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昆
戏曲剧种
北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曲剧种,作为北京市和河北省中部各县的昆曲艺术流派,北昆多在农村里演唱。农村的野台子,剧场不扰音,更因为受高腔的影响,所以北昆在表演上,那种“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粗犷气派很浓重。另外,北昆演员多是冀中人,在吐字发音上,不可避免地带有河北农村语音,这也是北昆的一个特色。
简介
北昆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流行于北京市河北省各地。约有一百余年历史。它与南昆同源而异流,是昆曲在北京的支派之一。清代中叶,昆曲北京衰落后,部分流落到冀中地区的昆弋班演员和当地弋腔(高腔)班社相结合,在演出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北方昆曲的艺术特点,北昆的唱、白基本上用北方语音,由于长期在乡镇与弋腔同台演出,形成了开朗、豪迈、粗犷的艺术风格。过去艺人多为河北高阳、安新一带人。故又称“高阳昆腔”,1917年由王益友韩世昌侯益隆陶显庭等组成“荣庆社”到北京演出。效果极佳。1934年“荣庆社”分裂,许多演员改唱京剧,解放后经积极扶持、抢救、于1957年成立北方昆曲剧院,并编演了一批新戏,如《红霞》 《晴雯》等。 清末民初,昆弋在冀中各县流行极广。农民不但爱看昆曲,还在农闲和过年过节的时候,或者遇到接亲送友、过寿曰、办满月、娶媳聘女、买房置地、邻里解和、求神还愿等等,动不动就唱几台戏。有时请来专业班社,更多的是请票会或子弟会。 清末昆曲从宫廷流入农村,冀中各县昆班崛起。清乾隆皇帝下江南,网罗了一批南昆老艺人到北京,进入宫廷,一方面演唱,一方面组织科班。昆曲的形成,原来是来自民间,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但自从进入宫廷之后,便成为“雅部”,在一百多年前的光绪初年,北京宫廷和王公府邸,仍存有五十多个昆曲班社。如醇王府创立的恩庆社昆班,有演员胡庆和、胡庆元等,后该班改为小恩荣科班,演员有老生陈荣会、旦角黄荣达、丑角张荣秀、红净郭荣仁、花脸吴荣英和裴荣庆等。醇王逝去后,小恩荣科班解散。此时北京城里的昆曲、高腔己被新兴起的皮黄代替,许多昆、弋(高腔)艺人为谋生计纷纷走出北京,转入京南和京东的直隶(今河北省)中部一带,巡回各县镇演出。据老前辈说,清光绪宣统年间在冀中方圆四、五百里地之内,存在着几十个昆弋班社,他们既演昆曲,又唱高腔,称之为昆、弋‘两下锅’。这些在冀中各县崛起的班社由于流行农村,受当地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和民间艺术的影响,形成了北方昆曲的特色。在演出中散发着朴实、粗犷、浓郁的乡土气息,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冀中平原
历史发展
发展前期
北方昆曲简称“北昆”,是我国古老戏曲声腔昆山腔的一个分支。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及河北中部、东部一带。 因长期与弋腔(高腔)联合演出,故称“昆弋腔”。辛亥革命后,曾有人称其为“高阳昆曲”,建国后改今称。
昆腔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已流传到北方。清初,江苏的昆曲班社和艺人不断北上献技,清政府曾把昆曲称为“雅部”,搬演于内廷。乾隆、嘉庆(1736-1820)以后,被称为“花部”的秦腔、徽调、汉调相继进京,昆曲便逐渐衰落下来; 至道光年间(1821-1850),民间已无。
纯粹的昆曲班社,艺人中一部分返回南方,一部分依附于徽班,与皮黄艺人合作,后来发展成为京剧中的“京昆”一派;另一部分则采取昆、弋(高腔)同班兼演的方式,向冀中、冀东一带发展,与当地民间艺人合流,逐渐形成北方昆曲这一支派。
同治(1862-1874)初年,醇亲王奕还,在府邸设立了一个兼唱昆、弋两腔的王府家班安庆班(后改名恩荣班)。光绪十六年(1890)醇亲王去世,恩荣班解散,大部分艺人回到故乡,在家乡活动,并传授了大批青年子弟。
原恩荣班昆曲艺人徐廷璧,在离开醇亲王府后,到了京东滦州稻地镇与耿兆隆合组同庆社,在农村进行演出。后来玉田县也办起了益合科班,培养了不少著名演员,如霸县的子弟会,获鹿的和粹班等。这一时期北京城内的昆曲活动又有所恢复,宣统元年(1909),肃亲王善又招徐廷璧、王益友等复组安庆社昆弋班,演出于东安市场东,徐廷璧率班赴京东一带演出。辛亥革命后,因受北京政局变化影响,活动逐渐减少。有些班社因经济收入不足,难以维持,而先后解散,只剩下少数班社,偶尔在节日或庙会期间演出。 民国初期,虽然政局混乱,但北方昆曲亦有极大的发展。
发展后期
当时著名昆曲演员有王益友、朱益铮、郝振基等,仍然兼演昆弋两种剧目,但昆曲剧目已较弋腔为多。1917年,著名昆曲艺人侯益隆、马凤采、韩世昌等,组成荣庆社到京演出。演员中还有郭蓬莱、陶显庭、陈荣惠、朱小义等。以后王益友、郝振基、白云生、侯玉山、魏庆林等加入,阵容比较整齐。而且因荣庆社是专门演出昆曲,又受到曲学名家、北京大学教授吴梅、赵子敬等人的辅助,加以新闻界的宣传介绍,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影响,韩世昌也获得很高的声誉。
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后,荣庆社曾南下到上海等地演出。之后,他们又以荣庆社和祥庆社的名义,间或在京、津、沪、宁,以及全国大中城市巡回演出
1924年,日本因天皇加冕,特邀韩世昌等率荣庆社部分人员赴东京等地演出,随去的除原有人员外,又增加了侯永奎、马祥麟等青年演员。同年,白云生组成庆生社,在北京、天津、保定等地演出,曾得到京剧界的支持,与京剧艺术进行交流,扩大了昆曲的影响。
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国内动乱,北方昆曲也一再遭受冲击,特别是1938年,天津发生大水灾,许多著名艺人如陶显庭、侯益隆等相继病死,使北方昆曲遭受严重损失。抗日战争胜利后,白云生约韩世昌、侯永奎、马祥麟、侯玉山、魏庆林、白玉珍、李凤云、侯丙武等到北京,再次组成庆生社,在吉祥、华乐等戏园演出,后因观众寥寥,生活无着,又被迫分散,有的转业另谋生路,有的与京剧合作演出,但终难挽回衰落的厄运,至建国前夕,北昆已奄奄一息。
昆弋班社简介
当时在农村组织的昆弋班社,徐廷壁在京东玉田创办益和社。演员有唐益贵、李益重、李益广、侯益才(侯永奎父亲)、侯益太(侯永奎叔父)、王益荣、王益龙等。
丰翠合班,是和丰、和翠两个班社合演时用的名字,主办人为无极县孤庄村刘老东,演员有化起凤、郭蓬莱等。
元庆社,是文安县北斗李村任义礼和他儿子任铁庄创办的。任义礼有钱,有功名,文安境内无人不怕他,绰号“活阎王”。他儿子叫“小阎王”。元庆社被称为“阎王班”。侯玉山二十五岁时在此班担任主角,红极一时。
祥庆社,是束鹿县人王乡创立的。主要演员有白建桥、白玉田、吴祥珍、孟祥生、王祥寅等。
庆长社,是高阳河西村财主侯家创办的,由化起凤、侯成章承办一切事务。演员有花脸张子久、武旦兼武净邵老墨、旦角侯益才、红脸化起凤、武旦侯瑞春、刀马旦马彩凤(马祥麟之父)、武生侯炳武、武丑韩子峰、花旦侯海云等。当时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话:‘宁肯挨冷受涷,也得看花脸老墨’;‘景州、易州、保安州,谁人不识张子久’。可见邵老墨和张子久的剧艺当时在群众中很有影响。
荣庆社,成立于1911年(宣统三年),是大伙凑钱买了铙阳县常家一份戏箱,共分九股,有侯瑞春、侯益隆、郭凤翔、侯益才、赵德纯、侯海云、马凤彩等,后来韩世昌、陶显庭、郝振基、侯益太、白云生和我全参加了这个社。1935年分裂,把班牌分给了侯益隆。有我和侯永奎管事。
剧院简介
北方昆曲剧院成立于1957年6月22日,地处中国北京,是中国专业昆曲表演艺术团体之一。
50年来,剧院以保护、继承、发展、革新昆曲艺术为根本宗旨;以古今相因、革故鼎新为艺术创作思路;以弘扬北昆之豪放,取法南昆之绵长为艺术特色,传承,整理、改编、移植、新创了一大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优秀的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和现代题材的剧目,培养了一批在海内外有影响的优秀专业昆曲。演员,能够承担各类昆曲剧目的创作和演出。
现状
北昆:戏曲剧种。流行于北京市和河北省各地。约有一百余年历史。它与南昆同源而异流,是昆曲在北京的支派之一。清代中叶,昆曲在北京衰落后,部分流落到冀中地区的昆弋班演员和当地弋腔(高腔)班社相结合,在演出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北方昆曲的艺术特点,北昆的唱、白基本上用北方语音,由于长期在乡镇与弋腔同台演出,形成了开朗、豪迈、粗犷的艺术风格。过去艺人多为河北高阳、安新一带人。故又称“高阳昆腔”,1917年由王益友,韩世昌、侯益隆、陶显庭等组成“荣庆社”到北京演出。效果极佳。1934年“荣庆社”分裂,许多演员改唱京剧,解放后经积极扶持、抢救、于1957年成立北方昆曲剧院,并编演了一批新戏,如《红霞》《晴雯》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8 15:08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