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内蒙古兴安盟境内公办高校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右翼前旗,于2001年整合区域内7所大中专院校、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革命老区兴安盟唯一一所全日制高校,是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院校、自治区级示范校,也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全区乡村振兴培训基地。
历史沿革
1951年,在乌兰浩特兴安中学成立师范班。
1952年,迁到科右前旗察尔森努图克,称“察尔森师范学校”。1952年10月10日定 为校庆日。李欣荣任校长。
1954年, 迁回乌兰浩特市,称乌兰浩特师范学校。哈木任校长,后兼党支部书记。
1958年,乌兰浩特市划归科右前旗,归呼伦贝尔盟管辖。
1965年,毕业生总数达2000多人。面向地区分配,是中国唯一一所民族师范学校
1970年,因中国文化大革命动乱,学校解体撤销。部分教师和教学仪器设备划归科右前旗师范学校。
1970年9月,在科右前旗哈拉黑中学设师范部,名为科右前旗师范学校。
1975年8月,迁入乌兰浩特,1977年改名为乌兰浩特师范。
1980年,兴安盟恢复建制。1982年,被盟公署教育处正式接管,更名为兴安盟师范学校。
1981年5月,盟行署下达文件,决定建立兴安盟教育学院。1987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文件,正式批准建立兴安盟教育学院。
2000年8月,自治区教育厅下达文件,将兴安盟师范学校和兴安盟教育学院合并,重新组建兴安盟教育学院。
2001年3月23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文件,决定在已组建的兴安盟教育学院基础上,成立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同年6月18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2002年11月28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文件,确定兴安职业技术学院为“相当于副厅级”规格。
2004年6月,盟委、行署做出决定,将盟内五所中等专业学校即盟农牧学校、盟卫生学校、盟财政学校、盟交通技工学校和盟粮食干部学校并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2024年5月18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阿尔山旅游学院在阿尔山市一中揭牌。
办学理念
学院以“4321”办学理念,坚持服务地方发展办学不动摇、坚持校企合作办学不动摇、坚持特色办学不动摇、坚持开放办学不动摇,以服务自治区重大战略、兴安盟支柱产业、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己任,把学院建设成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应用技术研发创新基地,努力建成本科层次职业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4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设有14个教学系部,开设31个高职专业,涵盖农林牧、能源动力、电子信息、医药卫生、旅游、资源环境、教育与体育等12个专业大类。
师资队伍
据2024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有专任教师46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7人,副高级职称147人,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265人,“双师型”教师288人。拥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6人、教坛新秀6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8人;建有自治区级名师工作室1个;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荣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教学建设
学校建有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2个;自治区级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6个;建设自治区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建设自治区级特色专业 3个;“1+X”证书试点项目26个。有自治区级精品课程8门、自治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立项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个。
学校荣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职业教育“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1本,自治区“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立项建设1本。近三年,教师在高职院校教学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自治区级一等奖11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9项;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1项,区级奖项60项。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坚持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之路,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智慧生态农业”等13个主攻方向明确的科技创新团队。积极同江南大学、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水发集团等开展科研合作和项目培育,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成功加入国家一级学会-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成立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族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据2024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近三年获批区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23项,结项43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24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学校图书馆有涵盖文学、政治、经济、教育、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22大类纸质图书、电子图书共计154.31万册,期刊杂志550余种,电子期刊1180余种。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1.03万元,生均图书152.96册。
社会服务
积极发挥智力引领作用,依托学前教育专业、护理专业等4个骨干专业,积极构建乡村养老和托幼专业群,并获批自治区养老护理人才培养基地。围绕兴安盟“两米两牛一旅游”特色产业,组织开展技术技能培训,真正将技能培训建在产业链上。依托学院建立的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区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训基地和兴安盟“乡村振兴学院”,每年承担各级各类农牧民培训任务2万余人。大力推行“双证书”制,每年职业技能鉴定培训4000余人。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充分发挥向北开放“桥头堡”作用,依托中蒙俄东北亚旅游商务合作学院,举办五届中蒙俄职业院校服务“一带一路”特色畜牧业论坛,开展10余次文化交流活动,有效助力“五大任务”见行见效。
校企合作
积极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创新平台,促进产教融合深度发展,探索形成“政、校、行、企”多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想集团、内蒙古森工集团、山东鲁安集团等120余家企业、20家院校及单位开展多元化合作。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同山东鲁安消防安保有限公司联合创办自治区第一所现代消防产业学院,并获批自治区首批“工匠学院”。联合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森工集团等15家企事业单位牵头成立“内蒙古现代消防产教融合共同体”。同时获批自治区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绿色畜牧业生产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风光互补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逐步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学院文化
校标
校标及寓意:
1、标志主题圆形体现了学院师生团结一心、和睦共处、克服困难、共创美好未来的理念。
2、标志中心图形寓意用智慧的目光展望未来。
3、标准色为“兴安蓝”。蓝色给人们以希望,蓝色也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地域特点。
4、中心主图形以兴安盟的汉语拼音字头“X”字母为主要构成要素,形成一系列的构成语言,并表达出诸多寓意与象征意义。即眼睛、哈达象征纯洁崇高;也象征着太阳、月亮,天、地、人;还象征着一部书写不尽的长卷;有象征着曲折的科学道路;同时表达了广大师生道德境界与精神追求。
5、校名采用中文、蒙文、英文三种文字,充分体现了民族性和国际化趋势。
6、蓝色标准色为:C:100 M:60 Y:0 K:4
校歌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校歌《美丽的兴安学院》。
校歌征集工作从2006年6月开始,经过一年时间的征集,共征集到校歌歌词6首。经过兴安盟歌舞团专业作曲家,国家一级四胡演奏家阿古拉谱曲,张彩华作词的《美丽的兴安学院》校歌日前已由兴安职业技术学院音乐系教师合唱录制完成。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领导班子 |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概览.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10:2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