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元璐(1594年1月7日-1644年4月25日),
字汝玉,一作玉汝,
号鸿宝,浙江
绍兴府上虞县(今浙江省
绍兴市上虞区)人。中国
明朝晚期官员、书法家。
人物生平
天启二年,倪元璐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倪元璐、
黄道周、
刘理顺俱为名臣
袁可立门生,死事最为悲壮,天下公认
忠烈。
倪元璐、
黄道周、
王铎皆于天启二年成进士,其时
孙承宗、
袁可立等为考官,后二公联兵抗清共筑辽海屏障,且二公皆不为
阉党所喜,时人有指其为孙党者自此始。元璐曾为袁可立撰有《袁节寰大司马像赞》,言语间充溢着对先师的敬仰。册封德府,移疾归。还朝,出典江西乡试。
暨复命,则庄烈帝践阼,
魏忠贤已
伏诛矣。
杨维垣者,逆奄
遗孽也,至是上疏并诋
东林、崔、魏。元璐不能平,
崇祯元年正月上疏曰:臣顷阅
章奏,见攻崔、魏者必与东林并称邪党。夫以东林为邪党,将以何者名崔、魏?崔、魏既邪党矣,击忠贤、呈秀者又邪党乎哉!东林,天下才薮也,而或树高明之帜,绳人过刻,持论太深,谓之非中行则可,谓之非狂狷不可。且天下议论,宁假借,必不可失名义;士人行己,宁矫激,必不可忘
廉隅。自以假借
矫激为
大咎,于是彪虎之徒公然背畔名义,决裂廉隅。颂德不已,必将劝进;建祠不已,必且呼嵩。而人犹且宽之曰:“无可奈何,不得不然耳。”充此无可奈何、不得不然之心,又将何所不至哉!乃议者以忠厚之心曲原此辈,而独持已甚之论苛责
吾徒,所谓舛也。今大狱之后,汤火仅存,屡奉
明纶,俾之酌用,而当事者犹以道学封疆,持为铁案,毋亦深防其报复乎?然臣以为过矣。年来借东林媚崔、魏者,其人自败,何待东林报复?若不附崔、魏,又能攻去之,其人已乔岳矣,虽百东林乌能报复哉?臣又
伏读圣旨,有“韩爌清忠有执,朕所鉴知”之谕。而近闻廷臣之议,殊有异同,可为大怪。爌相业光伟,他不具论,即如红丸议起,举国沸然,爌独侃侃条揭,明其不然。夫
孙慎行,君子也,爌且不附,况他人乎!而今推毂不及,点灼横加,则徒以其票拟
熊廷弼一事耳。廷弼固当诛,爌不为无说,封疆失事,累累有徒,乃欲独杀一廷弼,岂平论哉?此爌所以
阁笔也。然廷弼究不死于封疆而死于局面,不死于法吏而死于奸珰,则又不可谓后之人能杀廷弼,而爌独不能杀之也。又如词臣
文震孟正学劲骨,有古大臣之品,三月居官,昌言获罪,人以方之
罗伦、
舒芬。而今起用之旨再下,
谬悠之谭不已,
将毋门户二字不可重提耶?用更端以相遮抑耶?
书院、
生祠,相胜负者也,生祠毁,书院岂不当修复!
时柄国者悉忠贤遗党,疏入,以论奏不当责之。于是维垣复疏驳元璐。元璐再疏曰:臣前疏原为维垣发也。陛下明旨曰:“分别门户,已非治征”,曰“化异为同”,曰“天下为公”,而维垣则倡为孙党、赵党、熊党、邹党之说。是陛下于方隅无不化,而维垣实未化;陛下于正气无不伸,而维垣不肯伸。
维垣怪臣盛称东林,以东林尝推
李三才而护
熊廷弼也。抑知东林有力击
魏忠贤之
杨涟,首劾
崔呈秀之
高攀龙乎!忠贤穷凶极恶,维垣犹尊称之曰“
厂臣公”、“厂臣不爱钱”、“厂臣知为国为民”,而何责乎三才?
五彪五虎之罪,刑官仅拟削夺,维垣不驳正,又何诛乎廷弼?维垣又怪臣盛称
韩爌。夫舍爌昭然忤珰之大节,而加以罔利莫须有之事,已为失平。至廷弼行贿之说,乃忠贤借以诬陷清流,为杨、左诸人追赃地耳,天下谁不知,维垣犹守是说乎?维垣又怪臣盛称
文震孟。夫震孟忤珰削夺,其破帽策蹇傲蟒玉驰驿语,何可非?维垣试观数年来破帽策蹇之辈,较超阶躐级之俦,孰为荣辱。自此义不明,畏破帽策蹇者,相率而颂德建祠,希蟒玉驰驿者呼父、呼九千岁而不怍,可胜叹哉!维垣又怪臣盛称
邹元标。夫谓都门聚讲为非则可,谓元标讲学有他肠则不可。当日忠贤驱逐诸人,
毁废书院者,正欲箝学士大夫之口,恣行不义耳。自元标以伪学见驱,而逆珰遂以真儒自命,学宫之内,俨然揖先圣为平交。使元标诸人在,岂遂至此!维垣又驳臣假借矫激。夫当崔、魏之世,人皆任真率性,颂德建祠。使有一人假借矫激,而不颂不建,岂不犹赖是人哉!维垣以为真小人,待其贯满可攻去之,臣以为非计也。必待其贯满,其败坏天下事已不可胜言,虽攻去之,不已晚乎!即如崔、魏,贯满久矣,不遇圣明,谁攻去之?维垣终以无可奈何为颂德建祠者解,臣以为非训也。假令呈秀一人舞蹈称臣于逆珰,诸臣亦以为无可奈何而从之乎?又令逆珰以兵劫诸臣使从叛逆,诸臣亦靡然从之,以为无可奈何而然乎?维垣又言“今日之忠直,不当以崔、魏为对案”,臣谓正当以崔、魏为对案也。夫人品试之崔、魏而定矣,故有东林之人,为崔、魏所恨其牴触、畏其才望而必欲杀之逐之者,此正人也。有攻东林之人,虽为崔、魏所借,而劲节不阿,或远或逐者,亦正人也。以崔、魏定
邪正,犹以明镜别妍媸。维垣不取证于此,而安取证哉!
总之东林之取憎于
逆珰独深,其得祸独酷。在今日当曲原其被抑之苦,不当
毛举其尺寸之瑕。乃归逆珰以首功,代逆珰而分谤,斯亦不善立论者矣。
疏入,
柄国者以互相诋訾两解之。当是时,元凶虽殛,其徒党犹盛,无敢颂言东林者。自元璐疏出,清议渐明,而善类亦稍登进矣。
元璐寻
进侍讲。其年四月,请毁《
三朝要典》,言:“梃击、红丸、移宫三议,哄于清流,而《三朝要典》一书,成于逆竖。其议可兼行,其书必当速毁。盖当事起议兴,盈廷互讼。主梃击者力护东宫,争梃击者计安神祖。主红丸者仗义之言,争红丸者原情之论。主移宫者
弭变于
几先,争移宫者持平于事后。数者各有其是,不可偏非。总在逆珰未用之先,虽甚水火,不害埙篪,此一局也。既而
杨涟二十四罪之疏发,
魏广微此辈门户之说兴,于是逆珰杀人则借
三案,群小求富贵则借三案。经此二借,而三案全非矣。故凡推慈归孝于
先皇,正其颂德称功于义父,又一局也。网已密而犹疑有遗鳞,势已重而或忧其翻局。崔、魏诸奸始创立私编,标题《要典》,以之批根今日,则众正之
党碑;以之免死他年,即上公之
铁券。又一局也。由此而观,三案者,天下之公议;《要典》者,魏氏之私书。三案自三案,《要典》自《要典》也。今为金石不刊之论者,诚未深思。臣谓翻即纷嚣,改亦多事,惟有毁之而已。”帝命
礼部会词臣详议。议上,遂焚其板。
侍讲孙之獬,忠贤党也,闻之,
诣阁大哭,天下笑之。
元璐历迁南京司业、
右中允。四年,进右
谕德,充
日讲官,进右庶子。上制实八策:曰间插部,曰缮京邑,曰优守兵,曰靖降人,曰益寇饷,曰储
边才,曰奠
辇毂,曰严教育。又上制虚八策:曰端政本,曰伸公议,曰宣义问,曰一条教,曰虑久远,曰昭激劝,曰励名节,曰假体貌。其端政本,悉
规切温体仁;其伸公议,则诋张捷荐吕纯如谋翻逆案事。捷大怒,上疏力攻,元璐疏辨,帝俱不问。八年,迁国子
祭酒。
元璐雅负时望,位渐通显。帝意向之,深为体仁所忌。一日,帝手书其名下阁,令以履历进,体仁益恐。会诚意伯刘孔昭谋掌
戎政,体仁饵孔昭使攻元璐,言其妻陈尚存,而妾王冒继配复封,败礼乱法。诏下
吏部核奏,其同里尚书
姜逢元,侍郎
王业浩、
刘宗周及其从兄御史元珙,咸言陈氏以过被出,继娶王非妾,体仁意沮。会部议行抚按勘奏,即拟旨云:“登科录二氏并列,罪迹显然,何待
行勘。”遂落职闲住。孔昭京营不可得,遂以南京
操江偿之。
十五年九月,诏起兵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明年春抵都,陈制敌机宜,帝喜。五月,超拜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仍充
日讲官。祖制,浙人不得官户部。元璐辞,不许。帝眷元璐甚,五日三
赐对。因奏:“陛下诚
用臣,臣请得参兵部谋。”帝曰:“已谕
枢臣,令与卿协计。”当是时,
冯元飙为兵部,与元璐同志,钩考兵食,中外想望治平。惟帝亦以用两人晚,而时事益不可为,左支右诎,既已无可奈何。故事,诸边饷司悉中差,元璐请改为大差,兼兵部衔,令清核军伍,不称职者即遣人代之。先是,屡遣科臣出督四方租赋,元璐以为扰民无益,罢之,而专责抚按。户部侍郎庄祖诲督剿寇饷,忧为盗劫,远避之长沙、衡州。元璐请令督抚自催,毋烦朝使。自军兴以来,正供之外,有边饷,有新饷,有
练饷,款目多,黠吏易为奸,元璐请合为一。帝皆报可。时国用益诎,而灾伤蠲免又多。元璐计无所出,请开赎罪例,且令到官满岁者,得输赀给封诰,帝亦从之。
先是,有崇明人
沈廷扬者,献海运策,元璐奏闻。命试行,乃以庙湾船六艘听运进。月余,廷扬见元璐,元璐惊曰:“我已奏闻上,谓公去矣,何在此?”廷扬曰:“已去复来矣,运已至。”元璐又惊喜闻上。上亦喜,命酌议。乃议岁粮艘,漕与海各相半行焉。十月,命兼摄
吏部事。陈演忌元璐,风
魏藻德言于帝曰:“元璐书生,不习钱谷。”元璐亦数请解职。
在袁可立的门生中,
黄道周、倪元璐和
刘理顺皆为国殉,
名垂千秋。其中元璐素负时望,亦渐获重用, 思宗颇欲用之,然却因此深遭小人所忌,而蒙谗言罢归。元璐自此深知朝政不可为,从此绝意仕途。崇祯十五年(1642年)闻清兵入至北京,北京震动,求救兵于天下,元璐毅然尽鬻家产以征兵,募得死士数百人,驰赴北京。并向思宗陈述制敌之法,思宗拜为户部尚书,深恨不能早日用之。十七年二月,命以原官专直日讲。逾月,
李自成陷北京。城陷之日,元璐整衣冠拜阙,大书几上曰:“南都尚可为。死,吾分也,勿以衣衾敛。暴我尸,聊志吾痛。”遂南向坐,取帛
自缢而死。
主要影响
书法
在学书的道路上,倪元璐最得
王羲之、
颜真卿和
苏轼三人翰墨之助,以雄深高浑见魄力,书风奇伟。黄道周曾在《书秦华玉镌诸楷法后》云:“同年中倪鸿宝笔法探古,遂能兼撮子瞻、逸少之长,如剑客龙天,时成花女,要非时妆所貌,过数十年亦与王苏并宝当世但恐鄙屑不为之耳。”正如黄道周所言倪元璐在植根传统的同时,又在竭力寻求变化,其学古人,灵活变通,学到举一反三。
其受益苏字,便能将苏字的扁平结字特征,反其道地化为偏长狭瘦的自家构字法则;学王字,却能把王氏书中居多的方笔,变成自己腕下能随机生发的圆笔;晚年用力颜(真卿)字,去其“屋漏痕”意,书风渐趋浑沉,又能将揉、擦、
飞白、
渴笔等技法引入其中,借以丰富作品内涵。并以奇险多变的
结体,聚散开合随机应变,再以字距极密、行距极宽的章法布白,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图像。其行草立轴代表作有《冒雨行乐陵道诗轴》、《赠乐山五律诗轴》等。同时代
王思任曾戏评倪书如“刺菱翻筋斗”,言其棱峭和动感,不过评论最准确的还是曾从黄道周学书的倪元璐之子、清人倪后瞻更为准确。他说:“倪鸿宝书,一笔不肯学古人,只欲自出新意,锋棱四露,仄逼复叠,见者惊叫奇绝。方之历代书家,真天开丛蚕一线矣。”
倪元璐的
行草书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
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人曾戏称“刺菱翻筋斗”,其棱峭生动之姿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时谓“元璐灵秀天戍,而学力深邃,故落墨趋逸”,“以雄深高浑见魄力”。
康有为在《
广艺舟双楫》中说:“明人无不能行书者,倪鸿宝新理异态尤多。”康有为所说的“新”与“异”,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同于一般的明人书法;二是不同于一般的
帖学书法,这二者对于倪书来说是统一的。倪元璐书法有明人行书流便秀雅的特点,又有涩劲朴茂的风貌,其源出于帖学书法,又含有
碑学特别是
六朝碑学的特点。既以风骨凌厉,“异态”高古,清劲奇趣,格调旷达的特点,展现出明代气势豪迈、奔放的书风,行书流利犹如“凌鱼奋尾,骇龙反拘”,体现明人行书流便秀雅的特点,但又以其不求表面点书之精,这就超越了明代书法的一般风格,能惟求气势之盛,集形、意、气为一体,依意而生、率真天成,把明代的书风推向情与美相结合的道路,从而能达“通神”的极高境界。此其一。其二:细度他的墨迹,结字多抬高右角,竭尽倾斜交错,危绝救应之势。如果说倪元璐的这幅书法很讲究造型的话,还不如说他更善于用笔,他在用笔上直落直收,斩钉截铁,笔画恣意,给人以刚劲畅达之感,其墨浓而厚笔画重而沉,方整中见婉遒,可窥篆、隶之意趣。加上笔画字型的粗细大小变化,墨色浓湿干枯交替,却又出现险劲中寓古雅的韵律。这就超越了他源出的帖学、碑学书法,将所学融入自己的创造,使之“下笔磊落无俗气”,难怪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正像清代的
秦祖永在《
桐阴论画》中说的“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他突破了明末柔媚的书风,创造了具有强烈个性的书法,对清末民国初年的书风有过一定的影响。
(书法作品图册部分参考资料)
绘画
倪元璐诗文为世所重,书画俱工。他的
山水画落墨超逸,峰峦峻嶒,林木苍郁,间写文石苍涧占雅,以水墨生晕,颇具别致。竹石亦佳,谓其画乃出之溢也。传世作品有天启七年(1627年)作《临董北苑云壑高逸图》轴,图录于《宋元明清名画大观》;崇祯五年(1632年)作《树石图》卷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同年作《竹石图》轴藏中国美术馆;同年作《苍林秀石图》轴藏美国基怀尔乐艺斋;崇祯十三年(1640年)作《江山风帆图》轴藏日本东京静嘉堂;崇祯九年(1636年)作《文石图》轴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崇祯十一年(1638年)作《枯木竹石图》轴藏广东省博物馆;《松石图》轴图录于《浙江古代画家作品集》;《
山水图》轴、崇祯十二年(1639年)作《山水花卉图册》藏上海博物馆。
历史评价
文震孟:“(倪)鸿宝之于文章,其天性也。所为制辞,无一靡语,无一滥语,盖凛乎其王言焉。复无一尘语,无一勦语,无一凡语,又无一语不严且荘也。海内想闻而欲见其全,……斯鸿宝之制词,匪丝纶是焕,且经纬攸赖,裁成辅相,亦窥一斑。何啻黼黻,皇猷已哉。”
谷应泰:“凡此(殉节)诸臣者,无论道术素许,至性勃发,位列三阶,荣邀一命,莫不椎心扼吭,追路相从。良以衣带夙铭,冯生者固少;宫车晏驾,蓐蚁者益多耳!……予盖读怀宗之君臣,而叹其亡国之正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林时对:“本朝一代伟人,皆吾浙产也。刘文成之谋略、方正学之惨忠、于忠肃之戡定、王文成之理学、倪文正之文章气节,求之汉、唐、宋不多见矣。”
张廷玉等:“范景文、倪元璐等皆庄烈帝腹心大臣,所共图社稷者,国亡与亡,正也。当时壎颜屈节,侥幸以偷生者,多被刑掠以死,身名俱裂,贻诟无穷。而景文等树义烈于千秋,荷褒扬于兴代,名与日月争光。以彼洁此,其相去得失何如也。”
纪昀等:“元璐少师邹元标,长从刘宗周、黄道周游,均以古人相期许。而尤留心于经济,故其擘画设施,勾考兵食,皆可见诸施行,非经生空谈浮议者可比。其诗文虽不脱北地弇州之旧格。至其奏疏,则详明剀切,多军国大计、兴亡治乱之所关,尤为当世所推重。然当天崇之时,君子小人襍遝并进,元黄水火,防怨相寻,大抵置君国而争门户。元璐独持论侃侃,中立不阿,故龃龉不得大用。及坏乱已极,始见委任而已。无所措其手,仅以身殉国,以忠烈传于世而已。此世所以重其人弥重其文也。”
爱新觉罗·弘历:“元璐在明季本东林党,其从刘宗周、黄道周游,尚能留心经济,奏疏多切中时务。国朝定鼎时,即赐谥文贞,实明季诸臣中矫矫者。”
张舜徽:“倪鸿宝与黄石斋同科进士,风节文章,亦绝相似。书画俱工,落墨超逸。行草尤极灵秀神妙,为时所称。画迹亦极卓特有致。”
黄仁宇称倪元璐为“新儒家官僚的‘现实主义’”,并说:“作为晚明的一位学者官像,倪元璐从来就没有被视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尽管关于倪元璐的记录无非是挫折和失败,但他的作品却值得今天的历史学家们关注。在他写给皇帝的奏疏中,包含着大量关于明代末年财政管理的频有价值的信息。”
杨钧:“数百年来,为画家领袖者,均知为赵(孟頫)、董(其昌),其余如倪鸿宝(倪元璐)、傅青主(傅山)、王觉斯(王铎)之流,亦皆昂然千古,其故可知矣。”
林散之:“明末草书人才荟萃,徐天池(徐渭)、祝枝山、倪元璐、黄道周、傅山、王觉斯(王铎)各有千秋。”
人际关系
师:邹元标
友:刘宗周、黄道周、文震孟
门人:陈子龙
主要作品
倪元璐的遗著见《倪文贞集》。
后世纪念
倪氏后人将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
小越街道倪梁村的倪氏老宅捐出,由村集体出资修缮成为倪元璐纪念馆,供世人参观凭吊。
史料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