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金字塔结构
先重要后次要顺序的形式
倒金字塔结构是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即新闻事实的重要程度、新鲜程度,以及读者感兴趣的程度等,依次将新闻事实写出的一种结构形式。由于这种结构格局前边重、后边轻,上头大、下头小,所以称之为“倒金字塔”。是一种传统的消息结构形式,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内华达大学新闻学专家威廉·梅次在谈到这种结构形式产生的背景时曾说:“以前,记者是按时间顺序写消息的,在报道事件时,把最新发展写在消息的最后。但是内战时期的记者把绝大部分稿件通过电报发回报社,当时电报是新发明,还不大可靠。它有时发生故障,或被敌人割断电线,或被军队优先占用。任何一种情况都可能把记者正在派发的消息打断。结果是,写在结尾的最新新闻,来不及在当天的报纸上刊登出来。为了避免不可预测的事情发生,记者开始把最重要的新闻放在最前面,使报社尽可能收到最新消息。”
解释
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把最重要的写在前面,然后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写下去,一段只写一个事实,全部陈述事实,
起源
倒金字塔结构起源于美国南北战争和电报的运用。在战争期间,电报业务刚开始投入使用,记者的稿件通过电报传送,但由于电报技术上的不成熟和军事临时征用的原因,稿件有时不能完全传送,时常中断,后来,记者们想出一种新的发稿方法:把战况的结果写在最前面,然后按事实的重要性依次写下去,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后来纽约时报的一位编辑在编稿时,把关键内容“倒”到文章开头,这是倒金字塔中导语的开端。到1880年,导语在新闻写作中普遍使用,倒金字塔结构也应运而生。
优点
可以快速写作。不为结构苦思。
可以快编快删,删去最后段落,不会影响全文。
可以快速阅读,无需从头读到尾。
这样的长处符合新闻“快”的特点,因此在战后,倒金字塔结构继续保留下来,并得到推广。
缺点
缺少文采,没有生气,不能体现个性,结语不是铿锵有力而是有气无力。
倒金字塔式结构消息的主体是对导语的扩展,倒金字塔式结构消息的结尾可有可无,如有话补充,或预告下文,也可加一个简短的结尾。
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稿范例:
经济上
经济“倒金字塔”是德国经济学家乔纳森·特南鲍姆最早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特南鲍姆认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全部经济金融化的价值都可以构成倒置的金字塔结构,该结构分成四个层面。第一层面为金字塔底部以实物形态存在的物质产品;其上是商品和真实的服务贸易;第三层是股票、债券、商品期货等;最上层是完全虚拟的金融衍生品。倒金字塔结构有其严密的构成规则和运行规律。总体而言,倒金字塔结构上层部分的增长要远高于底层部分的增长,整个倒金字塔结构增长呈非线性特征,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比例。
经济“倒金字塔”是指一国以价值形态方式存在的金融工具总价值与经济产出总量之比值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形成了虚拟资产规模大于实际资产规模,虚拟资产与实际资产非对称性倒置金字塔结构。虚拟经济理论认为“倒金字塔”存在是经济虚拟化的正常反映,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倒置金字塔头重脚轻趋势更为突出,这一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要注意处理好货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保障国家金融安全。
在实物形态上,资源是实业之母,所有的实业产品都离不开资源的支撑;在价值形态上,资源却是实业之子,所有的价值补偿都离不开实业的付租。问题是,出轨的纸币不再遵循价值规律,资源的价值补偿不再只有实业付租一条路径,纸币完全可以直接流到资源领域,而且完全可能先于实业领域到达,并且完全可能在资源领域集聚比实业领域还多的纸币筹码。于是,金字塔倒立了。
参考资料
.百度.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7 11:54
目录
概述
解释
起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