穆子伐狄,胜左人、中人”。此后直到公元前414年“中山武公初立”有三四十年,中山国大概被
赵国打散,国虽未完全灭亡,也已非常残破。后为魏所灭。
大约在前381年前后,
中山桓公又得以复国。公元前377年,“赵敬侯十年,与中山战于房子”。次年“赵伐中山,又战于中人”,是中山已复国与赵不能共立的证明。此后中山国大概存在了70余年,于公元前296年灭于
赵国,公元前295年绝祀。
据记载中山国是由于统治阶级生活的腐败,日以继夜地歌舞才至于身死国灭。
白狄的其余部分:肥氏,东迁后分布在今山西省昔阳县一带。公元前530年,“晋伐鲜虞……遂入昔阳,灭肥”。肥灭以后,其余众大概有一部分越太行山,迁到了今河北省
藁城县境,以后白狄鼓氏被晋灭亡,肥氏余众一部分逃奔今河北省卢龙西北,一部分逃到今山东省
肥城县境。
鼓氏,分布在今河北省晋县以西,公元前527年,“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围鼓……克鼓而反,以鼓子?鞮归”。晋攻克鼓城以后,献俘于宗庙,却把鼓子?鞮放归,使他叛鲜虞而附晋,在肥氏故地昔阳复立。公元前520年,“晋荀吴略东阳,使师伪籴者,负甲以息于昔阳之门外,遂袭鼓,灭之”。此外,狄有仇由氏,分布于今山西省盂县境,也是鲜虞的附属,灭于赵。
分类
北狄分为
白狄、
赤狄和
长狄。白狄在今陕西一带。赤狄分布在今
晋东南一带。长狄之名见于《左传》,具体情况不详。
春秋时代的北狄共分三大支派。自《
春秋》庄公三十二年记载“冬,狄伐邢”,狄的名称出现于《春秋》及《左传》,以后百年间,赤狄一直是北狄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族团。清代
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四裔表·狄》中说:“自宣公十五年以前,凡单以狄举者皆赤狄也”,即自公元前662年到前594年这半个多世纪,是赤狄最强盛的时期,当时北狄与中原诸侯抗衡的主要是赤狄。
赤狄
主要有十五个氏族组成,即即潞氏、
皋落氏,
留吁氏,
甲氏,
铎辰氏,廧咎如氏,有狄氏,
袁纥氏,
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等等。
皋落氏
晋人称之为东山皋落氏。其居地,前人有三说:一说在今山西省
垣曲县。《水经注·河水》说:“河水东过
平阴县北,清水从西北来注之。清水东流迳皋落城北,服虔曰:‘
赤狄之都也……《春秋左传》所谓晋侯使太子申生伐皋落者也。’”今垣曲县东南有
皋落镇。一说在今山西省
长治市长治县。《后汉书·郡国志》上党郡
壶关刘昭《注》引《上党记》说:“东山在城东南,申生所伐,今名
平皋”,汉壶关在今山西省
长治市长治县。一说在今山西省
昔阳县。宋《乐史》说乐平县有皋落镇,“即古东山皋落氏之地”,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及《山西通志·乐平县》都指明,这个皋落镇,村,在乐平城东南七十里。三说都认定是晋太子申生所攻打的皋落氏。申生伐皋落,在晋献公十七年,即公元前660年,出兵的理由据献公所宠爱的
骊姬说:“皋落狄朝夕苛我边鄙,使无日以牧田野,君之仓廪固不实,又恐削边疆。”又说,“且夫胜狄,诸侯惊惧,吾边鄙不儆,仓廪盈,四邻服,封疆信,君得其赖”。当时晋献公向狄人区域“
启土”还处在开始阶段,晋国的实际控制仅汾涑平原,还未能越过
沁水。
今垣曲县皋落镇距
晋都绛200里左右,正在晋献公时晋国边境的东方境外。除了当时晋国宫廷阴谋置申生于进退都不利的境地之外,晋献公令申生“尽敌而返”,并在此以前东向伐骊戎,大概都出于驱除分布在晋国以东以南的戎狄,以便扫清通往周王境内的道路。后来
晋文公收草中之戎与
丽土之狄以“启东道”,可以说是晋献公东向狄入境内“启土”的继续。另一方面,晋国向东北的境土扩张,与狄、
赤狄往东北退缩是同一进退过程。晋献公时东境不过沁水,今长治县及
昔阳县境内的皋落部落遗址,当与皋落往东北迁徙有关。《左传》于闵公二年只记申生伐东山,“胜敌而返”。皋落为赤狄强部,《左传》仅一见皋落氏名称,大概是由于以后仅举狄名,未详载具体部名的缘故。
潞氏
居地今山西省
潞县。在皋落氏衰落以后,潞氏是
赤狄中最强的部落,有君长,中原诸侯称之为潞子。
潞子婴儿娶
晋景公的姐姐为夫人,与晋国曾保持一段友好相处的关系。公元前594年因潞氏执政舒刺伤婴儿,杀死晋景公的姐姐,晋国派兵灭潞氏。
留吁氏
甲氏
依《春秋大事表·四裔表》顾栋高的考证:“甲氏在今直隶广平府鸡泽县”,即今河北省鸡泽县。其地在
太行山以东,今河北省邢台市以南,可能是狄人占据邢国故地以后迁居之地。
铎辰氏
春秋中居地在今山西省长治市境内。
廧咎如氏
在春秋中叶,晋献公时大概分布在今山西省中部。当时公子
重耳从
蒲邑出奔于狄,在今山西与陕西两省之间。重耳在狄,曾与狄君在渭水附近进行田猎,这大概是
白狄。狄又伐廧咎如氏,得其二女叔隗、季隗,叔隗嫁给重耳,季隗嫁给赵衰。在潞氏灭亡时,潞氏的余民散入廧咎如氏。可能廧咎如氏先居于今山西省中部的西侧,后东迁今长治市附近已近太行山。《左传》成公八年记载,公元前588年,晋、卫两国联合攻伐廧咎如氏。在廧咎如氏溃散以后,卫国收复了新筑(今河北省魏县)、马陵(今河北省
大名县),是廧咎如氏又进一步迁到了太行山以东,今河北省的中部。
白狄
白狄,亦作白翟。始见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即公元前627年。春秋前期主要分布于古雍州北部(今陕北一带)。前此,公子
重耳所出奔的狄,可能即
白狄,说明白狄早已存在,只是不单独以部名出现。公元前578年,
晋厉公命
吕相为使致
秦桓公《绝秦书》说:“白狄与君同州,君之仇雠;而我之婚姻也”。白狄与秦都在雍州,其最初的分布区域,主要在今陕北及陕西洛水流域。
前550年,因受
秦国的压迫和晋国和戎政策的诱惑,东迁至今河北省石家庄一带。东迁后的白狄主要由
鲜虞氏、肥氏、鼓氏、仇由氏 4个氏族组成。后肥氏、鼓氏、仇由氏为晋所灭。公元前507年鲜虞建立
中山国,是为早期鲜虞中山国,公元前406年为
魏文侯所灭。前381年左右,“中山复国”,是为后期鲜虞中山国,都灵寿(今河北省
平山县),公元前296年为赵国所灭。
长狄
长狄亦作“长翟”。始见于《左传》文公十一年,即公元前616年,又名鄋瞒,据孔子说是虞夏时
防风氏、商代
汪芒氏的后裔。因其人特别长大,号为
长狄。分布于齐、鲁、宋、卫之间;一说流动于西起山西平阳、潞安,东至山东边境一带。今河南省
封丘县南,可能因长狄得名。长狄曾从属于赤狄,组成北狄国。《左传》载有兄弟五人,为侨如,焚如,荣如,简如,缘如。
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北狄内乱而分裂。曾攻打过齐、鲁、宋、卫等国,公元前607年为齐、卫所灭。
史书记载
《
春秋》在庄公三十二年记载:“冬,狄伐邢。”这是《
春秋》中第一次出现狄的记载。
《国语·周语中》:“夫三军之所寻,将
蛮夷戎狄之骄逸不虔,于是乎致武。”
《荀子·
正论》:“故诸夏之国,同服同仪,蛮夷戎狄之国,同服不同制。”
郭沫若《屈原》第二幕:“以一介的
寒士,做到一国的丞相,公
卿大夫,农工
商贾,皂隶台舆,蛮夷戎狄,什么样的人,差不多我都看过了。”
《
史记·
周本纪》记载:
后稷卒,子
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戎狄之间即陕、甘一代。
《
礼记王制》:“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
《左传桓六》:“北戎伐齐”;闵元:“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襄四:“戎狄荐居,贵货易土”。
《
论语八佾》:“夷狄之有君”;子罕:“子欲居九夷”;
卫灵公:“虽蛮貊之邦行矣”。
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