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
左河水的词作
《农民工》是左河水创作的词,作品别名是《鹧鸪天·农民工》,出自《中华诗词》2015年4期。
作品简介
农民工,即《鹧鸪天·农民工》,是左河水一首反映中国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市场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情况的词作。该词运用传统的鹧鸪天词牌格律,以现实主义的笔触和朴素的语言,描写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农民们看到了单靠几亩农田难以过上富足的生活情况,于是纷纷走出山村,到沿海地区当起了民工。这期间,他们忍受着工作、生活的艰难困苦及对家庭农业生产承包情况的担心,对首次离别亲人的思念。作品反映了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上农民工所经受的艰难困苦,表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坚强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幸福生活的强烈追求。
作品原文
农民工
(词牌:鹧鸪天,作者:左河水
几亩农田难度生,问巡海角作民工。
异乡独在非为客,作业佳节在险空。
-
熬酷暑,抗严冬,风餐地宿斗蚊虫。
新城汗砌千楼起,何日村房不惧风。
作品注释
1、农田:指耕种的田地。语出《礼记·王制》:“制农田百亩。”
2、度生:指度过生活,过上温饱的日子。此处非佛法中所指的度生。
3、问巡:问,指有不知道或不明白的事请他人解答,或者说用嘴巴打听。巡,动词,视行也(《说文》),此处指用脚四处走动打听,即巡问。
4、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遥远、偏远。
5、民工:即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前便出现的名词,当时人们不太喜欢称为民夫,于是改称民工。有观点认为,“民工”一词,最好的诠释应为“人民工人”。
6、异乡:指外乡,外地,不是自己的家乡。“异”字强调与自己家乡不同的地方。
7、作业:《辞海》解释:为完成生产、学习等方面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此处非学生按老师要求所做的作业练习,而是指所从事的工作、业务,即农民建筑工的建筑施工劳动
8、佳节:指美好的节日。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中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9、险空:指危险的高空,如,电工在电线杆上架设电线的位置。此处指农民建筑工砌墙或浇筑水泥等危险的高层建筑或脚手架之上。
10、风餐:指在风中进食。多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南朝-宋-鲍照《代升天行》:“风餐委松宿,云卧恣天行。”
11、地宿:指农民建筑工夜里打地铺睡觉。地铺,指在地上用稻草或其它东西垫底,再铺上棉被,成为临时凑成的床铺
12、新城:指新城市城市新区
13、砌:表示建筑时砖石,用泥灰粘合砌墙。
14、村房:指处在农村中农民所住的房子。多为单层土木结构,外墙屋顶有砖墙瓦顶的,也有土墙茅顶的,易进风漏雨,抗风雨的能力较弱。
15、惧风:惧,即害怕。指农民工在家乡土木结构的旧房惧怕大风吹到。
创作背景与过程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江西湖南四川等内陆省份的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成为一支古今中外史无前例的浩浩荡荡的带着农民身份的产业大军,不断涌向东南沿海城市从事建筑业及其他产业,为我国城市化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而廉价的人力支撑。
词人左河水20世纪70年代曾经担任农村生产大队干部,2008年春节,他重回星子县故地时走访了一些青壮年农民,了解了他们在城市里做农民建筑工的情况。这些人远离祖祖辈辈未曾跨出的乡村故土,一年只有春节的几天才能与家人团聚,有的因春节的火车一票难求,有的为了省路费或多赚加班费,隔年才能回乡,而把在家乡务农的重担交给了年迈的父母及养儿育女的年轻妻子(农村留守妇女),身在异乡劳苦的农民工丈夫还承受着“深更梦醒登高望,寻尽楼林不见家”的牵情苦楚。
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如果长期窝在农村而守着不多的农田,其生活水平将无法改善和提高,进城打工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在早期主要是从事建筑业,称为建筑农民工或农民建筑工,他们风餐地宿,熬严寒、抗酷暑,生活十分艰苦,劳动强度较大,但能取得的收入并不高,利润都被承包商包工头攒去了。城市发展了,老板赚钱了,农民工家庭仅仅增补了一些农业之外的收入,他们要实现致富盖新房的梦想还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
词人回到南昌后,觉得应该将自己对农民工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受用一首诗词充分表达出来,于是完成了55字的这首鹧鸪天词作,很快以《鹧鸪天·农民工》为题,发表在《江西诗词》。后经修改,又发表于《中国诗赋》2015-1期25页,并与《鹧鸪天·农民建筑工》、《鹧鸪天·打工妹》两首一同发表于《中华诗词》的七彩人生2015年第4期33页。
作品赏析
词牌简介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等。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
前后片各三平韵,前片第三、四句与过片三言两句多作对偶。全词实由七绝两首合并而成;惟后阕换头,改第一句为三字两句。通体平仄,除后阕首、次两句有一定,及前阕首尾,后阕末句之第三字不能移易外,余均与七绝相通。但应仄起,不得用平起。且,词的上阕第三、四句和下阕两个三句一般宜对仗: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点评评析
鹧鸪天词牌填成的《农民工》这首词,是严格按照我国传统的词调格律创作而反映当代社会情况的作品,犹如“老瓶装新酒”。词中所表达的内容,是以一位生活在赣北农村的泥瓦匠,离乡前往深圳建筑企业打工的真实故事为素材进行创作的。
本词的语言朴实无华,艺术真实感人,切中了建筑农民工在打工与生活方面所存在困难和问题,展示了一个党和国家及社会各界一直关注的社会经济的发展问题,读后发人深思
上阕
词的开头曰:“几亩农田难度生,问巡海角民工”。用简单的词句说明农民进城打工的缘由及其过程。刚刚跨入21世纪的中国,农业人口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很多,农民们单靠数量有限的农田来过日子十分困难,有些地区人多地少,靠农业生产的收入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因此,词中所描写的农民便四处去打听、问讯山外的世界,哪里有能够赚钱的地方?最后下决心远离故土前去沿海城市打工,就此成为了一名农民工。
目前,我国的农民工群体男女老少的都有,夫妻双双在同一城市、同一企业打工的也不少,从事的行业也日益广泛。我国目前的建筑施工企业,体力劳动的工作,基本上都由农民工承担。
第三、四句:“异乡独在非为客,作业佳节在险空。”是借鉴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中兄弟》的诗中之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进行的创作。诗人王维在诗中表达的只是远在他乡的文人(自己),为异乡之客。每当佳节来临之时,总有几份孤独,几份思念与离愁。而现代词人左河水笔下的创作对象也是“异乡独在”,但却非为客,而是在险空作业的辛劳者(农民工),纵然佳节来临,其繁重的工作使他连那一份思念、一份离愁也顾不上了。
采用这样的笔触,使读者通过联想两个时代、身份、情形的人并进行对比,将产生出对农民建筑工其对家乡妻儿老小的思念及其农业生产的挂念之心的更多理解和同情。因此,可以说,远在他乡打工的农民工之苦,不仅仅是在身体上,同时也在心里,在别人看不见,个人不易言表的精神世界。
下阕
本阕的开头,表达建筑农民工的工作艰苦状况:“熬酷暑,抗严冬,风餐地宿斗蚊虫。”建筑的农民工的绝大部分时间在露天工作、吃饭。白天,他们顶风冒雨,顶烈日、抗冰雪进行工作则是常态;晚上,他们一般只能在简易的工棚里睡觉,因为建筑工地基本都在荒外,只能在帐篷、草棚内的地上用稻草或其它东西垫底,再铺上棉被,作为临时凑成的床铺。在寒冬的季节,飞雪从棚的缝隙中飘进工棚之内;炎热的夏天,晚上时常受到地上虫子、蚊子的叮咬,工作和生活两方面都很艰苦。
词的最后,用了一个设问句式:“新城汗砌千楼起,何日村房不惧风”作结,引人深思。作品暗示辛勤在各行各业的农民工,往往工作是最苦最累的,但取得的收入又往往是最少而又最难领取的,正如词人在《农民建筑工》一词中之所云“险脏不惧惧求薪”。
建筑业的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大功臣,他们用双手和汗水筑成了我国座座新城的千楼万宅,却不知凭自己的这些劳务收入到何时也能为自己修建新房,使自己不再为农村的住房因漏风进雨而担心害怕。
参考资料
海角.汉典.
鹧鸪天·农民工.中华诗词学会网站.2015-04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8 09:06
目录
概述
作品简介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