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倩,经济学博士,
经济学人集团(The Economist Group)大中华区总裁。曾担任
经济学人智库全球经济研究部和中国研究部负责人和欧洲证券及市场管理局内部审查委员会主席。2019年3月当选
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并担任地缘政治理事会委员。2021年,刘倩入选
欧美同学会2005委员会理事,并于同年被任命为中国英国工商会副主席。
人物简介
刘倩于瑞典
乌普萨拉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研究,并受训于
斯坦福大学全球领导力培训课程。她的研究领域主要围绕全球宏观经济、中国宏观经济、劳动经济学等。作为经济学人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刘倩对中国和西方的经济、文化有着较为深刻的了解。刘倩经常接受
新华社、
BBC等媒体的采访,向跨国企业高管、各国大使分享对中国经济的走势的分析。她曾表示:“能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去影响全球政治商业人文类的精英,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她希望搭建中西方沟通的桥梁,帮助更多中国企业和读者去了解世界,跟世界更好地沟通,更好地迈向全球。
个人观点
刘倩在第22届哈佛中国论坛上,与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格雷厄姆·埃里森 (Graham Allison)、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
金立群等对话时提出对于“
修昔底德陷阱”的不同理解。她比喻中国像是长着姚明身体的青少年,发展迅速同时还在摸索成长,也会犯错,有时中立和善意的态度也被世界各国误解为新兴大国的威胁。
刘倩也是中国性别平等的杰出倡导者,她率先引入全球前沿的性别经济学研究,并创建相关公众号。她还兼任
中国美国商会职业女性委员会联合主席,并创立全球八国大使(夫人)G8论坛及策展TEDxWomen等活动。
此外,在
博鳌亚洲论坛上,刘倩提出教育投资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在与量子基金联合创始人罗杰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的对话中提出对孩子、教育和女性的投资,对中国长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018年11月,她在《世界报业辛迪加》首页发表《从经济危机到第三次世界大战》一文,提出一场旷日持久的经济危机即将到来,再加上全球收入不平等的新高点,很可能升级为全球性的大型军事冲突。
在2023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刘倩表示,亚洲依然是全球经济的主要增长引擎。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亚洲和世界都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与此同时,进一步开放对提振企业和消费者信心来说十分重要。
所获荣誉
刘倩2016年被财新评为杰出女性。2019年,她与
哥斯达黎加总统卡洛斯·阿尔瓦拉多、
旷视科技首席执行官
印奇,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副代表张龙梅等人同期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评为
全球青年领袖。往年度全球青年领袖还包括:著名律师
阿迈勒·克鲁尼、
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阿里巴巴创始人
马云、
谷歌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拉里·佩奇等。2023年,刘倩入选世界经济论坛地缘政治理事会,并成为该理事会的唯一中国委员。同期委员还包括
《外交政策》主编、
布鲁金斯学会副总裁、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长等。
主要作品
发表文章
Mind the gap? Estimating the effects of postponing higher education,《牛津经济学期刊》
The Duration of Paid Parental Leave and Children’s Scholastic Performance,《伯克利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期刊》
Unemployment and labour force participation in urban China,《中国经济期刊》
性别平等的经济学视角,《金融时报》中文网
高校扩招对婚姻市场的影响:剩女?剩男?,《经济学》(季刊)
TED演讲
中国:解码熊猫 刘倩
2015年,刘倩在TED发表演讲,从西方对中国的误解切入,谈到中国在
经济建设上取得的成就,以及如何运用
中国哲学审视中国的变化。她认为中国已从
世界工厂转变为消费大国,并不断往价值链高端发展。同时,她也提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们需要更加开放、开明的心态以实现真正的、持久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