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
南京大学,实验室于1989年由
徐克勤、
王德滋、刘英俊、张祖还和周新民五位教授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3月经国家计委、科委和教委组织专家论证后,确认为世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类别:A;编号:WB90090233GJ),正式批准在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建立。这是首批建立的,全国唯一的
矿床地球化学学科的国家实验室。
发展历程
1995年10月18日,实验室以优秀的研究成果,结构合理和素质优良的科研队伍,以及“总体上以达到90年代初国际水平”的实验设备,通过了国家验收,开始正式开放运行。2000年4月以优良的成绩通过了由国家科委组织的全国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历经10余年的建设与开放运行,已成为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及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基地。在建期间,先后由王德滋教授和朱金初教授任实验室主任,华仁民教授任副主任。1992年成立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先后由徐克勤教授和胡受奚教授任主任。南京大学马东升教授现任实验主任;中国地质大学翟裕生院士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郭令智院士和王德滋院士现任学术顾问。实验室建在矿床岩石矿物学与构造地质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地球化学省重点学科上,覆盖学科有矿床学、地球化学、岩石、矿物学、放射性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其中有7个硕士点7个博士点和1个
博士后流动站。显然,该实验室是建立在实力雄厚的学科群基础之上的,可产生集约、互补和倍增效应,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风采综述
经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以来,实验室共主持承担科研基础上二百项,实施开放课题100多项,争取到的科研经费三千万元,大多数为国家基础研究项目,包括多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985)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项目等,2002年获得国家基金要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科学研究在中国东部金矿成因,花岗岩与火山岩及其成矿作用,华南造山带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与成矿关系以及古海洋研究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获部委级科技奖励30项,并在环境、海洋、矿物材料应用和固体废料资源化等领域开拓的新的研究生长点。
实验室已在以下五个方面形成显著优势:
1、在有关中国东部和华南基础地质,尤其是花岗岩类及其岩石学及其成矿作用、地球化学和构造地质学综合研究方面,有长期雄厚的学术积累和不断发展的创新理论,已形成明显的研究特色;
2、以获得国家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资助为标志,实验室已建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专业配置全,学术思想活跃,年龄结构合理,以多学科中青年博士为主的学科群队伍;
3、以7台百万元以上的特大型仪器为基础,实验室现由10个分室组成。其硬件设备在先进性、配套性、综合性和管理人员学历与素质上处于国内地学实验室领先水平和国际同学科实验室的先进水平;
4、以20项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5项“973”的9个子课题,1项“863”子课题,5项国家基金委重点课题,3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课题,1项国家基金委青年创新群体基金课题和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德国DGF合作课题)和40多项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为代表,表现出实验室在我国地质基础研究领域中强劲的竞争能力;
5、实验室的学科群人员配置,与我校环科院、生命科学院等系和国内外相关学科研究单位的学术联系,以及现有仪器设备在环境、材料和地球物质组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使实验室在多学科交叉研究和拓展新领域新方向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2000年我国地球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国家评估中,本室在26个参评实验室中总排名第9,在基础研究类重点实验室中排名第5,在教育部所属的重点实验室中排名第3,在教育部所属的基础研究类重点实验室中排名第1。
学术阵容
建立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的高水平高层次研究队伍是实验室工作的重要环节。实验室将年轻人作为科学创新、攀登科学高峰的主力军和突击队给予极大的重视。在项目申请、成果申报、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等方面,始终不移把他们放在首位。前实验室不仅涌有一批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其中4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名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3名进入江苏省“333”和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十多人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青年学术骨干、200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资助,为优秀青年队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与此同时,实验室充分发挥中老研究人员的力量。对年轻青年研究人员的学术指导团结协作,通过几代人的辛勤工作、共同努力换来明天的硕果累累。
实验室主任主要学术骨干:
实验室主任马东升教授,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获得者,本室学术带头人,重点实验室主任。1952年6月出生,兼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床地球化学委员会副主任,《矿床地质》、《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85-86年在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学习。在有关钨、金地球化学和矿床成因研究中有所创新,发展了含矿建造成矿理论。现主要从事低温成矿作用、流体成矿地球化学及环境重金属地球化学研究。主持和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共20多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专著7本。获教育部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冶金部科技二等奖1项;获国家教委及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表彰,及当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人。
人才培养
自建室以来,共培养了约200名硕士研究生,近100名博士研究生,出站博士后16名;同时培养了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共27名博士生导师,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及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入选者。从国外引入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
实验室重视为本科生培养提供良好实验环境和条件,积极向本科生开放实验室。每年为部分地学专业本科生提供本科论文实验和接受高年级学生提前进实验室参加研究工作机会,同时还接受学生对实验室进行参观等。
合作交流
在“开放,流动,联合”的建室方针指导下,实验室的开放交流主要通过以下做法,取得了明显成效。
1、相互支持,优势互补,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有所突破:研究人员相互流动合作参加本室和有关单位的重要研究项目是取得重要成果的有效方式之一。
2、面向全国,协同攻关,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排忧解难:实验室与地质矿产部、有色金属总公司、国家黄金管理局、国家环保局、核工业部以及下属各有关矿山、地质队、研究员所等部门建立了良好巩固的合作关系,承担了一批直接与矿产、能源资源开发及固体废物处理有关的横向合作项目,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
3、打破条块,资源共享,以硬件优势促进学科合作:实验室以多种方式进行合作,合作单位和客座研究人员来自国内外几十个单位,包括大学、科研院所、国土资源部、国防科工委、国家海洋局以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冶金产业部门等。尚有
中国科技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工程兵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南京地理所、兰州地质所、南海海洋所等)、地质矿产部(南京地矿所、无锡石油中心、化探中心等)等有关单位。并通过合作,应用先进的仪器设备为其他领域的科学家解决了一些关键技术问题。
4、组织专题报告,广邀学术精英,活跃实验室学术思想:据不完全统计,实验室已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访进行学术报告共百余人次。他们当中既有国际著名的矿床地球化学家,如宾州大学的巴恩斯教授(H.L.Barnes),也有在国外学有所成的知名中国留美青年学者,如
明尼苏达大学的丁抗博士。
5、派出研究骨干,引进先进方法,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实验室共派出约60人次分别赴十多个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各类国际合作交流。他们在国外与被访单位的外国学者进行了多项合作研究,做出了成绩。
6、主办学术会议,加强两岸联系,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实验室现已主办国际学术会议5次,主办全国学术会议(包括两岸学术会议)10次,百余人次在国际会议报告,十多人应邀作大会特邀报告。
实验室通过开放课题和教育部访问学者计划为国内外访问学者提供测试基金和实验研究条件,特别支持优秀中青年学者和鼓励开展大跨度的交叉性研究。实验热诚欢迎国内外致力于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含博士后和博士研究生)提出研究申请和有价值的合作建议前来进行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本实验室主要由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矿床学、地球化学、岩石学、矿物学、放射性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等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组成,是以研究地球物质组成及其演化和成矿富集机制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多学科群体。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
1、我国急需和优势矿产成矿机制、分布规律、成因模式及找矿方向。现以金属矿床的大规模成矿作用和流体成矿作用研究为主,兼及在成因上有关的,或具重要经济价值的非金属矿床;
2、与成矿作用有关的岩石圈各层次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地球系统演化。重点突出壳-幔相互作用,以及花岗岩、火山-次火山岩类和含矿控矿层位等基础地质研究;
3、与地球物质组成演化有关的层圈相互作用,相关重大地质事件及其成矿与环境效应,注重地球系统演化对成矿作用的影响的研究。
根据本实验室有关学科群的国际前沿和国家需求,近年来还确定了两个新的研究生长点:
1、在基础理论方面——以地球化学为主的地球系统演化和全球变化研究;
2、在应用基础方面——城市重金属污染及固体废弃物处理研究。
主要成果
实验室建立以来,积极承担各类科研基础上和任务200余项,在中国东部大型金矿成矿机制和成矿规律,花岗岩、火山岩成岩成矿理论、成矿硫流体、水-岩反应及其成岩成矿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并在油气、环境、矿物材料和固体废料无害化与资源化等领域开拓了新的研究方向。以增大开放吸引优秀人才,已批准开放课题100项,吸引了一批国内外有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和青年学术骨干来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1999实行访问学者计划以来,已有包括一位来自美国、两位来自澳大利亚的8位国内外知名的中青年学者来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并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有十多篇论文已被Chemical Geology和Geology、《科学通报》等国内外著名刊物录用。例如华仁民教授赴美国参加第七届国际水岩反应会议发表研究进展的系列评述文章,向国内学者介绍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研究同国际接轨。
主要如下一些重大成果:
1、中国东部金矿研究
获奖类别:教育部及前国家教委自然科学进步奖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
获奖人员:刘英俊等本实验室研究人员及有关客座研究人员
获奖单位: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获奖等级:见下表
颁奖时间:见下表
2、硼、硅同位素新技术方法在热液成矿作用中的应用研究
获奖类别: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
获奖人员:蒋少涌等
获奖单位: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获奖等级:一等奖
颁奖时间:2002年
3、锡与稀有金属花岗岩成岩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研究
获奖类别: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
获奖人员:陈骏、王汝成、尹琳、刘昌实、沈渭洲、徐士进
获奖单位: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获奖等级:一等奖
颁奖时间:2001年
发展目标
1、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运行保障体系
(1)行政和后勤保障:重点实验室所在依托单位要积极为重点实验室创造条件,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保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的实施,使重点实验室成为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基地,成为优秀人才进行高水平研究工作的科研实体。重点实验室主任需参与基层依托单位科研方面的决策过程;
(2)技术队伍保障:我国许多大型特大型仪器设备集中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因此,除了强调科研队伍建设之外,也要重视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实验技术队伍。尤其要培养和招聘能够对大型超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独立进行故障诊断、一般修理和高水平调试维护的高级技师;探讨和制定能吸引高学历人才从事实验技术工作的相应政策;
(3)组织保障:凡已具规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都已有上千万元的仪器设备资产,几百万元的年度运行、建设和科研经费,以及大规模的学术交流、数据统计、仪器管理和成果管理等工作。因此,依托单位应在上规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明确设立实验室行政秘书(主管后勤、财务管理)和学术秘书(主管学术和成果管理与交流)岗位,从而增加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及学术带头人的工作效率和更加关注有关实验室科研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2、拓宽领域,增大体量
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存在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过窄,体量偏小的问题,而多学科交叉研究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综合性大学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
(1)大学的重点学科建设要与学科群建设相结合,以避免单学科评估造成的学科群支离效应。依托大学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应成为学科交叉研究的基地和学科融合的平台;
(2)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是把握实验室研究方向的决策机构。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应鼓励实验室在原有优势研究领域的基础上开辟新的交叉方向,积极向相邻研究领域渗透;
(3)我国已有一大批国家、部级、省级重点实验室。能否将大领域中的各级重点实验室加以联合、归并作为一个调整方向;
(4)建议科技部在总结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20年经验的基础上,选择集合长期从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专家、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专题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组织形式、管理机制、调整办法和发展方向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