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郊
北京现在的宣武区和崇文区
北京南郊原先就是现在的宣武区崇文区,古代所谓“南郊祭天”,天坛就是南郊的明证。
简介
台湾作家林海音的作品《城南旧事》而不是“南城旧事”,这里的城,显然指的是内城,“城南”相当于“城的南郊”。小说记载的就是发生在琉璃厂及附近的事情。当前说北京南郊,主要指的是朝阳区的一小部分,丰台大兴两区的大部分,这个地区相当一部分地名反映当地的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元、明、清三代,北京南郊一大部分属于皇家苑囿,比如广渠门外的鹿圈,原先是为皇家养鹿的地方,马圈则是为皇家养马的。还有皇家的猎场,主要是原先红星农场和农场周围的地界,原先有“下马飞放泊”“上林苑南海子”“南苑”等名称,当地人称之为“海子里儿”或“四海子”。
明朝永乐年间,南苑四周修筑了丈高土墙,设东南西北四门,乾隆年间改为砖墙,增辟五门,门楼高大宏伟,很远就可以看到,成为特殊标志,其旁村庄就称为北大红门,南大红门,东红门,西红门小红门。围墙南边村子就叫作大回城,小回城。苑内有诸多行宫,明朝内监提督官署旧衙门行宫新衙门行宫,康熙时南红门内建立南红门行宫,乾隆建团河行宫,其旁村落就称为旧宫新宫南宫、团河。庑殿村本来也是处行宫,南宫西北晾鹰台是围猎场。
八国联军烧毁了南海子的行宫,清政府国库空虚,拍卖南海子荒地,太监们趁机建立自己的田庄,首领太监李三顺建立“俊德庄”,任太监建立“志善堂”,段祺瑞收买后改名振亚庄,崔太监建立“藉和堂”,安象恒建立“万义庄”,曾开办中美合作所农业试验场,解放后改名建新庄。
北京南郊农民相当多是来自其它地方的难民,他们的村庄就以自己所来地方为名,以表示纪念。比如凤河沿岸从大小回城往东南,就有解州营、霍州营、长子营、留民营等,其居民多来自山西解县霍县长子县,留民县等。有的表明来自四方,比如四海庄,有的表明希望,比如来顺庄,瀛海庄居民来自河间,河间古称瀛州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5 15:31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