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姜姓,一作伯异、栢夷,相传为尧时人物。
炎帝神农氏的第十四世孙,
共工的从孙。
为官
太岳即华山,因
炎帝之裔崇拜天神,以为山高接天,可通天神,而华山在其眼中为第一高峰,故称之为太岳。后因祭祀天神缘故,产生了太岳这一官职,伯夷为第一任太岳。以后的太岳部落每迁一地,不忘崇拜山岳的传统,是故产生了
四岳(以太岳部落为中心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最高峰,后演变成为官职,由部落首领担任),分管四座神山的祭祀。他们都是伯夷的子孙。
辅政
帝尧时,伯夷辅政,掌管礼仪(伯夷为尧“典
三礼”“定
五刑”),助尧治理部落联盟,很有政绩,尧想禅位于他,伯夷拒绝尧的美意,不肯接受
禅让,推荐舜做了帝。
帝舜时正式任命伯夷为
秩宗。
禹代行天子政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禹之
心腹。伯夷因系
共工之后,也善治水,曾助禹治水。
家族
世系
第一世,
炎帝神农氏,本名
石年。传说在位140年(约公元前3216~前3077年),一说在位120年。
第二世,帝临魁,炎帝长子,在位80年(公元前3076~前2997年)
第三世,帝承,在位60年(公元前2996~前2937年)
第四世,帝明,在位49年(公元前2936~前2888年)
第五世,帝直,在位45年(公元前2887~前2843年)
第六世,帝来(厘),在位48年(公元前2842~前2795年)
第七世,帝裹(哀),在位42年(公元前2794~前2753年)
第八世,帝
榆罔(帝裹之
曾孙,帝裹生
节茎,节茎生克、戏,戏生
炎帝姜榆罔,为炎帝
烈山氏姜石年第十世孙),居长,在位55年;因德不及其弟
轩辕,故让位。轩辕即
黄帝,姓
有熊氏(所谓榆罔弟轩辕,只是表明炎帝、黄帝二族本是兄弟
胞族,或有婚姻、
血缘关系的两个部族)。
第九世,炎居,炎帝的妻子,即
赤水氏的女儿
听訞生下炎居,炎居生了
节并。
第十五世,名(伯益)伯夷,他是共工的四世孙、信的曾孙、
夸父之孙、垂之子,为当时有名的贤人,佐帝掌
四岳,佐
大禹治水,因功受封于吕,为
吕侯,是即吕氏得姓之始。
姜太公吕尚,即其后。
子孙
他的子孙中,最著名的是
姜太公,姓姜或吕氏,名望、尚,字子牙,号飞熊,
炎帝神农氏51世孙,伯夷36世孙。为周文王、武王、成王、
康王四代
太师,
齐王,妻名申姜,共有13子(丁、壬、年、奇、枋、绍、骆、铭、青、易、尚、其、佐),女
邑姜封
周武王妃、皇后。公元前1211年,殷朝庚丁八年
己酉年八月初三日出生于今山东省日照市;公元前.1072年戊辰年,
周康王六年,卒于周首都
镐京,岁寿139岁。陵冢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周陵乡,距离文王陵1公里。山东省淄博市临淄
姜太公祠内设有
衣冠冢始自
炎帝,炎帝乃
少典之长子,居于姜水,故以姜为姓,为氏族部落。
炎帝始至十五世孙伯夷,辅尧、舜、禹帝,掌
四岳、典三礼、为
秩宗;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号吕侯,以为股肱心膂之重臣,受封于吕,曰吕国。本为
姜姓,后世从其
封姓,以铭记吕国及伯夷功,故曰吕氏。伯夷为吕氏
开姓始祖也。
历虞、夏、商、周世享其国于河东吕梁,今山西
吕梁山脉一带也。商朝末年,
吕国成为周人的同盟,吕国的首领吕他帮助
周武王打败
商王纣的同盟军越戏方。周武王为奖赏吕人的功劳,建立周朝后续封吕他为吕侯。
周穆王时,吕侯为相,受命为周王朝制订了有关刑罚的文告《
吕刑》,
周宣王之时为经营
南蛮,镇压
楚熊,遂迁吕国于河南宛地,今南阳之地也,以镇南方。春秋之际
楚文王欲兴霸业,攻占吕国,国遂亡。国族子孙一支迁于湖北蕲春,一支迁于河南之东,河南之东一支复为吕国,以继国祀,为楚国附庸,史称东吕,以区别于南阳之吕。后东吕被宋国所并,继而又沦为陈的属地,陈被楚灭,其地则归了楚。
楚平王时,令
蔡平侯复国(
蔡国曾为
楚灵王所灭)。蔡平侯将蔡国从
上蔡迁至东吕故地,该地遂改名新蔡,今河南新蔡是也。古之徐州亦为吕之封地,皆为
吕国。吕国之爵位或为王,或为侯伯,传承自虞夏之际始至春秋末。
吕氏始祖伯夷始至三十七世裔孙太公
吕尚,深谋远虑,
英明神武,起于渭滨,辅文佐武,灭
殷兴周,功超卓著,首封太公吕尚于营丘,曰齐国。太公享年百年余年而卒,子丁公吕及立,丁公卒,子乙公吕得立,及至十二世桓公吕小白立,忠天爱民,气度盖世,号令诸侯,春秋首霸,名载千秋。后至二十世康公吕贷立,淫于酒色,不思政绩,
大权旁落,田氏夺之,国遂不祀。
自
齐太公吕尚立国至
齐康公吕贷失国,凡二十世,三十二位国君,吕氏享国六百六十余年。国亡,族之子孙散居齐、赵、燕、卫各地。族众且散,无从细述。
属古蕲州济邑穴塘郡团山吕氏才亮谨识
附:1.《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曰“
吕姓出自
姜姓,
炎帝裔孙为诸侯号
共工氏,有地在
弘农之间,从孙伯夷佐尧掌礼,使偏掌四岳,为诸侯伯,号太岳。又佐禹治水,有功,
赐氏曰吕,封为吕侯。……宣王世改吕为甫,春秋时为强国所灭。”
2.《
世本》云:“
祝融曾孙生伯夷,封于吕,为舜
四岳。
又有说四岳和伯夷是两个人,其实伯夷是名,四岳是职封,四岳就是伯夷。《
潜夫论》卷九“昔尧赐
契姓子,赐弃姓姬;赐
禹姓姒,氏曰有夏;伯夷为姜,氏曰
有吕。”
3.《礼记大传》疏引郑康成驳五经异义云“ 尧赐伯夷姓曰姜,赐禹姓曰姒,赐契姓曰子,赐
稷姓曰姬,着在书传。”
4.《国语*周语下》“太子晋云禹赐姓曰姒,氏曰有夏;四岳赐姓曰姜,氏曰有吕。”
5.《史记*齐太公世家》云:“
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
6.诗崧高
毛传:“尧之时,姜氏为四伯,掌四岳之祀,述诸侯之职。于周,则有甫,有申,有齐,有许也。”按“甫”与“吕”通。书
吕刑,孝经、礼记并引作甫刑。史记
周本纪亦云:“甫侯言于王,作修刑辟。”
记载
《史记·五帝本纪》(摘录)
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
皋陶、契、
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於是舜乃至於
文祖,谋于
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
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舜谓四岳曰:“有能
奋庸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相事?”皆曰:“
伯禹为
司空,可美帝功。”舜曰:“嗟,然!禹,汝平水土,维是勉哉。”禹拜
稽首,让於稷、契与皋陶。舜曰:“然,往矣。”舜曰:“弃,黎民始饥,汝后稷播时
百谷。”舜曰:“契,百姓不亲,
五品不驯,汝为司徒,而敬敷
五教,在宽。”舜曰:“
皋陶,蛮夷猾夏,
寇贼奸轨,汝作士,
五刑有服,
五服三就;五流有度,五度三居:维明能信。”舜曰:“谁能驯予工?”皆曰垂可。於是以垂为共工。舜曰:“谁能驯予上下草木鸟兽?”皆曰益可。於是以益为
朕虞。益拜稽首,让于诸臣
朱虎、
熊罴。舜曰:“往矣,汝谐。”遂以朱虎、熊罴为佐。舜曰:“嗟!
四岳,有能典朕三礼?”皆曰伯夷可。舜曰:“嗟!伯夷,以汝为
秩宗,夙夜维敬,直哉维静絜。”伯夷让夔、龙。舜曰:“然。以夔为
典乐,教稺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毋虐,简而毋傲;诗
言意,歌长言,声
依永,律
和声,
八音能谐,毋相
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
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舜曰:“龙,朕畏忌
谗说殄伪,
振惊朕众,命汝为
纳言,夙夜出入朕命,惟信。”舜曰:“嗟!女二十有二人,敬哉,惟时相天事。”三岁一
考功,三考
绌陟,远近众功咸兴。分北
三苗。
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
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垂主
工师,百工致功;益主虞,
山泽辟;弃主稷,百谷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
十二牧行而
九州莫敢辟违;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不失厥宜。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南抚交阯、北发,西戎、析枝、
渠廋、氐、羌,北山戎、发、
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於是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皇来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