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图》又名《内景图》,为气功、
小周天功法、
百日筑基之秘要。以养性炼生为基础,图文并茂,其
成书年代不详。近几百年来,在学术界有深刻影响,为
儒释道三家修持所推崇。《内景图》严格讲是人体内脏的解剖图,其目的是要给予学习
人体解剖、内脏关系的人以图示。而《内经图》图中则明显富有道教
丹道修炼方法图示的目的,甚至相传,道家的羽化飞升,均未离开这
张图和《
修真图》。《内经图》有多种版本,常见的有北京道教协会白云观存的拓片等,是我国中医的特色发明。
简介
《内经图》或称之为《内景图》,其实按其内容与图示目的是很不相同的,当然也有
相关性。《内景图》严格讲是人体内脏的解剖图,其目的是要给予学习人体解剖、内脏关系的人以图示,而《内经图》则明显富有
道家养生方法图示的目的。《内经图》与《内景图》实际上可能都源于《
黄帝内经》之有关内容,而《内经图》之命名,可能包含着“内丹修炼”经典之意。
关系差异
从《内经图》的内容实质来看,所示人体脏腑经络生理与解剖部位关系看,与中医学健康长寿、养生养性学问关系密切,或即源于中医学内容之发展。但从对人体脏腑
生理功能的重新命名与界定、图示练功法要领来看,其
语言特点与道家理论更为突出。
中医学的发展,在历史上与中国道家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中医学养生的理论与技术,与道家长生不老的思想、习练方法等十分密切。
道家思想对中医理论源薮《黄帝内经》与中药典籍《
神农本草经》中,有着深湛的渗透。或者说,道家关于健康、长寿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曾经指导过中医药学的发展。譬如:《
黄帝内经·素问》开卷就以黄帝问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何也?”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
神农本草经》分药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多述服之轻身延年,不老神仙之服食炼丹之药品,几乎完全是道家炼丹服后以求健康长寿甚至成仙的理论。
古代著名中医学家晋·葛洪、梁·陶弘景、唐·
孙思邈、明·
李时珍等等,既是伟大的医学家,也以精于道家学理对
道家养生养性颇有研究的大学问家。他们不但对中医学的发展作出过重大成就,而且在融道家养生养性思想与方法于中医学、促进中医学养生养性健康长寿的完善,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道家养生养性在追求不老神仙的目标上,在唐末、宋、明时期,他们日益将其内容、人体脏腑、经络、体位功能等神秘化,发展了含蓄、曲隐风格,谜辞隐语泛化,而且在命名、理论上日益众说纷纭,使一般人越来越难以理解与掌握,成为少数道师、道士的专利。中医学在
道家养生思想之影响下,逐步摆脱修炼成仙目标的制约,而对其有益于
人体健康、防治疾病等思想与技术则充分吸收加以发展,从而日益成为比较科学养生养性的代表。
道家养生
道家关于追求健康,延年益寿思想与方法技术,集中表现在:
1.修炼长生不老丹药,寄希望服食不老丹药而成仙,即炼丹派,后称为外丹
2.修练
内丹,后世发展为静养功,即将外丹炼制方面的若干学理、学术语引入人体静养功法之中,或即现时所称的气功。
炼丹服食盛行于秦汉
魏晋时期,由于引起服食者的广泛中毒而遭到医学家、学术界的反对声讨而衰落。
静功的气功与动功的五禽戏、太极拳等则继续得到发展和丰富。
《内经图》代表了道家静养功思想与技术的真谛,其廋辞、谜词、隐语在图示与论述上大量出现,更是道家宋明以来的典型风格。
据分析研究,《内经图》约彩绘于清初皇宫如意馆道家画师之手,《内经图》的创意依据,当源于明代气功学家尹真人佚名弟子于
万历年间(1573—1619)所撰《
性命圭旨》,有人将《内经图》与《性命圭旨》进行了比较,认为《内经图》直接继承了《性命圭旨》反照图等精美绘图的谜戏画风,使
静功小周天法(内丹修炼)的图示更隐晦、更形象、更艺术化,使整个人体形象完全隐于一幅“山水风景”之中,从而以谜辞隐语结合精美图画,形象化讲述了道家“内丹修炼”的经旨、方法与技术。
所谓内丹:是以人体喻
炉鼎,精、气为药物,以神运精气,通过意念修炼而结丹药者,即内丹,亦称圣胎。隋·苏玄郎称行气导引为内丹。王夫子揭示内丹的特点“多隐其辞,托为龙虎,
铅汞交媾之说,使以
自悟。”
所谓小周天:全名为“阴阳循环一小周天”。练功者闭目静坐,鼻吸清气,使吸入之气下降脐下(丹田),过肛门而沿
督脉尾闾(下关)上行,经
夹脊(中关)至玉枕(上关),到头顶之百会,入泯丸(
上丹田,或以两
眉间为上丹田),顺面部至舌与
任脉接,至前胸部
膻中(
中丹田)而下,至下丹田复沿原路循行,即一
小周天。练功者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与疾病决定收气存想其处,以达到强身却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按道家认为:上中下三丹田,上中下三关打通后,则任、督脉可循环周流,就能达到增强体力、抵抗疾病、延年益寿甚则不老神仙。
术语简介
上丹田:为百会所在,亦即泥丸宫、升阳府、昆仑顶、灵台等,道家所指名称甚多,可以说是各自命名,众说纷纭,不过
多指脑而言。其中玄关所指在两目两眉与额、鼻骨之十字中心处,道家对此也十分重视,认为是入道之门,或泛指气功基础,认为是天地
灵根,是
祖窍、
祖气,至宝至贵。
中丹田:为
膻中所在,为自
承浆下十二层楼(指喉管)至
黄庭(指人体内中虚空窍,或在心之下……),以牛郎代表心为阳,有肝胆脾均各自专职,共同耕种心田,故有“我家专种自家田,可育灵苗活万年……灌溉须凭上谷泉(指舌顶上颚,所谓白头
老子眉垂地之律液至上
鹊桥),有朝一日功行满,便是蓬莱大罗仙。”
下丹田:即正丹田,在脐下,或有称之为气海,藏命之所,以织女代表肾为阴性。
按道家以织女喻肾,为
真阴,在卦为坎;以牛郎喻心,为真阳,在卦为离,阴阳合则为真夫妻,阴阳合则生丹药,所以还有坎离交媾,男女媾精阴阳合而生丹药之喻。心肾交,水火交,龙虎交之类等等,也都是指练功中之术语。图中“水火交炼池”即喻
心肾相交之处所。
尾闾关:为下关,在人体
尾骶骨之末节,或指
长强穴之所在,为
任脉向
督脉过渡之处,亦为任脉之阴与督脉之阳交会之所,《
金丹大成集》:“水火之际曰尾闾关。”亦叫虚危穴、
尾闾穴,或称为天人合发之机,子母分胎之路,精气聚散常在此处,水火发端也在此处,阴阳变化也在此处。道家认为此穴“系人生死岸头”,仙家称为生死窟,可见其多么重要,也是修炼通关最难处。
夹脊关:即辘轳关,为中关,释意资料很少,仅知为练功阴阳和合上行的第二关,按《金丹大成集》命名为辘轳关,似有提升上行之喻意。
玉京关:为上关,即玉枕,位在枕骨粗隆上缘。《金丹大成集》:“脑后曰玉枕关”。由此上行则可会于泥丸宫,完成
任督二脉通,达到任督二脉循环周流,当然也至关重要。
“铁牛耕地种金钱”,以铁牛耕地,比喻修炼下丹田,精、气、神三合与通过
尾闾关之不易,三合生丹田炉火,即农夫脚下有一
铁炉,炉中火十分盛炽,使
水火相济,水火相交。图中有丹鼎,炉火正旺,下有男女童子
车水,喻促进水火相交,心肾交,阴阳合,坎离交媾而生丹药之意。此任督交会之处,能否通关是十分关键的,故以“铁牛耕地种金钱……”一段作为比喻。
《内经图》将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对人体心、肝、脾、肺、肾五脏与胆、小肠、大肠、膀胱、胃等
六腑,以及任
督脉与十二经脉循行的生理功能、解剖关系与相互间关系按道家
丹经理论,将人体设计成为一个
小天地,并不断加以神化、神秘化、形象化,不同时期的道师们,以抽象的廋辞、谜词、隐语各自命名比喻,也可能与道、道家逐渐转为道教理论相关,从追求健康长寿而妄图轻身不老神仙有关,或许还因为与道长、道师、道士与道人们不断使之神秘化以求得历代最高统治者宠信,求得道家的发展,求得与佛教的争斗中立于不败之地有关。
总之,这个神秘化与当初道师们的意图,恐怕所能获得的效益正相反,它逐渐使自己更加孤立,神秘化的过程也促进了
非科学内容的不断渗透。我的专业是研究
医学发展史的,平素对道、佛、
哲学思想与医学发展的关系也涉及甚少,为求得对《内经图》的透彻了解,我希望当今道家学术的研究者,道教的师长们以及广大对此有兴趣的朋友们,大家共同参与,大家点击求证,使《内经图》所示,更多的为我们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