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仂语”或“傣泐语”,是泰语兰纳方言泐次方言、古泐国遗民后裔使用的泰语方言。因人口迁徙,使用这种泰语方言的人群已经广泛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28万)、
缅甸掸邦东北部(20万)、老挝北部(13万)、泰国北部(8万)、越南西北部(5千)。
公元1180年,
大理国境内的傣族首领诏真率属民南下、征服
澜沧江/
湄公河中游地区各部族,修建王城“景陇”、组建联盟国家“
勐泐”(即“泐国”、汉译“景陇国”);公元1262年,“勐泐”的附属邦“勐庸”(庸地)向南扩张,修建王城“
清莱”、另组联盟国家“勐庸”(即“庸国”、汉译“兰纳国”或“
八百媳妇国”);“勐庸”(庸国)开国君主诏芒莱是“勐泐”(泐国)开国君主诏真的外孙,两国关系非常密切;“勐泐”(泐国)与“勐庸”(庸国)均操同一种
傣语方言。
公元13世纪,“勐庸”(庸国)的佛教僧侣根据当地傣语发音,以记载佛经的巴利文为基础,参考缅文、孟文等同样由巴利文演化而来的文字,创制了一种
元音附标文字;这种文字后被广泛应用到“勐庸”(庸国)与“勐泐”(泐国)的各种佛教活动,随着佛教僧侣的还俗,也逐渐在“勐庸”(庸国)与“勐泐”(泐国)的民间流行起来。“勐泐”傣族自称“傣泐”,这种便是“傣泐文”;而“勐庸”傣族自称“傣庸”,这种文字便又是“傣庸文”,“傣泐文”与“傣庸文”实际就是一种文字。
公元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命汉族语言学家傅懋绩为傣族创制出一套新文字,新文字在形体上酷似“老傣仂文”(兰纳泰文)、称“新傣仂文”(共产傣文)。
舒声韵可以是全部六个
声调。
促声只有三个
声调:短阴入、长阴入、阳入。
韵母是/ap/、/at/、/ak/的或者韵尾是/ʔ/的音节不可能是长阴
入调;韵母是/aːp/、/aːt/、/aːk/的音节不可能是短阴入调。
通常按如下顺序排列
声调:
阴平、
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短阴入、阳入、长阴入,依次为第1至9调。
“傣仂语”对应的“新傣仂文”有21个
声母,分高调声母和低调声母,共42个。下表中的“新傣仂文”字母,前者为高调
声母,后者为低调声母,“新傣仂文”字母之前是
国际音标。
10个
韵尾:ɯ, i, u, m, n, ŋ, p, t, k, ʔ。
喉塞音韵尾[ʔ](上表第一行)使
元音缩短。带塞音韵尾[ʔ]、[k]、[t]、[p]音节为
促声,其他音节为舒声。
有几个
韵母有两种写法:[ɛŋ]ᦶ-ᧂᦰ和ᦶ-ᧂ;[ɛk]ᦶ-ᧅᦰ和ᦶ-ᧅ;[uk]ᦳᧅ和ᦴᧅ。反映了这些
韵母在过去曾经有
元音长短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