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书
皇帝说的话
制书就是皇帝说的话。所谓“天子之言曰制,书则载其言。”在周代帝王的命令叫命。秦始皇六国后,改命为制,制即成为用以颁布皇帝重要的法制命令的专用文书。《秦会要》卷六:“制者,王者之言,必有法制也”。两汉及魏晋南北朝的制书,基本上沿用秦朝的规定。唐代的制书,分制书和慰劳制书两种。除用于颁布国家重大制度的命令外,还用于官僚的褒奖嘉勉。明代的制书,是皇帝对个别官员或部分官员有所宣告时使用的命令文书。
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在周代,天子诸侯国君向臣民发布号令称为誓,也是命令的意思。誓字也写作制。秦灭六国后,规定制字为皇帝发布命令的专用词,同时形成的文字也称为制。两汉至隋历代相承,用以颁布某些制度和政策,称为制书。制书虽使用得不多,却是诏令文书中最重要的一种。唐宋时期制书一词内涵有很大变化,分广、狭二义。广义包括诏令文书所有文种,作为法律词汇并包括官府往来文书在内;狭义是具体文种名称,主要用于任免高级官爵或颁布重要政令。唐初沿袭前代制度,发布重要政令主要使用诏书武后天授元年(690)改国号为周,因诏字与武后之名曌字同音,为避讳而废之,重要政令一律改用制书发布。唐中宗复位后于神龙元年(705)恢复使用诏书,而制书的用途也不仅用以颁布制度、政策,还常用以颁布重大政令,如施行大赏罚、宣布大赦等。唐宋制书用于任免高级官爵的最多,由侍从官翰林学士起草,通称内制。宋代程式:起首书“门下”二字,意先给门下省看;正文前段开头用四六对偶句四句一联,概述新授何种官职,称为“制头”或“破题”,接叙授官的原因;中段开头是被授予者的前任官衔和姓名,接叙其任职表现,加以表扬,然后说明授予新官职的意义;第三段开头一句“於戏!”(呜呼),接写几句勉励之语;最后写新授的官职,用“主者施行”结束全文。
元代任免高级官员仍用制书,而至明清时期缩小了使用范围,只用于宣布例行的重大礼节性活动,如祭祀天地、立太子、册立后妃等。在举行仪式时派专人向参与者宣读。有些文种内容用制,但不是单独的文种名称,如取中进士公开张挂的名单,明称黄榜,清称金榜,文字用制;诰命、敕命的文字也用制,开头都作“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清代称之为制词。明清制书一词作为法律词汇,内涵比唐宋谨严,专指皇帝发布的文字,包括零散字、词。
制书、辞书
清代称制为制辞而不叫制书。制辞也并非是一种独立的文种。乾隆朝《大清会典》记载:“凡朝廷德音下逮,宣示百官曰制。”就是说所有诏、敕、谕等诏令文书,凡载有天子之言者,都叫“制辞”。如诏、敕、谕之类,其开首都弁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的话。
清朝的皇帝每逢祭祀天地行礼,须有制辞以誓於百官。其文曰:“某年月日某祀,惟尔群臣,其蠲乃心,齐乃志,各扬其职。敢或不共,国有常刑,钦者勿怠”。
清朝皇帝在位期间迎娶皇后,举行大婚礼。亦备有制辞,其文曰:“皇帝钦奉太后懿旨,纳某氏为皇后。兹当吉日令辰,备物典册,命卿等以礼奉迎。”
再如清朝咸丰丙辰殿试的金榜制辞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咸丰六年四月二十一日,策试天下贡士马员瑞等二百一十六名,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故兹诰示。”
这些制辞虽然措辞不一,颁行时的典礼各有不同,但都为宣示百官之用,而不下达于庶民。(高换婷)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28 21:0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