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改编后,换穿与
国民革命军一样的军服,颜色:八路军多为
黄绿色,理论上,除无军衔、无“符号”胸章、包括
朱德、
彭德怀在内的绝大多数军官均无
大礼服和毛呢料制服(也有
叶挺、
林彪等例外)外,
八路军、
新四军军服服装与国军中央军和除东北军外的其他部队完全相同。但实际上,八路军军装色调极其混乱,骨干部队为继承自
中央红军的草木灰色,早期少部分得到国军后勤供给的部队为仿德国灰色,后来军服均为根据地土法生产,山东、河北制成时通常为黄绿色,穿着后逐渐褪成黄灰或灰白色。
陕北制成时多为灰色,穿着后逐渐褪成草绿色。
新四军位于江浙,条件较好,一般为较稳定的蓝灰色(现代影视作品中通常以德国灰色作为两支军队的标准色调)。除极个别外事军官获授
军衔外,两支军队均只有臂章标明自己的军级番号,并将姓名和部别写在上衣左胸内布片上(不同于其他国军和汪军,八路军的布片朝内,外观不可见),俗称“符号”。
早期八路军、新四军都完全佩戴“青天白日”帽徽,且1937年更换帽徽(原红军纯红五星布制帽徽)时,由于戴上了昔日“敌人”的象征,两支军队均发生过士兵抵制甚至因此逃离部队的事件。帽徽是按照国共合作协议,由南京(重庆)方面提供的。1940年,由于发生了
皖南事变,引起
新四军全军极大愤怒,新四军残部和重建后的新四军基本不再使用此帽徽。与之不同,八路军由于1940年后兵员大幅扩充,远远超过3个师的协议规模,加上国共合作时好时坏,无法获得国统区工业部门才能提供的青天白日珐琅帽徽,越来越多的官兵军帽上没有青天白日帽徽而是仅有两粒仿
德国山地帽式纽扣,这并非“以扣代徽”,也非政治原因所致。事实上,1940年后的八路军军人是否佩戴帽徽相当自由,无任何规定或推荐,亦不纳入班兵风纪考评,有的军人将青天白日帽徽一直戴到国共破裂的1948年。
八路军、新四军军服主要品种有军帽、军衣、军裤、军大衣、标志符号等。军帽分单帽和棉帽。常见的单帽为直筒式帽墙,平面圆帽顶,带弧形帽檐和帽围,帽围前端成坡状,后端齐帽顶。帽围两端靠两粒小钮扣结合在一起,在帽墙前面正上方帽围结合的部分缀钉一枚“
青天白日”图案的圆形金属帽徽(国民革命军陆军帽徽)。棉帽帽檐与单帽相似,帽围平时系于帽顶,冬季可以放下,下端可达脖颈,用一粒扣和搭绳系住,起到护脖、护耳的作用。军上衣分夏服和冬服,制式相同,各级军官同一制式,为立翻领,对襟单排五粒扣,四个明贴袋,均有袋盖;上面两个口袋袋底为圆形,下面两个为方形;袋口中央各有一颗纽扣;上面两个口袋的袋口与第2粒纽扣平齐,下面两个口袋的袋口与第5粒纽扣平齐。士兵服基本与军官服相同,不同之处是士兵服上衣腰后左右衣缝上各加布袢一个。军上衣不分大小号码,长度一律“二尺五”。经常看到一些照片上八路军小战士、女战士穿着又长又大的军装,像短大衣似的,这都是因为大小号码不分的“二尺五”。当然,条件好时,也专为小战士、女战士作了短小的军装。军上衣左臂佩戴白底蓝字长方形布质臂章,八路军的有“八路”“
十八集团军”“18GA”几种,新四军则为“新四军”或“N4A”等。
最早的
八路军臂章规格为8.5×6.5厘米,白色麻布底,蓝色印制,中间有“八路”名称。稍后佩戴的
臂章,也仅有“八路”名称,可是中间套了一个椭圆型框。八路军1938年佩戴的臂章,下方有“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度佩用”字样,背面加盖有所属部队的印章。八路军1939年佩戴的臂章,规格为8.6×5.8厘米,双层白布底,印蓝色字,正面中间印“八路”两个大字,下面印“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度佩用”,背面印“尽忠职务、严守纪律、实行主义、完成革命”。八路军臂章佩戴年度也有印公历“一九四年度”的,也有不印佩戴年度的。早期“八路”的的字体都是楷体,后期多为美术体。书写顺序最初为左书,后改为右书。1937年9月11日,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按全国战斗序列将“第八路军”改番号为“第十八集团军”。此后八路军便制作中文数字“十八集团军”臂章,其规格大小、图案设计与1938年度八路军佩戴的臂章基本相同,仅将中间的“八路”二字改为“十八集团军”,背面有师别、职别、姓名、编号等栏。在抗战中后期,八路军许多部队佩戴当时国民革命军统一的标志,在臂章中采用阿拉伯数字和符号表示“十八集团军”,即“18GA”(GA表示集团军)。还有一种简易的“18GA”臂章,不带蓝底和椭圆形白框,只有“18GA”字样和配用年度。书写顺序,中文数字一般为右书,阿拉伯数字的均为左书。统一配发的“八路”和“第十八集团军”臂章,八路军所属部队也制发了多种臂章。这些臂章样式一般都与八路军臂章相似,蓝字蓝底,椭圆形白框。如“十八集团军115师”臂章、“第八路军120师”臂章。1938年12月以山东人民抗日武装起义部队为基础组建的“
八路军山东纵队”,曾制作佩戴“山纵”臂章;1939年11月20日,国军范子侠部改称“八路军平汉抗日游击纵队”(简称“平汉纵队”),曾制作佩戴“平纵”臂章。1940年6月7日平汉纵队改编为八路军新编第十旅,便开始佩戴统一的“八路”臂章。
山西新军决死队也佩戴“决死队”臂章。这些臂章都与八路军臂章形制相同。抗日战争胜利后,八路军番号并没有立刻取消,八路军臂章继续使用。到东北的八路军部队,1946年1月改称
东北人民自治军,很快又改称
东北民主联军,改戴东北民主联军臂章,其式样、格式与八路军臂章相同,只是改为“东北民主联军”字样。1946年以后,各地八路军番号取消,八路军臂章不再使用。
红军改编国民革命军后,八路军、新四军都佩戴国民革命军陆军帽徽,即“
青天白日”帽徽。
皖南事变后,确实有新四军官兵出于义愤不戴国民党帽徽,但是八路军、新四军领导机关并没有明令取消帽徽。
抗日战争结束后,八路军、新四军也没有立刻取消帽徽。全面内战开始。八路军、新四军番号相继取消,并不再戴帽徽。但也不是一下子全部取消,直到1947年,还有戴
帽徽的。
八路军除统一佩戴臂章外,还发过一种布质
胸章,是佩戴在左胸的识别标志,长方形,尺寸与臂章差不多,一般上书部队番号、姓名、配用年度。八路军、新四军的胸章,与当时
国民革命军的胸章相同,布质,长方形。将官胸章的边框为红色,没有兵种色带,左侧的三角数量与领章上的三角数量相同,当时在国军中有“见红就立正”的说法,就是指见到红色边框的将官。校官的胸章为黄色边,尉官的为蓝色边;左侧一竖杠为兵种色,红、黄、蓝、白、黑分别代表步、骑、炮、工、辎重5个兵种;黑色三角表示阶级(军衔),数量与其领章上三角数量相同。士官和士兵的胸章都是白底黑字,没有色框,士兵的军衔是在黑三角后加兵种色杠,其它内容与军官相同。
除了布质胸章,八路军总部机关人员还配发过一种圆形金属徽章(也称胸章、证章),铜质,直径3.2至3.4厘米,有“陆军第十八集团军”(或“
第十八集团军”)和“总司令部”字样,有的还有“第八路军”四字或“青天白日”图案。这种金属徽章是一种识别证章,佩戴在左胸前,也称之为胸章,一般为司令部等机关人员配发。另外,
新四军司令部、抗日军政大学和第十八集团军总部随营学校等也颁发过圆形证章。
部分八路军部队佩戴过红领章,如
延安的
八路军留守兵团。1944年11月,三五九旅南下之前,留守兵团辖三八五旅、三五八旅、三五九旅、警一旅、警三旅、独一旅、新四旅等部,总兵力52000余人。留守兵团部队均有领章。抗大(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员和工作人员均穿着八路军服装,佩戴一副抗大领章。领章是黄铜做的,红底金字,“抗大”两个字凸出来,分列左右。八路军其他学校,八路军军政学院、八路军炮兵学校,也都有
领章。但除此之外,一般八路军部队是没有领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