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迹村
福建省福清市下辖村
凤迹村隶属福建省福清市辖区,历史上曾几度在兴化府、莆田县、莆田地区管辖之下。凤迹村海拔400米,距324国道12公里,全村常住约1000户,约4000人口。其地貌为丘陵地带,四周山峰叠峦,堪称闽中小盆地。
地理位置
凤迹村隶属福建省福清市辖区,历史上曾几度在兴化府、莆田县、莆田地区管辖之下。凤迹村海拔400米,距324国道12公里,全村常住约1000户,约4000人口。其地貌为丘陵地带,四周山峰叠峦,海拔之高,堪称闽中小盆地。村落以山、水二支自然系派形成。丘陵属福清西南山丘东一支。其“井里山”海拔729米,“寨山”483米,“六门山”483.3米,“石竹山”453米,“城里坡”596.4米,“鸡母山”348.3米,“黑暗坑”623.8米与“石寨”548.8米。这八座高山构成了凤迹村四万八千多亩山地的地理结构。村内第一大水系为三叉河,位于西南,全长31公里,本村境内22公里,流域面积80平方公里。水源系丘源尖山坡,自东张镇全芝流入村内,穿过东方红水库,经桥尾村,峰头村汇入兴化湾。第二大水系为十八重溪,发源渔溪大帽山,全长4.5公里,为渔溪一支流,经凤迹村后院进入建新水库。
凤迹属东南沿海华厦古陆地质区域的一个山区行政村。中生化的株罗纪和白晋纪。八千年前本村域内曾经发生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和火山活动(称作燕山运动),造成广泛火山岩喷发和花岗岩侵入地质,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凤迹古火山机体爆发(称火山爆发)。此次火山爆发的喷废物波及面积达30平方公里以上,隆起带的西南端宏路,棉亭岭,江阴半岛等地。火山喷发为三个喷发眼,即称“三门井”是国内保存较好的古火山机体。然而就是这次燕山运动基本确定了今天凤迹村落的地质基础和地貌轮廓。
行政辖域
凤迹村位于福建省福清市新厝镇,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接壤,山地面积四万多亩,土地肥沃,水利工程众多,上游有建新水库,下游有东方红水库,村内早期三门井水利工程为村庄建立不可磨灭的贡献。
交通状况
全村村道都已实现道路水泥硬化,距离324国道12公里,村民大多选择在江口镇集市,交通工具有公交车、私家车、摩托车等。
建筑景观
灵溪宫建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嘉庆五年(1800年)重修。系歇山顶木构建筑,座北朝南,前、后殿的上梁、斗拱、构架均为镂空的龙凤、牡丹等装饰木刻。宫门前两厢石壁上浮雕的“空城计”和“文王求贤”故事,刻工精细,人物形象逼真。前后殿的两对盘龙石柱,刻得栩栩如生:整条巨龙盘柱环旋,只有小部分附在柱上,大部分龙体镂空离柱,似乎即将腾空而去;龙口里还含着一颗可以转动的石珠;龙的下方,雕刻着海水衬托的一条跃跃欲试的鲤鱼。面阔3间,进深2间。整个建筑群小巧玲珑,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1981年2月25日,列为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初,村民集资(自愿捐资,其中新厝镇人民政府捐资3万元人民币)兴建“迎龙桥”,连接溪芩田地和灵溪宫。2012年,村民又集资翻修戏台,建成新厝镇凤迹村灵溪文化活动中心。实现露天观众到室内观众的转换,为村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便利。该中心建筑面积460平方米,共投资近百万元。建成后,可满足村民业余休闲娱乐的需求。福州市文联原主席、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陈章汉先生欣然为之题写楼名。
龙门桥
龙门桥下盘溪纵贯凤迹村,使其分为东西二部份。村委会、学校等均在溪东。以前,溪西、南洋的群众往返不便。为此,该村华侨翁先生捐资人民币5万元,于村中心下盘溪上建一座两孔跨径20米、宽5米、长55.9米的石拱桥,于1985年底竣工。
三门井水电站位于村西侧3公里的萩芦溪上游。径流开发,流域面积36平方公里,设一、二两级电站,装机3×200千瓦。总价86万元,是福清最大的队办电站,属集体所有制企业。1981年8月与渔溪变电站联网。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11-24 15:46
目录
概述
地理位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