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四兄弟是指
刘永言,
刘永行,刘永美(
陈育新),
刘永好。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最早那批辞去公职、投身商海的勇敢者;他们凭借技术和头脑,短时间内令资产由千元变成千万;在“
万元户”的说法刚流行时,他们资产已经数亿,而此时他们进行了在家族式企业中颇为少见的“和谐式分家”;之后他们带着鲜明的性格特征各自发展,成为
中国富豪榜前列的常客。
刘氏四兄弟:
刘永言,
刘永行,
刘永美(
陈育新),
刘永好。寓意:言行美好。两岁时老三刘永美,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被过继到
新津县顺江乡古家村陈耀云家,改名为陈育新。
1982年他们变卖手表、自行车等家产,筹集1000元
人民币,作为创业初期的投入,从种植、养殖起步,历经磨难,坚持不懈,经过六年时间,积累了1000万元并在80年代末期转向饲料生产。随后的8年时间里,他们以自己的努力让企业滚雪球式地发展,创出了中国最大的本土饲料企业集团——
希望集团。希望集团是中国100家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的第一名,曾被中国国家
工商局评选为全国500家最大私营企业第一名。
“清官难断家务事”,但在刘家没有难断的家务事。创业阶段,刘氏兄弟很少有不可调和的分歧,偶尔有几次,母亲大人在世的时候,最终由她来决断;母亲去世后,老大刘永言说话比较有分量,兄弟们的性格都是尊重真理,有事坐下来谈,谁有理听谁的。
刘家有四个媳妇和一个女儿,创业之初,四兄弟便开了一个“
大男子主义和
霸权主义味道十足”的会,
一致通过了“让各自媳妇回家看孩子,今后不得参政议政”的决策,刘家内部没有乱七八糟的事。家和万事兴,从这一点来看,刘家兄弟不赢都没有道理。
1992年,中国第一个经国家工商局批准的私营企业集团——希望集团,在希望饲料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了。集团成立不久,按照兄弟四人的
价值取向和各自特长,刘氏产业被划为三个领域:老大刘永言向高科技领域进军;老三负责现有产业运转,并且开拓房地产;老二
刘永行和老四
刘永好一起到各地发展分公司,复制“
新津模式”。产业明确之后,就该划分产权。刘氏兄弟的分家实在“太不精彩”,兄弟四人丝毫没有在“创业之初投资多少”和“创业之时作用大小”等方面斤斤计较,他们选择了最简单的方式——平均划分资产,兄弟四人各占整个产业25%的股份。就这样简单,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这正是成功的企业家和不够成功的企业家非常不同的一个地方。
刘永好和二哥刘永行在希望集团的合作堪称是最完美的组合。刘永行擅长内部管理,刘永好擅长对外公关与谈判。1993年,第一次产权明晰之后,在5月份,仅用七天的时间,兄弟俩人便横跨湖南、江西、湖北三省,签下建立4个饲料场的协议。这一年共建立起10家饲料场,个个盈利。到了1994年底,希望集团在各地的分公司已经发展到27家。
爱学习也不一定就是“好事”。刘永好和刘永行两人都是学习的高手,一个班里两个好学生,都想当班长,怎么办?几年过后,刘永行对外交流的潜质激发了出来,而刘永好的内部管理功底也更加成熟,原本互补的能力和风格开始在
企业决策方面产生了分歧。而此时面对的
竞争对手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环境不允许希望集团发生在战略和决策上的重大失误,就是没有及时执行好战略和决策也会贻误战机。一座山上呆着两只老虎终究是一件麻烦的事情。终于,在1995年3月的董事会上,两只老虎开始讨论各自“占山为王”的事。
根据刘永好的建议,这次董事会完全在“绝密”状态中进行,只有刘氏兄妹五人
参与决策,对各自家属都保密。最终,经过董事会通过,从1995年4月13日开始,总部所有下属分公司的资金与资产全部冻结,不允许公司间流动,也不允许总部调拨。仍然是“资产
平均分配”原则,全国27家分公司一分为二,划为东北与西南两个区域,刘永好坐镇西南,刘永行掌控东北。1995年5月15日,刘永好和刘永行在董事会文件上正式签字。文件正式规定:两个片区禁止跨区域开拓,干部的互相流动必须得到双方的认可,董事会成今后的开支不得在集团报销。从此之后,创业期间产权极端模糊的刘氏兄弟在一夜之间划分得清清楚楚:老大刘永言创立大陆希望公司,老二刘永行成立
东方希望公司,老三
刘永美建立华西希望公司,而老四刘永好成立
新希望集团。他们没有忘记自己的妹妹刘永红,也给了她一部分股份。这可以说是中国企业史上最精彩最完美的“
亲兄弟,明算账”。
该书讲述了希望集团刘永行兄弟四人的创业及发展历程。详实,文笔生动,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催人奋进的
中国式创富图景。在书中,作者
张小平以刘氏兄
企业发展为案例,梳理了刘氏兄弟创业三十年来的成功经验,并对中国
民营企业健康
发展模式做了有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