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皇宫及日伪军政机构旧址,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朝阳区。
历史沿革
伪满洲国皇宫旧址,前身是民国时期管理吉林、黑龙江两省盐务的吉黑榷运局官署。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月3日,溥仪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操纵下,在长春成立“伪满洲国”,称“执政”,吉黑榷运局官署成为“执政府”办公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3月1日,溥仪改“伪满洲国”为“伪满洲帝国”,“执政府”随之改为“帝宫”。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至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间,溥仪对“帝宫”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1954年,旧址成为吉林省博物馆所在地,1962年12月24日,在旧址成立了吉林省伪皇宫陈列馆。1964年7月28日,吉林省伪皇宫陈列馆与吉林省博物馆开始合署办公。1982年8月16日,吉林省伪皇宫陈列馆恢复建制,从长春市第二非金属材料试验机厂接收伪满洲国皇宫旧址作为馆址。2001年2月,更名为
伪满皇宫博物院使用。
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旧称“第五厅舍”,建筑由日本建筑师石井达郎设计,株式会社大林组施工,始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7月19日,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1月20日建成。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月,伪满洲国国务院迁入该建筑。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东北光复后,旧址为中国国民党励志社、东北“剿总”第一兵团团部的所在地。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长春解放后,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
白求恩医科大学前身)接管,后为白求恩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学办公楼。旧址现为
吉林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使用。
伪满洲国军事部旧址,旧称“第九厅舍”,始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建成。“伪满洲国军事部”的前身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在沈阳设立的“伪满洲国军政部筹备处”,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7月,“伪满洲国军政部筹备处”迁至长春。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伪满洲国军政部”与“伪满洲国民政部警务司”合并,实现军警统一指挥,改称“伪满洲国治安部”,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又改称“伪满洲国军事部”。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长春解放后,旧址先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吉林医科大学等单位使用。旧址现为现为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使用。
伪满洲国司法部旧址,旧称“第六厅舍”,竣工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建筑由日本建筑师相贺兼介主持设计。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东北光复后,旧址归国民党使用。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长春和平解放后,旧址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学校接收。经过中间军校的变迁和院校合并。旧址现为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临床医学院使用。
伪满洲国民生部旧址,旧称“第四厅舍”,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由“伪满洲国宫内府内务处营缮科”设计,株式会社清水组施工,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建成。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伪满洲国交通部”搬进顺天大街(今新民大街)的新官舍后,“伪满洲国民生部”搬入。1957年,旧址为吉林省地方工业研究所使用。1973年,更名为
吉林省石油化工设计研究院使用。
伪满洲国经济部旧址,旧称“第十厅舍”,竣工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建筑由“伪满洲国宫内府内务处营缮科”设计,株式会社清水组施工。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9月23日,旧址由国民党政府经济部接收,后又由国民党新七军青年教导团团部使用。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长春和平解放后,旧址先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三临床学院、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等单位使用。旧址现为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新民院区使用。
伪满洲国交通部旧址,旧称“第八厅舍”,由“伪满洲国宫内府内务处营缮科”设计,始建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8月18日,竣工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0日。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东北光复后。旧址先后由苏联红军和国民党军队使用。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长春和平解放后,旧址先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吉林大学等单位使用。旧址现为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使用。
伪满洲国外交部旧址,旧称“第二厅舍”,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由法国人设计和施工管理,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建成。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长春和平解放后,旧址先后由吉林省委党校、东北文史研究所、吉林省军区、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太阳会大饭店等单位使用。旧址现为铭医公司使用。
伪满洲国综合法衙旧址,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建成。旧址现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四医院使用。
侵华日军关东军宪兵队司令部旧址,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建成。建筑竣工后,先由“侵华日军关东军司令部”入驻(后迁往人民大街对面的侵华日军关东军司令部大楼),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日本政府在此设立“关东局”,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侵华日军关东宪兵队司令部”也迁入此楼。日本驻“伪满洲国”大使馆也曾随“侵华日军关东宪兵队司令部”先后迁入大楼办公。1955年,旧址划归
吉林省人民政府使用至今。
侵华日军关东司令部旧址,始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东北光复后,苏军驻中国东北总司令部设置于旧址。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长春和平解放后,旧址由中国人民解放军
空军第九航空学校使用。1955年,旧址划归
中国共产党吉林省委员会使用。
建筑特点
建造背景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伪满洲国执政”
爱新觉罗·溥仪改“伪满洲国国都”
长春市为“
新京特别市”,并在“
新京特别市”(今长春市朝阳区)新民大街附近修建起了“
伪满新皇宫”“伪满国务院”“伪满洲国综合法衙”“伪满军事部”“伪满司法部”“伪满经济部”“伪满交通部”“伪满兴农部”“伪满文教部”“伪满外交部”“伪满民生部”“伪满综合法衙”。这些政治机构和同在“
新京特别市”(今长春市宽城区)的“伪满皇宫”、“侵华日军关东军司令部”、“侵华日军关东宪兵队司令部”,形成了以“
伪满新皇宫”(今
吉林大学博物馆)为中心的建筑群。
建筑结构
伪满洲国皇宫旧址,占地面积250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700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占地面积50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50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呈“川”字形,塔式屋顶,正面5层,地下室一层。大楼为塔式屋顶,主体5层两翼4层,高近45米,整个平面结构呈“王”字形。
伪满洲国军事部旧址,占地面积5385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呈三角形,原为四层,1970年加建一层,建筑面积达20136平方米。
伪满洲国司法部旧址,占地面积32656平方米,建筑面积16328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呈长方形。
伪满洲国民生部旧址,建筑面积531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呈长方形。
伪满洲国经济部旧址,占地面积43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245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呈长方形。
伪满洲国交通部旧址,占地面积4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8279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呈长方形。
伪满洲国外交部旧址,建筑面积9700平方米,砖木结构,是带有地下室的宫堡式建筑。
伪满洲国综合法衙旧址,占地面积约10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侵华日军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占地面积342212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侵华日军关东宪兵队司令部旧址,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主要建筑
伪满洲国皇宫旧址
伪满洲国皇宫旧址。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洲国傀儡皇帝时的宫廷旧址,占地面积13.7万平方米。核心区现存文物建筑多处,以中和门为界分为内廷和外廷。内廷区主要有缉熙楼、御花园、同德殿、书画楼等,是溥仪及其眷属的生活区。外廷区主要有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宫内府等,是溥仪的政务活动区。此外,还有御用汽车库、马厩、跑马场、花窖、禁卫军营房、铁路专用线、建国神庙、祭祀府、近卫军营房等附属设施。
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
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始建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旧址系伪满洲国国务活动的办公场所。旧址地上五层,地下一层,平面呈“五”字形,带有象征意义。楼顶铺棕色琉璃瓦,外墙为咖啡色饰面,东西两侧中部顶层各有一方攒尖。门廊采用四根变异的塔司干柱式,高达三层楼。塔楼檐下以四根倚柱突出墙面。塔楼顶部则为具有东方传统风格的重檐方攒尖。整个建筑既具有西方折衷主义风格,兼具中国及日本风格。
伪满洲国军事部旧址
伪满洲国军事部旧址,始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伪满洲国军事部前身是伪满洲国军政部与伪满洲国民政部的警务司。旧址主体建筑地上原为四层,地下一层, 1970年加建一层。主体建筑平面呈箭头形,钢筋框架结构,楼层主体立面处理简洁,红色砖贴面无烦琐装饰。屋顶的样式采用日本“帝冠式”大屋项,并以山面作为主入口方向。屋顶及檐部均以中国传统的绿色琉璃瓦装饰。出入口门廊的四个支撑方柱和廊盖为白色花岗岩石料。现为吉大第一医院。
伪满洲国司法部旧址
伪突出满洲国司法部旧址,始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旧址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及檐部均以绿色琉璃瓦装饰。中部门廊顶部具有明显的中国建筑特色;下部每个支撑点的三根立柱带有西方建筑特色。塔楼两侧的两个凸出部分处理奇特,上部为中国传统坡顶形式,而两侧又立着两根西洋式的壁柱。塔楼部分逐渐向上收拢,开窗也从下至上越来越小,中部开设三个顶窗。塔楼顶部层层错落,上部设有“帝冠式”的屋顶,为典型的折衷主义风格。
伪满洲国民生部旧址
伪满洲国民生部旧址,始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旧址建筑整体平面呈F形,主楼地上二层,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建筑,中间为塔楼,正门朝东,由六根柱子支撑房檐,双檐之间设一夹层。地上二层采用拱窗,与一层方窗之间的墙面设有双柱浮雕。
伪满洲国经济部旧址
伪满洲国经济部旧址,始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伪满洲国经济部是伪满洲国掌管经济职能的中枢机关,是为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东北经济服务的部门。其前身是伪满洲国财政部。旧址建筑共四层,平面呈长方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设计上十分简洁,建筑在立面处理上为三段式,基座部用现代简洁手法处理。中部立面无繁锁装饰,两侧严谨对称,墙面棕黄色砖贴面。上部为女墙,富有几何图案感,顶部为一收敛的中国传统硬山式屋顶,檐仅伸过墙面,上铺棕红色琉璃瓦。
伪满洲国交通部旧址
伪满洲国交通部旧址,始建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伪满洲国交通部内设总务、铁道、邮政、水运四司,是伪满洲国交通、邮政的中枢机关。旧址建筑共四层,建筑平面呈长方形。钢筋混凝土结构。立面从下到上处理为三段式:底部以质感粗糙的花岗岩饰面,中部用相当简洁的现代手法处理,楼体立面大部分墙面采用棕色瓷砖贴面,正立面中央墙饰有花岗岩壁柱,壁柱雕刻有几何图案,上沿为中国传统式。门廊顶饰以女墙。顶部中央采用中式传统屋顶样式,紫红琉璃瓦装饰。
伪满洲国外交部旧址
伪满洲国外交部旧址,始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建筑正面入口明显受到西方建筑形式和构图的影响,设计成类似古埃及神庙大门造型,拱形入口开设在高大的梯形墙壁中间,这种简洁的设计反而增加了大门的庄重感。建筑背面的入口设计虽然整体上模仿了正门,但是大门两翼六边形窗户、月亮门、空透栏杆和有雀替的石柱都增加了东方建筑文化色彩。除了建筑立面设计较为复杂之外,整个建筑平面设计也十分复杂,在平面布局上以折线、方圆体量交接,使交通流线明确成为这栋建筑平面设计方面的亮点。
伪满洲国综合法衙旧址
伪满洲国综合法衙旧址,始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伪满洲国综合法衙是伪满洲国最高检察厅、最高法衙、伪新京特别市高等检察厅、高等法衙的办公场所。旧址建筑地上五层,地下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正中塔式楼顶,紫红琉璃瓦,外墙用咖啡色薄砖贴面,表面采用曲线圆角。
侵华日军关东军司令部旧址
侵华日军关东军司令部旧址,始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主体建筑钢筋框架结构,地上4层,地下1层,楼顶用铜瓦铺盖。
侵华日军关东宪兵队司令部旧址
侵华日军关东宪兵队司令部旧址,始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主体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4层,地下1层,内设长官室、办公室、审问室、刑讯室等。
文物价值
伪满皇宫及日伪军政机构,修建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代表了当时亚洲建筑业最高水平,在二十世纪亚洲建筑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研究亚洲建筑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1981年4月20日,伪满洲国皇宫旧址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11月24日,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侵华日军关东司令部旧址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4月18日,伪满洲国军事部旧址、伪满洲国经济部旧址、伪满洲国民生部旧址、伪满洲国司法部旧址、伪满洲国综合法衙旧址被长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1月19日,伪满洲国交通部旧址、伪满洲国外交部旧址被长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2月26日,伪满洲国司法部旧址、伪满洲国综合法衙旧址被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伪满皇宫及日伪军政机构旧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伪满洲国皇宫旧址,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光复北路5号。
旧址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新民大街126号。
伪满洲国军事部旧址,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新民大街71号。
伪满洲国司法部旧址,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新民大街828号。
伪满洲国民生部旧址,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人民大街3623号。
伪满洲国经济部旧址,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新民大街829号。
伪满洲国交通部旧址,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新民大街1163号。
伪满洲国外交部旧址,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建设街1122号。
伪满洲国综合法衙旧址,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自由大路108号。
侵华日军关东军司令部旧址,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新发路577号。
侵华日军关东宪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新发路329号。
交通指南
轻轨路线:轨道交通3号线、4号线至
伪满皇宫站,可到达伪满洲国皇宫旧址附近。
轻轨路线:轨道交通2号线至
文化广场站,可到达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伪满洲国军事部旧址、伪满洲国司法部旧址、伪满洲国经济部旧址附近。
轻轨路线:轨道交通1号线至
东北师大站,可到达伪满洲国交通部旧址、伪满洲国综合法衙旧址附近。
轻轨路线:轨道交通2号线至
解放大路站,可到达伪满洲国民生部旧址附近。
轻轨路线:轨道交通3号线至
南昌路站,可到达伪满洲国外交部旧址附近。
轻轨路线:轨道交通1号线至
胜利公园站,可到达侵华日军关东军司令部旧址、侵华日军关东宪兵队司令部旧址附近。
参观指南
伪满洲国皇宫旧址,开馆时间为08:30,停止售票时间为16:40,闭馆时间为18:00。
伪满洲国交通部旧址只在重要纪念日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