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河行宫遗址(Relics of the Tuanhe Temporary Palace),位于
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团河村境内,始建于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是清代帝王到
南海子游幸狩猎或到
晾鹰台阅兵驻跸之所。
历史沿革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疏浚
团河、
凤河后,开始修建团河行宫。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团河行宫竣工。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团河行宫内珍宝被洗劫一空,宫殿也遭到严重破坏。
清光绪末年,北洋陆军第六镇驻兵南苑,团河行宫被作为驻兵营房。
民国初期,团河行宫被军阀占用,遭到拆改。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七七事变时期,团河行宫遭到日军飞机轰炸,变成一片废墟,只留下御碑亭、敞轩、石桥等少数建筑。
1957年,团河行宫遗址被划归北京市园林局作为绿化用地。
1983年,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对团河行宫遗址进行修缮,并建设为
团河行宫遗址公园。
1985年,团河行宫遗址重建云随亭。
遗址特点
结构
团河行宫遗址占地面积约266680平方米,以大小两个湖泊为中心,周长约2000米,建有宫墙。建筑分东西两部。西部以宫内西湖为主,湖边叠石为岸,岸旁建有大小船坞、过河厅、狎鸥舫、濯月漪、临河房、凉亭、碑亭等楼台亭阁多处,是宫内主要风景区。东部为宫殿区,有与西湖相连的护宫河围绕。宫门外有朝房、茶膳房,宫内有军机处及会见大臣议事的璇源堂、涵道斋,以及太后寝宫一一清怀堂、后妃住所一一储秀宫等。宫殿区最后边是比西湖较小的东湖,湖边有钓鱼台、群玉山房。湖中设一小岛,岛上建敞轩——婴润轩,有小桥与宫内相通。
特点
团河行官在修建时,正是清王朝的鼎盛时期,国库充盈,行官吸取了江南园林以景取胜的建筑布局,以大小两个团泊为中心,在周长约2000米的边沿上,取土造山,广植林木,并在山上建龙王庙、镜虹亭、露香亭、归云岫等十几处别致秀丽的古建筑。雕梁画栋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高低错落,构成了一幅自然的山水景色。
文物遗存
团河行宫遗址现存建筑有御碑亭、翠润轩等,其余只有残基。南、北侧土山尚保留有古柏126棵。
历史文化
文物价值
团河行宫遗址内原有各类殿房600余间,其建筑体现了中国南方与北方园林艺术特点,对研究清代皇家园林建筑提供了参考资料。
文物保护
2001年7月12日,团河行宫遗址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3月27日,团河行宫遗址被北京市文物局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团河行宫遗址位于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团河村境内。
交通路线
北京市内乘坐369、957、兴16、兴25路公交车,在团河行宫站下车前往。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距离团河行宫遗址约5.1千米,驾车约12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