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削电影
电影领域术语
剥削电影(Exploitation film)是一种以“剥削”为促销题材的电影类型,常将主题剥削得过火。 “剥削”一词常见于电影行销,和所有类型的电影一样,被用于表示促销、或广告之意。
简介
那么这些电影往往需要某种可供剥削的事物。
例如: 大明星、特效、性爱、暴力、爱情 ... 等。剥削电影大大仰赖煽色腥的广告宣传,以及露骨、夸大其词的议题描绘,却无视于电影自身的内在品质,剥削电影往往被广泛认为是品质低劣的产物。 即使如此,剥削电影有时也能吸引世人关注、和膜拜追随(cult followings)。
历史沿革
剥削电影可能以性挑逗、或露骨性爱、耸动暴力、吸毒、裸体、狂热、血腥、荒诞、毁灭、背叛、和残害为特色,此类电影在1920年代首度出现,却迟于1960年代和1970年代欧美地区放松电影的检查尺度与禁忌,才开始普及。美国电影协会(前身为MPPDA,制片人与发行人协会)与电影审查委员会、基层组织通力合作,致力于维护好莱坞的“清新”形象,不过,剥削电影发行商却反其道而行,往往乐见争议话题成为免费的行销利器,他们的制作人也利用耸动的元素,来吸引电视的流失观众。 从1990年代以来,这一类型也受到学术界的注意,有时被称为另类电影(paracinema)。
【剥削】一词是非常松散的定义,与观众的电影见解较为密切相关,而非电影内容。 煽情材料和艺术内容可以、而且经常共存,事实证明那些无法通过电影审查法规(Hays Code) 的艺术电影,经常以剥削电影出现在同一间磨坊戏院(grindhouses)。 剥削电影无惧于处理声名狼藉的内容,和受到赞扬的欧洲电影导演共享相同的理念,例如:德瑞克·贾曼(Derek Jarman)、路易斯·布纽尔尚卢·高达。 为数众多被公认为经典的电影,含有不同程度的性爱、暴力、与惊悚,通常与剥削电影有所关联,包括:史丹利·库柏力克的《发条橘子》、陶德‧布朗宁(Tod Browning)的《怪胎》(Freaks)、和罗曼·波兰斯基的《反拨》(Repulsion),布纽尔的《安达鲁之犬》含有现代血腥暴力电影(splatter film)的元素。 更进一步阐述,如果《灵魂狂欢节》(Carnival of Souls)由欧洲拍摄,将会被视为艺术电影;倘若《无脸之眼》 (Eyes Without a Face)由美国拍摄,则会被归类为低成本恐怖电影。 艺术电影和剥削电影的观众,都被认为拥有排斥好莱坞电影的品味。
剥削电影经常剥削发生于新闻中、以及短期公众意识的事件,主要电影制片厂(major film studio)可能避免这类题材,由于时间不足,无法拍成一部主要的电影。例如: 《娃娃新娘》Child Bride(1938)探讨奥沙克(The Ozarks)山区老夫少妻的社会问题,其他如《大麻狂热》Reefer Madness(1936)的滥用毒品议题,主要电影制片厂为了维护自身的主流(Mainstream)地位和体面的声誉,常常会避免接触这类的议题。 不过,如果动机够强,主要电影制片厂也可能卷入其中,就如1969年华纳兄弟的反LSD迷幻药、反1960年代反传统文化运动(Counterculture of the 1960s)的电影《夺命脂粉客》(The Big Cube),《疯狂性爱》Sex Madness(1938)描写来自婚前性行为的性传染病危险。《老爸老妈》Mom and Dad(1945)是一部关于怀孕和产子的电影,以耸动术语进行推销。《野草》She Shoulda Said No!(1949)则结合毒品和杂交性爱的主题。在电影史的早期阶段,剥削电影依赖这些类别的耸动题材,在极端保守的道德观点环境氛围之内,为了避开电影的审查,他们必须小心翼翼地表述,因为当时的电影并未享受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
在主要电影制片厂关注之前,已拍摄出许多关于芬兰冬季战争韩战、越战的战争电影。当奥森·威尔士的水星剧团(Mercury Theatre)于1938年万圣夜推出的广播剧《世界大战》(The War of the Worlds),震撼了许多的美国人,并制造新闻话题之后,环球影业则将他们的系列电影《飞侠哥顿:勇闯火星》(Flash Gordon's Trip to Mars)改编成短片《火星攻击地球》(Mars Attacks the World),并于当年11月公开上映。
有些贫穷片厂(Poverty Row)低成本的B级片常常剥削主要电影制片厂的作品。 他们快速的制作时程,可以利用依附在主要电影制片厂的宣传效果。 例如:爱德华·艾帕森(Edward L. Alperson)制作、威廉·卡麦隆·曼锡斯(William Cameron Menzies)执导的 《火星人入侵记》Invaders from Mars(1953),是为了迎击派拉蒙电影公司颇富名望的导演乔治·柏尔(George Pal)上映中的《地球争霸战》The War of the Worlds(1953)。乔治·柏尔的《飞轮渡时空》The Time Machine(1960)上映时也遭受罗勃·克拉克(Robert Clarke)主演、爱德·加伍玛(Edgar G. Ulmer)执导的《穿越时空》Beyond the Time Barrier(1960)的挑战。 因此,许多主要电影制片厂、制作人、和电影明星开始加强电影制作的保密措施。
戏院
磨坊
磨坊戏院(Grindhouse)是美国专门放映剥削电影的戏院,在纽约第42街的滑稽歌舞杂剧(burlesque)戏院没落之后才被命名,过去常常上演性感撩人的碰转舞(bump n' grind dancing)和脱衣舞,1960年代这些戏院则被投入新的用途:专门上映剥削电影的场所。
汽车
当露天汽车戏院(顾客驾驶汽车、并于车上观赏的露天戏院)于1960年代和1970年代面临营运开始衰退之际,戏院经营者也开始谋画找回老主顾的方法,解决方案就是去预订剥削电影。事实上,1970年代有些制作人直接为露天汽车戏院的市场制作电影,大部分都是暴力动作电影,有些人也将其归类为露天汽车戏院电影(drive-in films)。
子类型
剥削电影可采用电影类别的题材和电影风格,特别是恐怖电影和纪录片,剥削电影子类型以其运用的特征做分类。 主题方面,剥削电影也会受到其他所谓剥削媒体的影响,例如:纸浆杂志(Pulp magazine)。 剥削电影可能同时包含二种、或更多的电影类别,常常模糊类别的界线,例如:桃乐丝·维斯曼(Doris Wishman)的《我要死于女儿身》(Let Me Die A Woman)包含惊悚纪录片和性剥削的元素。
劝谕电影
1930年代和1940年代的剥削电影,成功克服了当时严格的电影审查和监督,无论以多么惊悚的主题为特色,只要宣称具有教育性质即可。通常是关于所谓婚前性行为和毒品危险的警世故事(cautionary tale),例子包括:《大麻》Marihuana(1936)、《大麻狂热》Reefer Madness(1938)、《疯狂性爱》Sex Madness(1938)、《老爸老妈》Mom and Dad(1945)、和《野草》She Shoulda Said No!(1949)。 探讨同性恋的剥削电影《寂寞孩子》Children of Loneliness(1937),如今被认定为逸失电影(lost film)。
File:Coffy.jpg黑人剥削电影的海报
马龙·白兰度领衔主演的《飞车党》The Wild One(1953),是首部关于摩托车黑帮的摩托飞车手电影(biker films)。 随后,在1950年代兴起一系列以改装车和摩托车为中心主题的低成本不良少年电影。 1966年美国国际电影(American International Pictures)《野帮伙》(The Wild Angels)的成功,引燃了风潮,并持续到1970年代初期。 其他的摩托飞车手电影包括:《疯狂车手》Motorpsycho(1965)、《地狱飙车天使》Hells Angels on Wheels(1967)、《天生失败者》The Born Losers(1967)、Satan's Sadists(1969)、Nam's Angels(1970)、和 C.C. and Company(1970)。(请参见摩托飞车手电影清册)
黑人剥削
黑人剥削电影(blaxploitation)以黑人演员为主,明显诉求于黑人观众,常常是刻板印象上城市背景的非裔美国人,并以非裔美国人透过狡猾和暴力战胜“大人物”(the Man)为重要的主题。 此子类型的先驱是梅尔文·范·皮布尔斯(Melvin Van Peebles)的《甜甜的坏屁眼之歌》Sweet Sweetback's Baadasssss Song(1971)。 其他例子包括: 《黑色凯撒》Black Caesar(1973)、Black Devil Doll、《黑古拉》Blacula(1972)、《黑色香波》Black Shampoo(1976)、《黑种治安官》Boss Nigger(1975)、《科菲》Coffy(1973)、《浣熊皮》Coonskin(1975)、《棉花闯哈林》Cotton Comes to Harlem(1970)、Dolemite(1975)、Foxy Brown(1974)、Hell Up in Harlem(1973)、《生死关头》Live and Let Die(1973)、The Mack(1973)、《曼丁哥家族》Mandingo(1975)、《黑豹》Shaft(1971)、《毒山》Sugar Hill(1974)、《超级苍蝇》Super Fly(1972)、 The Thing With Two Heads(1972)、和 Truck Turner(1974)。 昆汀·塔伦提诺的《黑色终结令》Jackie Brown (1997)则是针对此类型的近代致敬电影。
File:Cannibal Holocaust movie.jpg食人族电影
食人族
食人族电影(Cannibal film)是生动逼真、又血淋淋的电影,从1970年代初期兴起,到1980年代后期为止,主要的电影制作国家为意大利和西班牙。 这些电影主要聚焦在深入南美洲和亚洲雨林地区的食人肉部落,他们常常将入侵领域的西方人罪犯羁押囚禁。 类似伪纪录片(Mondo film),食人族电影的主要吸引力为牵涉生物、人、或动物的异国风情、和生动逼真又血淋淋的场面。 此类型最著名的电影,是颇具争议性的《食人族大屠杀》Cannibal Holocaust(1980),电影拍摄过程中有六只动物遭到真实杀害。 其他例子包括:《残酷食人族》Cannibal Ferox(1981)、《食人帝国》Eaten Alive!(1980)、《食人山历险记》The Mountain of the Cannibal God(1978)、《最后的食人族世界》Last Cannibal World(1977)、和首部食人族电影《深河野人》The Man From Deep River(1972)。 此类型有名的导演包括:安伯图·伦兹(Umberto Lenzi)、鲁格罗.德奥达托(Ruggero Deodato)、杰斯·佛朗哥、和乔.达马托(Joe D'Amato)。
汽车剥削
汽车剥削电影(Carsploitation films)是以许多汽车竞速和撞车场景为特色的电影,尤其是那个时代风行的跑车和强力汽车(muscle cars)。 此类型电影的典范为《粉身碎骨》Vanishing Point(1971),其他例子包括:《福禄双霸天》、《大赛车》Cannonball(1976)、《幽灵终结者》The Hitcher(1986)、《亡命赛车2000》Death Race 2000(1975)、《冲刺大黎明》Dirty Mary Crazy Larry(1974)、《粉身碎骨飞车党》Gone in 60 Seconds(1974)、《冲锋追魂手》Mad Max(1979)、《种族与魔鬼》Race with the Devil(1975)、和《双面柏油路》Two-Lane Blacktop(1971)。昆汀·塔伦提诺的《不死杀阵》Death Proof(2007)是针对此类型的近代致敬电影之外,也同样对血腥恐怖电影、和鲁斯梅耶的电影致敬。 《玩命关头系列电影》(The Fast and the Furious)符合此类型,法国《终极杀阵》系列电影也符合此类型。
日本武士
1970年代,在日本一个特别的修正主义类型、非传统武士电影提升到某个流行程度,此子类型成为知名的日
本武士电影(chambara films),英文名称‘chambara’取其剑击的拟声。 日本武士电影的起源,可追溯到黑泽明的作品,他的电影以道德灰暗和夸大暴力为特色,不过与此类型最直接连结的是1970年代小池一夫的武士连环漫画,他的多部作品陆续被改编成电影。日本武士电影只有少部分早期的时代剧以禁欲、正规的感性为特色,新日本武士电影则以复仇驱使的非正统派主角、裸露、性爱场面、击剑、和血腥为特色。 著名的日本武士电影包括:《御用牙三部曲》(Hanzo the Razor)、《修罗雪姫》(Lady Snowblood)、《带子狼》、《不良姐御传》(Sex and Fury)、和《暗杀大将军》(Shogun Assassin)。 现代的日本电影,例如:《百人斩少女》(Azumi)和电视动画《剑豪生死斗》持续日本武士电影的传统, 昆汀·塔伦提诺的《追杀比尔》系列电影,则是此类型杰出的美国版本致敬电影。其他电影,例如:《机关枪少女》The Machine Girl(2008)和《东京残酷警察》Tokyo Gore Police(2008)包含日本武士电影的元素,和肉体恐怖(body horror)结合.。
生态恐怖电影(Eco-terror films)聚焦于一只、或成群的超大型、具有非寻常攻击性的动物,造成一特定发生地点内的人类恐慌,同时也有另一群人企图猎捕。 此类型开始于1950年代,当时对于核武试爆的忧虑,导致巨型怪兽的电影大受欢迎。这些通常是被原子弹爆炸所唤醒的史前生物,或者是遭到辐射污染而突变的平凡动物。这些电影包括:《哥吉拉》、《巨蚂》Them!(1954)、和《异变》Tarantula(1955)。在1970年代对于污染增多的觉醒,此类题材再度复活,并且谴责企业贪婪和军队不负责任而恣意破坏环境。《午夜魔兔》Night of the Lepus(1972)、《金蛙王》Frogs(1972)、和《哥吉拉对黑多拉》是这些电影的范例。 当1975年史蒂芬·史匹柏的《大白鲨》上映后盛况空前,为数众多的高相似度电影(有时被视为彻底的仿制品)如雨后春笋般趁势窜出,无非想如法炮制其财源滚滚的成功模式。 这些电影包括:《大鳄鱼》Alligator(1980)、《狂犬惊魂》、《凶兽出笼》Day of the Animals(1977)、《巨浪白鲨》Great White(1980)、《大灰熊》Grizzly(1976)、《凶煞鱼怪》Humanoids from the Deep(1980)、《红海魔影》Monster Shark(1984)、《杀人鲸》Orca(1977)、The Pack(1977)、《食人鱼》Piranha(1978)、Prophecy(1979)、《边缘战士》Razorback(1984)、《凶群出洞》Tentacles(1977)、和《追捕虎鲨》Tintorera(1977)。在这20年期间,罗杰·柯曼(Roger Corman)是这些电影的主要制作人。 此类型电影又再次复苏,例如:《桑树街》Mulberry Street(2007)和赖瑞·费斯登(Larry Fessenden)的《最后的寒冬》The Last Winter(2006),反映出对全球暖化和人口过剩的关切。
意大利铅黄电影(Giallo films)是意大利制的变态杀人狂电影(slasher films),聚焦于杀手犯下残酷的死亡犯罪,以及后续的追凶侦查。 此类别以意大利字“铅黄”(Giallo)命名,取自纸浆杂志(pulp novels)的背景颜色,这些电影最初从杂志刊载内容改编、或者受到启发。 此类别的先驱是《知道太多的女孩》La ragazza che sapeva troppo(1963),其他例子包括:《四小块灰色碎片》4 mosche di velluto grigio(1971)、《九命怪猫》Il gatto a nove code(1971)、《摧花手》L'uccello dalle piume di cristallo(1970)、《蝎子凶手案》La coda dello scorpione(1971)、《塔兰图拉毒蛛》La tarantola dal ventre nero(1971)、《妻子的罪恶》Lo strano vizio della Signora Wardh(1971)、《血与黑蕾丝》Sei donne per l'assassino(1964)、和《黑影》Tenebrae(1982)。达里奥·阿基多(Dario Argento)、卢西奥·弗尔兹(Lucio Fulci)、和马力欧·巴瓦(Mario Bava)是最精通此类型的导演。
在意大利,当你提供电影剧本给制片人,他问的第一个问题不是‘你的电影像什么?’,而是‘你的电影像什么“电影”?’,正因为如此,我们只能作出《生人回避》Zombie 2(1979),绝非 Zombie 1 -路奇·酷吉(Luigi Cozzi)。
恶搞电影(Mockbusters)有时称为“重制剥削电影”(remakesploitation films),是企图从强力推销的主流电影广告上从中牟利的抄袭电影。 著名山寨制片公司:庇护所(The Asylum)喜欢称之为“相关产品”(tie-ins),是这些电影最知名的制片商。从历史的角度,这些电影都与意大利电影业息息相关,而且很快理解出皆为西部片、007电影、和僵尸电影的趋势。长期以来,这些电影都是如吉姆·怀诺斯基(Jim Wynorski)这类导演的主要产品,他的作品包括:《厄夜丛林2:危机四伏》The Bare Wench Project(2000)、和《巅峰战士》Cliffhanger(1993)的仿制品《极地毁灭》Sub Zero(2005),大都直接以影像储存媒体方式发行。此举也开始吸引好莱坞主要制片厂的关注,甚至在《当地球停止转动》上映时,企图事先制止“庇护所”电影公司发行《当地球不再转动》The Day The Earth Stopped(2008)的影像储存媒体上市贩售。
虽然这个名词早在1950年代就已出现,例如:《污秽的怪兽》The Monster of Piedras Blancas(1959)明显仿效《黑湖妖潭》,直到1970年代才开始普及,此时出现了仿制品《星战计划》Starcrash(1979)、Dünyayı Kurtaran Adam(1982)、和《超人们归来》Süpermen dönüyor(1979),其中后二者未经授权盗用了约翰·威廉士为星际大战谱写的电影配乐、以及电影场景。
伪纪录片(Mondo films)时常被称为惊吓纪录片(shockumentaries),采取类似纪录片的形式,集中在耸人听闻的题材,例如:来自全球各地的奇风异俗、或可怕的死亡素材。 和惊吓剥削电影(shock exploitation)类似,伪纪录片的目的是为了惊吓观众,而非只是处理禁忌的主题。 首部、也是最著名的伪纪录片是《世界残酷奇谭》Mondo Cane(1962),其他的例子包括:《古灵精怪东南亚》Shocking Asia(1974)、和《死亡真面目》Faces of Death 系列。
File:Shewolf.jpg纳粹剥削电影
纳粹剥削电影(Nazi exploitation;Nazisploitation;Il Sadiconazista)聚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于死亡集中营和妓院内以纳粹方式折磨囚犯,所施加的经常是性折磨,囚犯则通常是女性,而且裸体。 此子类型的先驱是《第七爱露营》Love Camp 7(1969),此类型的典范则是《纳粹女魔头:残酷疯淫所》Ilsa, She Wolf of the SS(1974),启动了类型电影的普及,并开创独特的比喻手法,以体态丰满、性欲亢进的女施虐者(Dominatrix)伊尔莎(Ilsa)的人物形象,折磨德国俘虏营(Stalag)的囚犯。 其他例子包括:《纳粹疯淫史2:间谍军妓》Elsa: Fraulein SS(1977)、《纳粹军妓之魔域逃生》SS Hell Camp(1977)、《第三帝国最后狂欢》L'ultima orgia del III Reich(1977)、《纳粹荒淫史》Salon Kitty(1976)、和《纳粹军妓血泪史》SS Experiment Camp(1976)。 许多纳粹剥削电影受到艺术电影的影响,例如:皮耶·保罗·帕索里尼声名狼藉的《索多玛一百二十天》、和莉莉安娜·卡瓦尼(Liliana Cavani)的《魂断多瑙河》Il portiere di notte(1974)。
裸体主义者电影(Nudist films)起源于1930年代,当时电影意有所指地描绘裸体主义者的生活型态,回避了海斯法典(Hays Code)针对裸体的限制,此情况一直持续到1950年代后期,当纽约州上诉法院在“Excelsior Pictures 电影公司 对 纽约评议委员会(New York Board of Regents)”一案,裁定银幕上的裸体并非猥亵,此举等于为更多公开描绘裸体的电影开了大门。从鲁斯·梅耶(Russ Meyer)的《不道德的提斯先生》The Immoral Mr. Teas(1959)开启新页,被认定是首部将剥削元素置于主要地位的电影,不带一丝一毫的歉意,也不必假装背负著道德与教育的包袱。 当《伊甸园》Garden of Eden(1954)沦为法院案例的主角时,这个情势的发展,为1960年代和1970年代更直接露骨的剥削电影铺了坦途,也导致裸体主义者类型显得过时,令人玩味。 此后,裸体主义者类型分裂为二个子类型,例如:“裸体美人儿”(nudie-cutie)以裸体为特色,但是不包含肢体接触;“性暴力女”(roughie)则包括裸体、暴力、和反社会行为。
裸体主义者电影被贴上了品质自相矛盾的标签,一方面标榜著教育性的电影,另一方面却剥削他们的主题,将主要焦点摆在天体营中最美丽的女性房客,尽管当时否认有此剥削的存在。 他们描绘以限制衣着而解脱束缚的生活型态,然而此描写受到不得露出外生殖器的规定限制。对此还是有一个颠覆性的元素,就如裸体主义者天性地拒绝现代社会,以及关于人体的基本价值。这些电影也常常牵涉到阶级体系的批判,认为身体羞耻等同于上流阶层,裸体主义等同于社会平等。《问心无愧》Unashamed (1938)的一个场景立论关于矫揉造作的衣着,以及透过仿效描写一群裸体艺术家漆上整套衣服,所显现的相关价值。
澳洲剥削电影(Ozploitation)或称为澳洲子类型电影(Australian sub-genre films),广泛地涵盖恐怖、情色、或犯罪题材的1970年代和1980年代电影。 1971年针对澳洲电影分类系统的改革,导致许多相对低成本、私人集资的电影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税负减免和目标外销市场,也有推波助燃的效果。 经常聘用气势渐渐下滑的国际知名演员担任主角,许多澳洲剥削电影以话语简洁的角色和沙漠场景为特色,此一名词被应用在当时依赖惊吓观众、或煽动观众情欲的各式各样澳洲电影。 一些较为知名的澳洲剥削电影包括:《冲锋飞车队》Mad Max(1979)、Alvin Purple(1973)、Patrick(1978)、和《土耳其射击》Turkey Shoot(1982),也有一部纪录片《澳洲B片真牛B》Not Quite Hollywood: The Wild, Untold Story of Ozploitation!(2008)专门探讨此电影类型。 这些电影探讨关切澳洲社会的主题,特别是关于男子气概(尤指粗鲁的澳洲男生)、男生对待女生的态度、对待澳洲原住民的态度、暴力、酗酒、和对环境的剥削破坏,这些电影也代表性地以乡村或内地的设定,来强调澳洲景色和环境为最具精神象征的邪恶力量,因而离间了澳洲的白人,使得他们的个人野心活力、以及他们压制这一切的企图心遭受挫折。
File:ISpitOnYourGraveposter.jpg强暴/复仇电影
强暴复仇
强暴/复仇电影(Rape/Revenge Films)系指一位女生遭到强暴、死里逃生、复原、以及后续针对强暴犯展开逼真的血腥复仇。 到目前为止,此类型最著名的电影是《我唾弃你的坟墓》I Spit on Your Grave(1978),这些电影主角的成功并不罕见,来自城市的独立女生,遭到来自乡村的男生的攻击。 此类型获得来自女性主义者的称赞,例如:卡洛·葛洛佛(Carol J. Clover)1992年的著作《男人、女人与电锯》(Men, Women, and Chainsaws: Gender in the Modern Horror Film)审视了转换传统电影类型角色的可能影响。 这些可以视为复仇电影(vigilante film)的分支,由受害者转变成复仇者,成为主要的电影场景。 作家贾辛妲·瑞德(Jacinda Read)和其他人则认定强暴/复仇应该被归类为故事结构,而非实质的子类型,因为可发现出电影中的故事情节,涵盖了许多不同的电影类型,包括:惊悚片(《四五口径女郎》Ms. 45)、剧情片(《朱唇劫》Lipstick)、西部片(《大复仇》Hannie Caulder)、和艺术电影(《记忆拼图》)。此类型最重要的例子之一《杀人不分左右》The Last House on the Left(1972),是英格玛·柏格曼的《处女之泉》的旧片新拍版本,被重新打造成一部极端暴力的恐怖电影。《激流四勇士》Deliverance(1972),一位男生犯下强暴罪,被认定是此类型的起源。主张限定被强暴女生赢得复仇于一电影类型定义的卡洛·葛洛佛,称赞强暴/复仇剥削电影,因为电影中主要角色直接对抗他们的性虐待,而非如主流制片厂的强暴/复仇电影《控诉》The Accused(1988)那般保守地依赖反应迟钝的司法体系。
性剥削
性剥削电影(Sex exploitation;sexploitation)和软调色情(softcore pornography)影片类似,此类型电影就像是大型的车辆载具,展示许多牵涉裸体、或半裸的女体场景。 尽管许多电影包含了逼真的性爱场景,性剥削电影比主流电影展现出更为露骨的场景,经常过度扩展了连续镜头、或展示正面全裸。鲁斯·梅耶(Russ Meyer)的人体艺术大概是最知名的例子,尤其是他最著名的电影作品《小野猫公路历险记》Faster, Pussycat! Kill! Kill!(1965)和《超级性女》Supervixens(1975)。 其他著名的性剥削电影,包括:《艾曼纽》(Emmanuelle)系列电影、《第六感追缉令之美国舞娘》Showgirls(1995)、和《罗马帝国色情史》Caligula(1979)。 在性剥削电影和一般剥削电影之中,《罗马帝国色情史》以高预算、和知名演员(麦尔坎·麦道威尔(Malcolm Mcdowell)、约翰·吉尔格德(John Gielgud)、彼得·奥图、和海伦·米兰)为特色,则显得独一无二。
惊吓剥削
惊吓剥削电影(Shock exploitation films;shock films;shocksploitation films)包含各式各样的惊吓元素,例如:非常逼真的写实暴力(graphic violence)、写实的强暴描写、模拟动物恋、和乱伦的描写。 惊吓剥削电影的例子,包括:《撒旦的情与欲》Antichrist(2009)、《八月地下坊》August Underground's Mordum(2003)、《操我》Baise-moi(2000)、《吸血怪魔》Blood Sucking Freaks(1976)、《美国梦魔》Combat Shock(1986)、《嗜血群魔》I Drink Your Blood(1970)、《为你的生活而战》Fight for Your Life(1977)、Seven Servants(1996)、恐怖旅社Hostel(2005)、《猛鬼1000》House of 1000 Corpses(2003)、《我唾弃你的坟墓》I Spit on Your Grave(1978)、《残酷疯淫所》Ilsa, She Wolf of the SS(1975)和续集电影、《不可逆转》Irréversible(2002)、《穷途末路》Last House on Dead End Street(1977)、《杀人不分左右》The Last House on the Left(1972)、《黑太阳731》、《残酷的浪漫》Nekromantik(1987)、《粉红火鹤》Pink Flamingos(1972)、《索多玛一百二十天》、《病者:鲍勃·弗拉纳根的生命与死亡,超级性受虐狂》SICK: The Life & Death of Bob Flanagan, Supermasochist(1997)、《虐杀》Snuff(1976)、《死之岛》Ta Paidia tou Diavolou(1977)、《性女暴力日记》Thriller - en grym film(1973)、和《一个人和他的猪》Vase de Noces(1974)。
变态杀人狂
变态杀人狂电影(Slasher films)聚焦于一位精神变态的杀手,以写实暴力方式,跟踪和追杀一系列的受害者,受害者经常是青少年、或年轻的成人。亚佛烈德·希区考克的《惊魂记》常常被归功为创建了此类型的基本前提框架,也确实在1970年代期间浮现出此类型,并于1980年代达到高峰。 知名的变态杀人狂电影,包括:《半夜鬼上床》系列电影、《食尸人》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1980)、《女生惊魂记》Black Christmas(1974)、《灵异入侵》Child's Play(1988)、《电钻杀人魔》The Driller Killer(1979)、《十三号星期五》Friday the 13th(1980)、《月光光心慌慌》(经常被认为于1978年启动了此类型)、《血腥情人节》My Bloody Valentine(1981)、《恐怖夜》Prom Night(1980)、《平安夜,杀人夜》Silent Night, Deadly Night(1984)、《血腥死亡营》Sleepaway Camp(1983)、《德州电锯杀人狂》The Texas Chain Saw Massacre(1974)、和《工具箱杀手》The Toolbox Murders(1978)。 随着《惊声尖叫》的成功,此类型在1990年代经历了一段主流的复苏,既模仿变态杀人狂电影的传统手法,也向其表示敬意。 变态杀人狂电影常常证实受到难以置信的欢迎,也孕育了许多的续集、前传、和旧片新拍的电影,持续至今。
File: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 poster.jpg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知名的意大利西部片
牛仔
意大利面西部牛仔电影(Spaghetti Western)是1960年代中叶兴起的意大利制西部牛仔电影的昵称,比典型好莱坞西部牛仔电影更为暴力和不道德(有些电影往往有超过200位遇害的尸体),也经常避开(有些人的说法是“去除神话”)早期西部牛仔电影的传统手法,例子包括:《死神骑马来》、《荒野一匹狼》Django(1966)、《黄昏三镳客》、Il Grande duello(1972)、《雪海深仇》Il grande silenzio(1968)、《黄昏双镖客》、《大捕杀》La resa dei conti(1966)、和《荒野大镖客》。
血腥虐杀
血腥虐杀电影(splatter film;gore film)是恐怖电影的一个类型,刻意聚焦在血液飞溅和暴力的写实描述。 在1960年代,血腥虐杀电影随着贺许·高登·路易斯(Herschell Gordon Lewis)和大卫·傅利曼(David F. Friedman)的电影作品开始成为一个明显区隔的类型,最著名的作品(和此类型的典范)包括:《血宴》Blood Feast(1963)、《两千狂人》Two Thousand Maniacs!(1964)、《将我染成血红》Color Me Blood Red(1965)、《恶魔假发屋》The Gruesome Twosome(1967)、和《血腥魔法师》The Wizard of Gore(1970)。 一些后来的血腥虐杀电影,例如:山姆·雷米的《鬼玩人》系列电影,以及彼得·杰克森的《嗜血狂魔》Bad Taste《1987》和《新空房禁地》,都以过度、超现实、夸大的血腥为特色,从恐怖跨线到喜剧。
女子监狱
女子监狱电影(Women in prison films)在1970年代初期兴起,直到今日仍然是一个受到欢迎的子类型。 以窥淫癖者关于监狱生活的性幻想为主,依赖大量裸体、女性同性恋、性侵犯、羞辱、施虐、和女俘虏之间反叛的题材。此类型电影包括:罗杰·柯曼(Roger Corman)的《笼中女》Women in Cages(1971)和《玩偶屋》The Big Doll House(1971)、《女集中营》The Bamboo House Of Dolls(1973)、杰斯·佛朗哥的《铁窗性玩偶》Barbed Wire Dolls(1975)、布鲁诺·马太(Bruno Mattei)的《女子监狱大屠杀》Womens Prison Massacre(1983)、汤姆·狄赛门(Tom DeSimone)的《感化院女孩》Reform School Girls(1986)、和强纳森·戴米的《监狱风云录》Caged Heat(1974)。
英国剥削电影(Britsploitation films):将剧情背景设定在英国的剥削电影,有时也向汉默恐怖片(Hammer Horror)类型电影致敬。 例子包括:1974年的《恶魔坟场》(Let Sleeping Corpses Lie)和1981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美国电影《美国狼人在伦敦》(An American Werewolf in London)。
李小龙剥削电影(Bruceploitation films):因李小龙之死而获益的剥削电影,尤指利用长相神似的演员。
香港三级电影(Cat III films):经过香港电影分级制度审查,限制十八岁以上成年人观赏的中国电影。 这些电影估计占了香港电影工业的四分之一,而且各类型剥削电影都有代表作。 此外,西洋电影也经常被判定为三级电影,例如:《野东西》Wild Things(1998)和《大开眼戒》。 依据电影检查制度的准则,这些电影划分成三种类别:“准色情片”(quasi-pornographic),例如:《玉蒲团之偷情宝鉴》;“类型电影”(genre films),各类型香港电影的成人版本;以及令人不安的“情色暴力电影”(pornoviolence films),例如:《人肉叉烧包》,经常依据警方真实性暴力案例改编。 著名的香港演员和导演,例如:成龙周润发,也都与此类型电影有所关联。
女女剥削电影(Dykesploitation films):以同性恋和双性恋女生为特色的性剥削电影,例如:《温柔的接触》That Tender Touch (1969)。
末日剥削电影(Eschploitation films):基督教启示录的末日惊悚电影。(详见:末世论
嬉皮剥削电影(Hippie exploitation films):关于嘻皮非主流文化的1960年代电影,嘻皮文化始终被定型为与吸食大麻摇头丸毒品、性爱狂野迷幻药派对等活动有所关联。几乎从草创初期,好莱坞也加入行动制作出许多极端火热的嘻皮剥削电影,却冒充为警世的公众讯息服务节目;事实上假装站在道德制高点,却直接瞄准去喂养病态的大众胃口;也经常描绘毒瘾狂的嘻皮生活,和以“查尔斯·曼森杀人集团”(Manson family)形式聚集吸毒来逃避现实的景况。诸如电影:《幻觉世代》Hallucination Generation(1967)、和Riot on Sunset Strip(1967)都描绘年轻嘻皮族狂野狂欢的集体性交、吸毒、犯罪、甚至谋杀。其他例子包括:The Love-Ins(1967)、《精神错乱》Psych-Out(1968)、《旅行》The Trip (1967)、和 Wild in the Streets(1968)。
美南剥削电影(Hixploitation films):关于美国南方的电影,以夸张手法描述刻板山区乡巴佬(hillbilly)角色为特色。 例子包括:《食人族大屠杀》Eaten Alive(1977)、Hillbillies in a Haunted House(1967)、《秋酒之乡》Moonshine Mountain(1964)、Poor White Trash 2(1976)、Redneck Zombies(1987)、和《两千狂人》Two Thousand Maniacs!(1964)。
犹太人剥削电影(Jewsploitation films):以刻画犹太人报复对抗世仇,或是在所处社区内表现出怪异举止的电影。犹太人剥削电影与黑人剥削电影、以及刻板动作电影有类似的聚焦点,通常只要以犹太人演员换掉传统亚利安人角色即可。此子类型起源于2003年的电影《希伯来铁锤》The Hebrew Hammer(2003),原为黑人剥削电影之拙劣模仿者。此类型电影的最佳范例为2008年昆汀·塔伦提诺的作品《恶棍特工》,以一群犹太人组成的突击部队为非史实剧情重心,出任务拿下二次大战法国战区纳粹最高指挥总部。史蒂芬·史匹柏的作品《慕尼黑》也可以被视为另一部突出的犹太人剥削电影,因为专门刻画1972年慕尼黑大屠杀之后犹太人报复“黑色九月”的行动。尽管电影剧情依据史实,这部电影也展示了许多此类型的元素,包括报复典型犹太人仇敌,以及以非犹太人演员广泛使用于假想的角色。此类型的其他例子,包括:《狂热份子》The Believer(2001)、《特勤沙龙》、《犹太毒犯》Holy Rollers(2010)、和《谁吻了洁西卡》Kissing Jessica Stein(2001)。
功夫电影(Martial arts films):运用各种形式的功夫,以大量打斗场面为特色的动作电影。 例子包括:《必杀拳》The Street Fighter(1974)、和《女必杀拳》(Sister Street Fighter)系列,以及李小龙主演的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和《龙争虎斗》)。
墨西哥剥削电影(Mexploitation films):关于墨西哥文化、或墨西哥境内生活描述的电影,经常处理犯罪、贩毒、黑金和性的议题。雨果·史提格利兹(Hugo Stiglitz)是此类型著名的墨西哥演员,与马力欧·阿玛达(Mario Almada)、费南多·阿玛达(Fernando Almada)兄弟一起合作过上百部相同主题的电影。
忍者电影(Ninja films):功夫电影的子类型,这些电影以刻板、历史不正确、忍者服饰与其随身武器的影像为中心,经常包括奇幻的元素,例如忍者法术。 许多此类型的电影拼接来自不相关电影的库存忍者打斗片段。
修女剥削电影(Nunsploitation films):以修女处于危险、或情色局面为特色的电影,例子包括:《群魔》The Devils(1971)、《煞女修罗》 Killer Nun(1978)、《圣兽学园》School of the Holy Beast(1974)、Sinful Nuns of Saint Valentines 和《霹雳修女》Nude Nuns With Big Guns(2010)。
日本粉红电影(pink films):风行于1970年代的日本性剥削电影,经常以软调性爱、强暴、酷刑、BDSM、和其他非传统的性主题为特色。
巴西性喜剧电影(Pornochanchada films):巴西人率直的软调色情电影,大部分于1970年代制作拍摄。
迷幻电影(Stoner films):以详尽描绘滥用大麻毒品为中心主题的电影子类型。此类型电影常以喜剧和正向风格诠释滥用大麻为特色;滥用大麻成为电影的主题之一,并因此诱发大部分的电影情节。美国喜剧搭档“大麻民间英雄”切奇和崇(Cheech and Chong)就是好例子,最近的《猪头汉堡包》(Harold & Kumar)电影系列则与前面描述的内容极为贴切。
青少年剥削电影(Teensploitation films):以青少年为导向的剥削电影,剧情经常卷入毒品、性、酗酒、和犯罪。“青少年剥削”(Teensploitation)一词首次出现于1982年商业刊物的发表会,并于2004年首度列入“韦氏大字典”(Merriam 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改编自玛西·瑞妮·康拉德谋杀案(murder of Marcy Renee Conrad)的《大河边缘》The River's Edge(1986)为此电影类型最具代表性作品,由克斯宾·葛洛佛(Crispin Glover)和基努·李维主演,丹尼斯·霍柏客串演出。赖瑞·克拉克(Larry Clark)的电影作品《横行霸道》Bully(2001)、《性滑板七年级》Ken Park(2002)、和《冲击年代》Kids(1995)或许是最知名的青少年剥削电影。关于1950年代的青少年电影,详见美国国际电影(American International Pictures)。
复仇电影(Vigilante films):以采取违反法律手段追求公平正义的类型电影。1970年代因为美国政府贪污腐败、越战失利、和犯罪率大增,导致民心不安,而令这类型电影得以生根,这些电影指向正逐渐窜起的新保守主义政治趋势。据信此子类型起源于1970年的《》(Joe),最经典的例子为查理士·布朗逊领衔主演的《猛龙怪客》(Death Wish)系列电影,这些电影经常处理在体制内求助无门的个体,例如:《比利杰克》Billy Jack(1971)的美洲原住民主角,或是诸如黑人剥削电影科菲》Coffy(1973)的角色人物,以及从小乡镇到大都会寻找流亡亲人的甘草人物,如1979年的《赤裸追凶》(Hardcore)和1976年的《除害》(Trackdown)。另外也有“治安警察”(vigilante cop)电影,系描绘一位感受到司法制度迫害的警察,诸如:《捍卫家园》(Walking Tall)系列电影、《冲锋飞车队》Mad Max(1979)、和克林·伊斯威特的《紧集追捕令》(Dirty Harry)系列电影中的主角人物,依据传统的观念,这些电影并不被视为真正的警察电影,因为并无牵涉普通百姓个人遭受迫害后而寻求公平正义。同样地,马丁·史柯西斯的《出租车司机》也不符合此类型,因为电影主角系为精神障碍,其他例子包括:山姆·毕京柏的《大丈夫》Straw Dogs(1971)、克林·伊斯威特的《西部执法者》The Outlaw Josey Wales(1976)、乔舒·马克(Joel Schumacher)的《城市英雄》Falling Down(1993)、和盖瑞·葛雷(F. Gary Gray)的《重案对决》Law Abiding Citizen(2009)。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6 01:56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