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Academy for Advanced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简称AAIS)于2006年4月4日正式成立,是
北京大学的跨学科类研究院之一,旨在充分发挥北京大学理、工、医、人文社科等学科齐全的优势,建设一流交叉学科研究基地,促进前沿科学发展,培养跨学科人才。
历史沿革
成立背景
当代科学的发展和重大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越来越依赖于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作为北京大学跨学科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以北京大学雄厚的基础学科和先进的技术学科为基础,通过探索科研与管理机制创新、推动基础条件建设、招聘和引进优秀科研人才、组织学术交流与研究项目申请等工作,有力促进全院体制建设、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研究院已建成具有良好学术交流环境、学科前沿性与学科交叉性相结合、实体与虚体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平台,为北京大学的
交叉学科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研究条件,挺立于中国乃至全世界交叉学科发展的潮头。
机构历史
2006年4月4日,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正式成立,创任院长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
韩启德院士;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作为核心之一纳入研究院。
2007年10月,研究院成立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
2011年1月11日,研究院成立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
2013年,研究院成立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
2014年,研究院协助并推动北京大学成立了全国高校第一个“交叉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2015年,研究院成立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2016年,研究院成立睡眠研究中心。
2018年11月,研究院成立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2019年4月正式揭牌。
2019年7月,研究院党委正式成立,现任党委书记为霍晓丹。
2021年10月,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新增设置整合生命科学、
纳米科学与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工程3个交叉一级学科博士点。
2022年1月,研究院成立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
研究机构
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的成立源于2000年原北京大学与原
北京医科大学的合并,旨在推动和落实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医院与校本部基础学科及应用学科之间的学科交叉,将基础、应用和临床科学的前沿研究结合在一起,促进整个生物医学领域从分子尺度到人类器官尺度的未来新发明、新发现与技术创新。中心的三大重要任务是:促进医学与基础和技术学科间的学术交流、培养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新型人才、开展生物医学相关的跨学科研究工作。2006年,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成立,生物医学跨学科研究中心作为核心之一纳入研究院。
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是为加速我国一流大学的建设,在国家支持下,由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设计、组织,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密切配合,按照“统一领导、顶层设计、强强联合、务实发展、动态调整”的原则,组建的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是科研和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措施。其目标是通过改革教育和科研的相关制度,吸引与汇聚热心教育的优秀科学家,以出色的理论教学和尖端的研究并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造就一流的
生命科学研究与教育中心。
定量生物学中心
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的前身
北京大学理论生物学中心是在李政道先生的倡议和北京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建立的,中心从1999年开始筹建,于2001年9月正式成立。定量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在近年的飞速发展中,与数学、物理学、化学、信息科学、工学等定量学科交叉、融合后正在产生的一门新学科。自上世纪末以来,生命科学发生着日新月异乃至革命性的新变化。生命科学也逐步由定性、描述性、局部性研究,向精确、定量和整体化的方向发展。研究目光从原来注重分子,拓展到寻找生物系统的整体规律。
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
纳米科技研究的单位之一。1997年9月率先成立跨院系、跨学科的
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整合了化学学院、信息学院、物理学院以及生命科学学院的纳米科技研究力量,并大大加强了纳米科技公共实验平台建设。2003年启动“纳米科技研究生班”,每年招收10-15名从事纳米科技交叉学科研究的研究生。2004年组建“纳米器件物理与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8年“纳米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被批准成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心(简称CMR中心)成立于2013年,旨在建设北大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
医学影像科研教学公共平台,建立世界一流的脑成像科研高地,建立国内首屈一指的
脑成像人才培养高地,推广脑成像技术在脑科学和临床医学的应用;推动磁共振等成像技术产业转化。中心目标得到了“985工程”、发改委国家蛋白质“凤凰工程”、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等项目的大力支持。
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于2007年10月成立,旨在充分发挥北京大学文、理、医学科齐全的综合优势,加强环境与健康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促进环境健康研究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为国家环境与健康政策提供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决策支持。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依托
北京大学哲学系科技哲学教研室和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吸收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计算机、医学、历史、外语等学科教授加盟,建立的一个跨学科学术平台。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成立于2011年1月11日,是校级虚体机构,设在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0月北京大学哲学系科技哲学教研室主任
吴国盛任中心主任,自2016年11月起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
张大庆任中心主任。院长
韩启德院士担任中心顾问。
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依托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软件、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心理学、社会学、金融学等学科于2015设置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交叉学科专业,并依托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成立了
北京大学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将搭建数据科学研究的交流合作平台,完善数据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交叉课程设置,不断总结经验,探讨交叉科学的科教结合范式,为我国数据科学研究和教育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在
脑科学基础理论、脑结构和功能解析技术和实验条件、神经形态器件和
神经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研制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研究基础。成立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的重要目的是组织校内相关单位,加强国内外合作,以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交叉融合和相互促进为特色,以脑解析和脑仿真为基础突破口,在认识脑、制造脑和脑健康三个方面开展高水平基础研究,在神经计算机和新一代
人工智能、
脑健康和
生物医药等方面取得重大应用突破。
睡眠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睡眠研究中心于2016年成立。中心依托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研究人员来自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和各个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心理学系、计算机科学研究所、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等单位,涵盖多个学科,与美国
宾夕法尼亚大学睡眠医学中心建立了紧密的国际合作关系。
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
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成立于2018年11月,2019年4月正式揭牌,隶属于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为教学和科研基本单位,旨在通过关注和研究科学、医学和技术这一人类活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提升当代人对科学、对当代社会与文化的理解;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贯通,探索科技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道路。
韩启德院士为创系主任,现任系主任为
张藜教授。
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国际机器学习研究中心于2022年1月正式成立。中心致力于成为机器学习基础理论、基础算法和科学应用等方面,国际领先的多学科交叉学术研究中心。中心主要研究方向是
机器学习的基础理论、基础算法,以及探索在材料、化学、生命科学、物理学、医学、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更新至202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