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信息化,是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
教学质量和效率。以现代
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求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育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
教育质量和效率,形成适应
信息社会要求的新
教育模式。
信息化教学,研究主体对象是教学,
中心词是教学,信息化是定语,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更好的教学。教学信息化,研究主体对象是
教学环节及其状态,目标是信息化,指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所有的教学环节达到信息化。因此,教师关注的是信息化教学,以便更好地上课。社会及官员关心的是教学信息化,是否完成了现代化的建设。信息化教学比较通俗的理解是“
电化教学”的新说法。
信息化
教学模式是建立在
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其
学习环境包含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描述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
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
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
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客体);
教学过程由讲解说明的进程转变为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
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媒体作用也由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
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
认知工具,学生用此来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
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
信息化教学模式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住信息化教学的特点,才能胜任信息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