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是指按照原作仿制书法和绘画作品的过程。临,是照着原作写或画;
摹,是用薄纸(绢)蒙在原作上面写或画。广义的临摹,所仿制的不一定是
字画,也可能是
碑、
帖等。
临和摹各有长处,也各有不足。尤其体现在书法上,古人说:“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意思是说,临容易学到笔画,可是不容易学到
间架结构;摹容易学到间架结构,可是不易学到笔画。从难易程度来说,摹易临难。不管是临还是摹,都要
以与范字“相像”为目标,从“形似”逐渐过渡到“神似”。
学习技法主要是侧重临摹过程,在练习书法时,最好是临和摹结合起来,各扬其长,各避其短。此外,还要经常读帖,仔细观察、分析、体会,可以边读边用手“空临”。只要功夫下得多了,读帖和写字的能力自然会增强,对书法美也体会得更深了。
此外,为保存、修复、展览、出售而取得
复制品,侧重的是临摹的结果。因此,临摹品有商品性质。它流传于世又产生了伪作和赝作等
复杂问题。在世界各国,临摹一直是学习古典书法或绘画技法,借鉴和继承优秀传统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学习前人书法的一种方法。置碑帖于一旁,仿照其笔画书写的称“对临”;以薄纸蒙碑帖上,依其形迹而复写的称“摹”,或称“
影书”。小学生习字,用描红本子,也属摹。《
丹铅总录》引
岳珂语称:“临摹两法本不同。摹帖如梓人作室,梁栌欀桷,虽具准绳,而缔创既成,气象自有工拙;临帖如双鹄并翔,青犬浮云,浩荡万里,各随所至而息。”
南宋姜夔《
续书谱》称:“初学书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又称:“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临摹之外,尚有“钩”法,用
油纸蒙碑帖或真迹上,以极细之笔画将
油纸下字迹
双钩下来,再用墨填满双钩内空处,称“
钩填”。
首先挑选一本自己比较喜爱的、点画比较工整的、
结体比较匀称的字帖来临摹。如果是
毛笔字帖的话,则应挑选字体小一点的字帖,这样可省去缩小的工夫。
其次,在习字时,要先摹后临、临摹结合。所谓摹,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较透明的习字纸下,用钢笔照着字帖上的字一点一画地“描红”。要求钢笔的
笔迹不要越出
毛笔字外,都写在字帖
上字的点画中间。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学到字帖上字的结构。所谓临,就是把字帖放在习字纸旁;照着帖上的字依样画葫芦。要求点画写得象,有轻重节奏和粗细的变化。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学到字帖上字的笔意。由于临书比摹书难,因此要先摹后临,由于临和摹是两种相辅相成的
学字手段,因此要临摹结合,循序渐进。再者,临摹前要仔细读帖。对帖上的字,其点画怎样书写,结构怎样安排,章法怎样布置,都要仔细琢磨并从中找出规律,这样就容易写得有兴趣,也容易写得象,写得好。临摹时,不能贪多贪快,而应
集中兵力打
歼灭战,每天坚持一、二小时,反复地临摹几个字,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收获。对难写的字,更要知难而上,多临摹,多比较。
此外,光临摹也还不够,还要会背、核、用。背,就是不看帖,背着帖写,做到不看帖也能把帖上的字写出来,力求形神毕肖;核,就是将背写的字与帖上的字进行核对。看有否差错,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正缺点;用,就是实践,把学了的东西,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实践中来巩固和提高所学的东西。
最后,在已临摹好了一种字帖后,还应像蜜蜂采百花酿佳蜜一样博采众长地再临一些其它字帖。当然,学写字帖也最忌见异思迁,今天摹这本帖,明天临那本帖,像
走马灯似的轮换着书写,这样,是写不好字的。初学钢笔行书者务必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