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羲仲(1059~1120) 字壮舆,号浪漫翁,筠州高安(今属江西)人。史学家刘涣之孙、史学家
刘恕之子,史有“高安三刘”之称。
因父亲刘恕修撰《资质通鉴》有功,得司马光推荐,任郊社斋郎、
钜野县主簿、
德安县主簿。宋徽宗政和间,以蔡京推荐,召为宣教郎、编修官,后弃官不复仕,卒于庐山。
周密《齐东野语》曰:“刘羲仲,道原之子也。道原以史学自名。羲仲世其家学,摘欧公《五代史》之讹,为《纠谬》一书以示坡公。公曰:‘往岁欧公著此书初成,荆公谓余曰:“欧公修《五代史》而不修《三国志》,非也。子盍为之乎?”余固辞不敢当。夫为史者网罗千百载之事,其间岂无小得失耶?余所以不敢当荆公之托者,正畏如公之徒,掇拾于其后耳。
刘羲仲以史学闻名,当时与苏东坡交游,议论史学,指出欧阳修《新五代史》误谬等处,苏东坡屡屡称是。东坡甚迷《三国志》,他自己对陈寿的笔法有些不满。有次东坡与王安石聊天时,曾推荐刘恕编写三国史书,于是东坡又要羲仲继编三国史书。羲仲以东坡才高,反而要其自作。
他继承父藏书之志,藏书益多至万余卷,所居充盈。对藏书保护有加,对珍贵秘本,多用黄绢作书套,数十年之后,依然新若手未触一般,
晁说之为之作有《刘氏藏书记》,称之为“如愚贾润屋似金珠”。其藏书在他去世后不久,被录于南康军官库,随即数年后散佚。
南宋著名藏书家
魏了翁在《遂初堂书目·跋》中记有“王文献、李文正、庐山镏壮舆、南阳井氏,皆以藏书名未久而失之。” 镏壮舆疑为刘壮舆。曾协助其父完成《资治通鉴前记》,后更名为《资治
通鉴外纪》。著有《
通鉴问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