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经信委、南京市政府主导设立的机构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暨“2011计划”是我国继“985工程”、“211工程”后又一新的里程碑,于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实施,该计划的实施给全国高等学校发展带来战略机遇。其核心是发展理念转变,机制体制创新,出实质性成果。区域类协同创新中心要求面向支柱产业,地方政府主导、重点企业参与,创新要素深度融合。南京工业大学联合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南京市人民政府、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共同构建“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中心简介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自2012年起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鼓励各类高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结合点的独特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教支撑。由江苏省经信委、南京市政府主导,南京工业大学牵头联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过程所和微电子所等单位组建了“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中心面向江苏化学工业高端化的重大需求,围绕产品高端和技术先进两个方面,聚焦生物基化学品高效制造、膜材料与膜过程、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高性能胶凝材料制造与应用等四大创新方向,大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开展协同创新实践,着力建设江苏新材料战略新兴产业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核心创新载体。
中心充分发挥大学、政府、市场三大力量的共同作用,构建政府引导建设、大学主体运营、企业广泛参与的格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实现中心的良好运行。力争取得新材料产品研发、过程节能减排的重大技术突破并实现产业化,对新材料产业发展和化工节能减排起到引领、示范和支撑作用,并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合作方式
“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是南京市政府与南京工业大学于2012年8月达成的共建协议,由南京工业大学牵头组建、市政府牵线搭台,面向石化产业高端化承接南京工业大学创新资源,通过政府、企业、高校之间的互动形成协同创新机制,“政产学”三方协同助推南京石化产业转型发展。
“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主要面向南京化学工业高端化的重大需求,以政、产、学、研协同为手段、科技创新创业为路径、人才培养为根本、机制体制创新为关键、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依托学校现有学科基础和体制机制优势,通过机制体制改革创新,有效聚集国内外创新要素和资源,着力构建区域创新网络,形成政府引导建设、大学主体运营、企业广泛参与的格局,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核心创新能力,实现行业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与有特色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协同发展,南京工业大学要真正做到“立足南京、服务江苏、辐射全国、走向世界”。
合作领域
南化公司将进一步积极主动做好协同创新工作,南化公司一直是南京工业大学的教学试验基地,过去只是在教学方面形成了合作伙伴,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及节能环保等方面的压力,合作内容进一步提升,已联合做了“造粒装置节能减排及除尘技术开发与应用”开发项目,目前正在准备验收。2013年,南化公司将继续和南京工业大学协同创新,准备采用南京工业大学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技术,联合开发“千吨级苯氯化制氯化苯新工艺中试研究”,达到简化工艺降低成本以及减少废水排放的效果。
南化集团研究院将充分利用研究院的优势,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有机结合,从而推动自主创新机制。研制的高性能合成纤维及单体研发为主的新材料技术应用于高性能聚乙烯纤维干法纺丝,已用于生产降落伞和防弹服等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还承担了2012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大规模燃煤电厂烟气CO2捕集驱油及封存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的研究,同时开发CCUS低碳环保技术和以高含硫含碳天然气脱硫脱碳为主的气体净化等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化工企业。
目标定位
作为产、学、研的联合体,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南京石化产业创新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将依托现有学科基础和创新要素优势,站在学术的高度,大力推动传统化学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发展,实现产业转型;衍生培育先进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先进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业升级。
研究方向
人才队伍
“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设主任1名,副主任3名,中心在公共服务平台、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培育平台以专兼职结合的形式聘用60名高级管理人才和100名工程技术人才。
中心人才团队包括生物基化学品高效制造、膜材料与膜过程、有机光电材料与器件、高性能胶凝材料制造与应用研究等科研团队。每个团队形成以声望高、影响力强的院士为首席,一大批创新、创业能力强的杰青、新世纪人才、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及省杰青、国家或江苏省教学名师等杰出学术人才为核心骨干,高效精干的研发、工程开发及管理人才队伍为重要支撑的团队结构模式。
目前,协同创新中心已经拥有两院院士1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5名,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0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3名,国家百千万人才5名,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19名,江苏省特聘教授4名;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4个,江苏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4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
指导委员会
负责对中心发展战略和计划目标、战略任务和部署等重大事项的决策提供指导与建议,指导委员会由江苏省领导、江苏省经信委、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教育厅南京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组成。 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史和平 江苏省副省长
曹卫星 江苏省副省长
委员名单:
许仲梓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工商联常委、江苏省工商联主席,九三学社省委主委
徐南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省政府党组成员兼省科学技术厅厅长、党组书记
欧阳平凯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徐一平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沈 健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
2、咨询委员会职责与组成
咨询委员会由理事会聘任,一届任期四年,负责为中心的重大政策、总体规划、方向遴选和实施管理等提供咨询,由来自国家有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以及海外机构的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领军人才和管理人员组成。
(1)名誉主任委员:闵恩泽 中国工程院院士
(2)主任委员: 曹湘洪 中国工程院院士
(3)副主任委员: 欧阳平凯 中国工程院院士
(4)委员名单:
成玉祥 南京市浦口区委书记、南京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段 雪 中科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高从堦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开发中心膜与膜过程实验室主任
黄 河 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何鸣元  中国科学院院士、石油化工专家
蒋跃建 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
刘 军 南京市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
卢立勇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陆平贵 南京市鼓楼区委书记
罗 群 南京市副市长
李世贵 南京市六合区委书记、南京化工园区管委会主任
缪昌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秋林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扬巴公司董事长
闵一峰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芮新生 常州曙光化工厂董事长、党委书记,常州常茂生物化学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殷翔文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
唐明述 中国工程院院士、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
王德明 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魏 然 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汪世宏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总经理
谢在库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开发部主任
姚 燕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院长
周 廉 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属材料专家
赵日峰 金陵石化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赵伟建 江苏化工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江苏化学化工学会秘书长
臧正金  南京市栖霞区委书记、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
3、理事会职责与组成
理事会负责中心的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决策,由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等组成,理事会对全体成员单位负责。
(1)理 事 长: 黄维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
(2)副理事长单位: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南京市人民政府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南京扬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化工行业协会
(3)理事会单位:
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硅酸盐所
南京九思高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第壹有机光电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工大科技产业园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同凯兆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无锡方圆环球显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工业园区新国大研究院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29 19:39
目录
概述
中心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