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碑
历史文物
兰亭碑原为圆明园“坐石临流”亭之旧物,今为中山公园内“景自天成”亭重要组成部分。1779年坐石临流之兰亭八柱帖刻竣建成。弘历辑《兰亭八柱册》,因将此亭易为石柱,每柱刻一册。亭改建为八方重檐。
景点介绍
坐石临流亭中有一石屏(即兰亭碑),屏由屏身、屏座两石组成,屏高六尺,阔五尺、厚一尺;须弥座高约一尺半。屏的正面镂刻有王羲之等文人雅士《兰亭修禊》图,碑阴刻乾隆御笔诗四首(九年“坐石临流”诗),圆明园被毁后,兰亭八柱于1910年(宣统二年)被移到颐和园,后置于耶律楚材祠中。1915年,江朝宗致函溥仪内务府,请求拉运圆明园兰亭碑及山石,以供社稷坛开拓公园之用。其后,兰亭碑及八根石柱,分别于1917年前和1941年之后运至中山公园,直到1971年,始用八根石柱,在唐花坞西侧新建成重檐八角亭,额曰“景自天成”。兰亭碑亦置于亭中。如今,兰亭碑仍完整,字迹清晰;八根石柱之兰亭帖,多有风化,半数帖尚好,仍可辨读。
兰亭八柱
人们常说的“兰亭八柱”,究竟是指的什么呢?除以上三个摹本为三柱外,还有:唐柳公权书兰亭诗(第四柱);清内府勾填戏鸿堂刻的柳公权兰亭诗(第五柱);清于敏中补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缺笔(第六柱);明董其昌临柳公权等兰亭诗(第七柱);清御临董其昌临 柳公权书兰亭诗(第八柱)。第四柱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所书写,笔法清晰、神清骨秀、反复偃仰、墨气随浓随淡,行款忽密忽疏,给人以美的享受。
那么,为什么称其为“八柱”呢?原来清朝年间坐落在北京城西北、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中有一个重担八角攒尖顶的亭子,亭中石碑上刻有兰亭修补图和清乾隆皇帝的诗句,亭中八根石柱分别刻上了历代书法家摹写的王羲之《兰亭集序》及柳公权的兰亭诗,人们就称其亭为“兰亭八柱亭”,“兰亭八柱”即由此得名。1860年,英法联军纵火烧了圆明园,1917年国家将被烧毁的兰亭碑及碑亭石柱移到中山公园内。1971年初,国家又重新用原来的石柱在中山公园唐花坞西边修复了碑亭,亭子匾额上书有“景自天成”四字,碑置亭中。
虞世南临本 完整本  第一柱
褚遂良临本  第二柱
冯承素摹本 完整  第三柱
唐柳公权书兰亭诗 第四柱
清内府勾填戏鸿堂刻的柳公权兰亭诗 第五柱
清于敏中补戏鸿堂刻柳公权兰亭诗缺笔 第六柱
明董其昌临柳公权等兰亭诗 第七柱
清御临董其昌临柳公权书兰亭诗 第八柱
《兰亭集序》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流传千古的书法名迹,被历代书法家所推崇,其真迹无从得见。据说为唐太宗随葬昭陵,所以人们见到的只是传世的唐人临摹本,如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的摹本。 说起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也不只是简单的成名的。王羲之之所以是王羲之,最重要的原因不在于他学习如何刻苦,如何写了十八缸墨水,如何池水尽染,如何入木三分的功力深厚,如何爱鹅而写《黄庭经》……这些固然要紧,但不是最根本的东西。最根本的是王羲之的反叛精神,这种精神不是从他的老师卫夫人那里得来的,而是从他夫人肚皮上得来的。他夫人在被窝里那句“人各有体”的话是最有启发意义的,终于使王羲之“人各有体”——王体。
须知,王羲之也是由“野鹭”变“家鸡”的,再由“家鸡”被推上书圣。书坛最需要的是学习王羲之的反叛精神,由反叛而“人各有体”,由众多的反叛而成时代之体式。
至于王羲之的王体,后人是无法超越的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9 11:06
目录
概述
景点介绍
兰亭八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