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派
传播学术语
传播学派是西方民族学学派之一,一译“播化学派”。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形成于德国,其创始人为民族学家R.F.格雷布纳。属于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W.福伊和B.安克曼。当时,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资产阶级学术思想转向反动。
基本观点
传播学派否定各民族人民的文化创造性,将民族文化的进步、发展与各族人民的创造性劳动割裂开来,把文化现象看成是独立自在的东西,认为每一种文化现象(物质文化、社会制度和宗教观念等)都是在某个地方一次产生的。一旦产生出来,便开始向外“传播”。
各个文化现象传播到某个民族中间以后,便在那里机械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定的“文化圈”(Kulturkreise)。他们认为,各族人民并不是自己创造了自己的文化,而只是从世界上到处传播着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借用”了某些现成的东西。这种文化“传播”和“借用”的过程,便是“文化历史”的基本内容。
英国传播学派以G.E.史密斯和W.J.佩里师生为代表。他们认为,文明的中心只有一个,即尼罗河流,所有高级文化的各个因素,都是从古埃及传播出去的。因此他们也被称为“泛埃及主义”。传播学派的观点,在当时也曾对以民族学家F.博厄斯为首的美国历史学派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欧洲传播学派与美国历史学派一般也被称为文化历史学派
代表人物
这一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科佩斯,早在1931年就指出过“文化圈学说的危机”,到1952年又进一步指出:“危机确实开始赤裸裸地呈现出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学派的继承人J.黑克尔和R.von海恩-格尔登,基本上放弃了“文化圈理论”,主张研究具体的社会和文化,承认各族人民及其文化的独立发展;并开始怀疑火地人安达曼人阿埃塔人塞芒人等一系列采集狩猎部落的原始性,从而对施密特以此为基础而作出的结论提出了挑战。然而,他们并不完全否定其前辈的反科学议论,仍继续片面强调“传播”和“借用”的作用,坚持原始一神论和私有财产自古就有的学说。
代表著
这一学派的代表著作有:格雷布纳的《大洋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层》(1905)、《民族学方法论》(1911)、《民族学与历史》(1911)、《民族学》(1923),安克曼的《非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层》(1905),施密特的《近代民族学及其起源、性质和目的》(1906)、《南美的文化圈和文化层》(1913)、《民族和文化》(1924)和《民族学方法》(1937)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7 14:59
目录
概述
基本观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