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战争在周宣王十一年即公元前817年。该年狁人又南犯,周人方面以方叔、虢季子白、不为将,展开反击。
方叔统率的军队是周人主力,拥有兵车三千乘,其部将虢季子白杀敌五百,俘敌五十,受到周宣王赏赐.
公元前817年也就是
宣王即位十一年的时候,鲁国国君带着俩儿子括和戏去拜访宣王。估计是戏这个孩子比较聪明帅气,一见面就讨得了宣王的喜欢,宣王一高兴就弄出点违背常规的事,要求鲁武公立戏为鲁地一把手的接班人。樊仲山一听知道
宣王又犯了混,明知对这种逼人劝也没用,但出于做下属的责任心,还是硬着头皮向宣王汇报一下自己的看法。樊二山说:“立鲁老二当国君这可不行啊,一般若是不合适的规定命令肯定有人去违背,违背了按法律又应该处罚,所以在制定政策规定的时候不能不合情理。有规定而不去贯彻那么行政程序就没办法严肃执行,就算是勉强执行但不合情理,那么政府就会被民众所唾弃。下级辅佐上级,年轻的辅佐年长的,这就是合乎情理的事。现在领导您任用下属部位的接班人是没有资历的人,是教唆别人违反常规啊。如果鲁这个部门听了你的话这样做了,其他部门的领导也要跟着学呀,那从前的法度就被违背了;如果小鲁不听您的话,您再做掉他,那您自己就违背了先前制定的法度。这个破事,您是治他的罪不对,不治他的罪也不对,您一定得好好想想啊。”果然不出所料,宣王根本没听,立了鲁二为接班人。
周宣王即位之初,以周、召二公辅政,效法文武、成康遗风,重整军政,并废除耕籍田制度。命
尹吉甫击退猃狁,使
秦仲及其子攻破西戎,并在对荆、楚、
淮夷的战争中小有胜绩。因此他的执政成绩被称为“
宣王中兴”。有了中兴的奇迹,并不代表他没重大决策失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在其十一年(公元前817年)干预鲁国立
储君的事件:该年春天,
鲁武公与长子括、少子戏去朝见周宣王。宣王喜欢少子戏,就打算立戏为武公的继承人。
仲山甫进谏阻,反对废长立少。周宣王不听,终于确定戏的地位。夏天,父子三人归鲁,武公病死,戏也由太子变为国公,为
鲁懿公。他的侄子,也就括的儿子伯御替父伸冤。
公元前817年,
仲山甫谏宣王,
史籍中第一次记录他参与朝政。虽然此次谏王是被视为干涉鲁国君位继嗣,但是在
宣王的眼里,鲁国就是自己的兄弟,自己的子民。周宣王不听劝谏,废长立少,教民逆犯,躬身破坏了周室礼制中嫡长子继位的宗法制度。
周宣王十一年即公元前817年。狁人又南犯,周人方面以方叔、虢季子白、不为将,展开反击。
方叔统率的军队是周人主力,拥有兵车三千乘,其部将虢季子白杀敌五百,俘敌五十,受到周宣王赏赐。以上两次战争,虽然都挫败了狁人的南侵意图,但远不能说取得决定性胜利,只是防御中的反击和反击后的防御而已。诗经中记载的“城彼太原”及“城彼
朔方”,正是周人对狁人处于战略防御态势的证明。
公元前817年12月7日,西周宣王十一年十一月朔丁亥。《虢季子白盘》周历:“隹十又二年正月初吉丁亥。”十一月定朔戊子88分与经朔密近。《西周金文历谱》将《虢季子白盘》依天象“定朔”推排为“正月戊子朔”。若依此推排,则铭文丁亥的“初吉”,将要释义为上月的尾日?故拙见以为,注意到周代时授时依据是目测天象,不可能如后人精确,故《虢季子白盘》如系于
周宣十一年无误,以定十一月丁亥为朔日较符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