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相位匹配(Quasi-phase-matching)是
非线性光学频率转换的一种重要技术,其思想最早由J. Armstrong等人于1962年提出,V. Berger于1998年将它推广到
二维结构,并提出非线性光子晶体的概念。非线性频率转化中要求动量守恒,在普通非线性晶体中由于色散的存在较难实现,特别是同时多个非线性相互作用的,而非线性周期性结构提供的倒格矢则能较容易地实现相位匹配。通过在非线性介质中构造周期性的结构(非线性光子晶体),它能有效的实现非线性频率转化。相对通常的完美相位匹配(温度匹配,角度匹配),这种方法称为准相位匹配,它能更容易利用较大的非线性系数。因此,现在这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非线性光学领域,并且实现了一些普通晶体中难以做到的现象。
准相位匹配(Quasi-phase-matching)是
非线性光学频率转换的一种重要技术,其思想最早由J. Armstrong等人于1962年提出,V. Berger于1998年将它推广到
二维结构,并提出非线性光子晶体的概念。非线性频率转化中要求动量守恒,在普通非线性晶体中由于色散的存在较难实现,特别是同时多个非线性相互作用的,而非线性周期性结构提供的倒格矢则能较容易地实现相位匹配。通过在非线性介质中构造周期性的结构(非线性光子晶体),它能有效的实现非线性频率转化。相对通常的完美相位匹配(温度匹配,角度匹配),这种方法称为准相位匹配,它能更容易利用较大的非线性系数。因此,现在这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非线性光学领域,并且实现了一些普通晶体中难以做到的现象。
准相位匹配需要在非线性光子晶体中实现,在非线性光学发展初期,这种技术主要停留在理论阶段。20世纪90年代,随着非线性晶体生长和极化技术的提高,非线性光子晶体的制作得到极大发展。1993年,Yamada等人首次利用电极化反转的方法制作出光学超晶格;1995年,M. Fejer等人制作出大块周期性极化
铌酸锂(periodically poled lithium niobate, PPLN); 1997年,闵乃本等人(N.B. Minget al.)制作出准周期极化光学超晶格,并用首次利用单束光单块晶体实现了三倍频绿光的产生;1999年,N. Broderick等人制作出第一个二维非线性光子晶体,并验证了非线性
布拉格衍射。现在,非线性光子晶体中的准相位匹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二次,三次和高次
谐波的产生,波长转换,参量转换等过程。
介质产生的
极化强度决定于入射光的
电场强度,其作用可用
多项式展开成多阶形式.在通常的弱光条件下,高阶项因为系数很小而可以忽略,此时可近似看成一种
线性关系。但是在强激光场作用下(通常在108V/m左右,由激光脉冲提供),极化强度的高阶项强度不可被忽略,非线性作用出现,从而可以实现光和光之间的相互作用。入射光的强度越高,高阶非线性效应越明显。非线性光学直到激光出现后,人们对
二次谐波产生的发现才发展起来。
非线性光学包括光学倍频、混频、参量振荡、
克尔效应、
光孤子等现象。利用强度极高的
飞秒激光可以产生高达上百倍的倍频效应,可以用来产生深紫外光和软 X 射线。常用于产生非线性效应的物质有
铌酸锂、
钽酸锂、
磷酸氧钛钾(KTP)、
磷酸二氢钾(KDP)、
偏硼酸钡(BBO)等晶体(具有高的2阶非线性系数)及
稀有气体(主要用于产生高阶非线性效应)。
光参量振荡(OPO)是目前产生大范围连续可调波长(波长从红外到可见光甚至紫外光)激光的唯一方法。
在
物理学中,布拉格定律给出
晶格的
相干及不相干
散射角度。当
X射线入射于
原子时,跟任何
电磁波一样,它们会使
电子云移动。
电荷的
运动把
波动以同样的频率再发射出去(会因其他各种效应而变得有点模糊);这种现象叫
瑞利散射(或弹性散射)。散射出来的波可以再相互散射,但这种进级散射在这里是可以忽略的。当
中子波与
原子核或不成对电子的
相干自旋进行相互作用时,会发生一种与上述电磁波相近的过程。这些被重新发射出来的波来相互
干涉,可能是相长的,也可能是相消的(重叠的波某程度上会加起来产生更强的波峰,或相互消抵),在探测器或底片上产生衍射图样。而所产生的波干涉
图样就是
衍射分析的基本部分。这种解析叫布拉格衍射。
布拉格衍射(又称X射线衍射的布拉格形式),最早由
威廉·劳伦斯·布拉格及
威廉·亨利·布拉格于1913年提出,他们早前发现了固体在反射
X射线后产生的
晶体线(与其他物态不同,例如液体),而这项定律正好解释了这样一种效应。他们发现,这些晶体在特定的波长及入射角时,反射出来的辐射会形成集中的波峰(叫
布拉格尖峰)。布拉格衍射这个概念同样适用于
中子衍射及
电子衍射。中子及X射线的波长都于原子间距离(~150
pm)相若,因此它们很适合在这种
长度作“探针”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