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狸祠
南京市六合区瓜埠山古遗址
长江北岸今南京市六合区东南的瓜埠山上。北魏太武帝(字佛貍)于宋元嘉二十七年击败王玄谟的军队以后,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名称由来
拓跋焘的东路军到达建康北面的瓜埠山,并在瓜埠山上建行宫,后来成为一座庙宇。拓跋焘小字佛狸,所以民间把它叫做佛狸祠。后来的老百姓们只把佛狸当作一位神祇来奉祀,而决不会审查这神的来历。
佛的读音
“佛(bì)狸”其实是“狴狸”,是狐狸中的一种。狼是鲜卑族崇拜的图腾,狸和狼是关系密切的两种动物。太武帝拓拔焘的小名为“佛狸”,由此而出。读“bi”为通假音读法。
历史沿革
瓜埠山地势险要,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步骑十余万进至埠山,山盘为道,设毡庐,隔江威胁建康(今南京市)。
拓跋焘于山上建有佛狸祠(“佛狸”乃拓跋焘的小名),当年尝敬神赛会,以颂武功庆升平,以炫耀于南朝。
五代十国时期,周世宗显德三年(公元956年),赵匡胤南唐兵交战于六合瓜埠之间,斩首南唐兵万余级。
次年赵匡胤又以兵十万,大破南唐李璟于瓜埠。
太平天国时,太平军也曾在此击退清兵万余。
历史描述
南北朝时的元嘉二十七年,刘宋军队北伐惨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趁势反击刘宋。十月末,北魏军开始全线反攻。
十二月上旬,五路北魏远征军兵临长江北岸(“诸军皆同日临江,所过城邑,莫不望尘奔溃,其降者不可胜数。”《魏书·世祖纪·下》)。拓跋焘的东路军到达建康北面的瓜步山,并在瓜步山上建行宫,后来成为一座庙宇。
拓跋焘小字佛狸,所以民间把它叫做佛狸祠。后来的老百姓们只把佛狸当作一位神祇来奉祀,而决不会审查这神的来历。
这所庙宇,南宋时犹存。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的下半篇,就和这个景物息息相关。
佛(bì)貍,也作佛(bì)狸、佛(bì)釐,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乳名。见《宋书.索虏传》《魏书.三太宗纪》《南齐书.魏虏传》等。
《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斩佛(bì)貍首,封万户侯。”元.胡三省(xǐng)注:“佛(bì),读如弼。”
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可堪回首,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4-02 10:06
目录
概述
名称由来
佛的读音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