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本位论( theory of children as standard for education),与“
社会本位论”相对。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儿童的本性需要来确定。源于古希腊智者派所提倡的“
个人本位论”。盛行于 18 世纪和 19 世纪上半叶,法国哲学家卢梭、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和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为主要代表。其主要观点是:(1)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原则。要顺应儿童的天性,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要求和顺序进行教育,以激发儿童的天赋能力,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反对不顾儿童特点,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教育。
(2)遵循自然原则进行教育,其目标是培养“人”。卢梭曾表示,如果要在塑造人和塑造公民之间作出选择,他选择塑造人的目标,“他既不是文官,又不是武将,也不是僧侣;他首先是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善的人,使人的天赋才能得到和谐发展。(3)人的天性是善的。而腐败的社会会使人堕落。“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因此要远离腐化的上层社会生活,远离充满罪恶的城市,把儿童带到乡村大自然的纯朴环境中,从社会的不良影响下挽救出来,在教育中保护儿童善良的天性。他认为要尊重儿童的自由和自我活动,反对对儿童的压制、束缚和干涉,把儿童培养成为自由的人。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也是受这种思想影响而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