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宫镇,隶属于
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地处枞阳县中南部,东隔
白荡湖与𠙶山镇、
金社镇相望,南接
官埠桥镇毗邻,西与
雨坛镇、
义津镇毗连,北和
浮山镇交接,东北隔
罗昌河与
项铺镇相邻,区域总面积76.21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会宫镇常住人口为28592人。
历史沿革
1949年,设置安凤区,辖会宫、老桥、街角、毕山、安凤、七岭、栏桥7个乡。
1956年7月,合并为会宫、安凤、老桥3乡。
1958年10月,属东方红公社会宫管理区和安凤管理区。
1961年4月,两管理区合并为县属安凤公社。
1975年10月,设官桥区时复为安凤公社和会宫公社。
1984年5月,改社为乡。
1992年2月,撤区并乡后为会宫乡。
2010年8月,撤乡设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会宫镇辖会宫社区1个居民委员会,安凤、晓春、拔茅、建设、栏桥、城山、毕山、会宫、庆华、光裕、老桥11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1年10月31日,会宫镇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会官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会宫镇地处
枞阳县中南部,东隔白荡湖与𠙶山镇、
金社镇相望,南接
官埠桥镇毗邻,西与
雨坛镇、
义津镇毗连,北和
浮山镇交接,东北隔罗昌河与
项铺镇相邻,区域总面积76.2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会宫镇属沿湖丘陵区,境内地形大部为
丘陵,岗冲交错,最高点位于大拔茅山,海拔318.6米;最低点位于幸福圩,海拔7.1米。
气候
会宫镇属于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无霜期长,季风气候明显。
水文
会宫镇境内河道属
白荡湖水系。
罗昌河由西北入境向东南入白荡湖,河道长6.7千米。
自然资源
会宫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铜、铁、明矾和铀矿。
截至2011年,会宫镇有农业
耕地面积2.5万亩,全部为水浇地,以种植小麦、玉米、蔬菜为主。
人口
截至2017年末,会宫镇常住人口有38288人。
截至2018年末,会宫镇户籍人口有45664人。
根据枞阳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会宫镇
常住人口为28592人,占全县常住人口的6.10%。
经济
综述
2011年,会宫镇
财政总收入1503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07万元,比上年增长28%。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83万元,增值税854万元,企业所得税50万元。
截至2017年末,会宫镇有企业83个,工业企业34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个,企业从业人员1294人。
截至2018年末,会宫镇有工业企业38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6个。
截至2019年末,会宫镇有工业企业46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8个。
农业
会宫镇
粮食作物以
水稻、
棉花为主;主要
经济作物为
蔬菜;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
2011年,会宫镇
农业总产值2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全镇生产总值的3.7%。2011年,会宫镇生产粮食22900吨,其中水稻1812吨。2011年,会宫镇生猪饲养量2.1万头,年末存栏1.6万头;羊饲养量1300只,年末存栏1000只;家禽饲养量132万羽。
工业
截至2011年,会宫镇形成以化工、矿山开掘、机械加工、塑料制品、建筑材料生产为主的工业体系。
2011年,会宫镇
工业总产值达到13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镇生产总值的25%。截至2011年末,会宫镇有
工业企业77家,职工2541人,实现工业增加值7.8亿元,比上年增长25%。
商业
截至2011年,会宫镇有
商业网点260个,职工130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2.7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城乡集贸市场2个,年成交额1.3亿元。
金融业
截至2011年,会宫镇有
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6.2亿元,比上年增长9%;各项贷款余额1.05亿元,比上年增长7%。
邮电业
2011年,会宫镇
邮政业务收入900万元,其中纯收入480万元;全年
电信业务收入260万元。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会宫镇有镇
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2个;有线电视用户1500户,入户率20%。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会宫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80人,专任教师4人;小学12所,在校生2600人,专任教师120人,小学
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860人,专任教师160人,小升初升学率、
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会宫镇有
医疗卫生机构1个;病床2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56张,固定资产总值8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80人,其中执业医师15人,执业助理医师20人,注册护士4人。2011年,会宫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1万人次。2011年,会宫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会宫镇有体育场地16处。
社会保障
2011年,会宫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3户,人数81人,支出116640元,比上年增长10%;城市医疗救助15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76人次,共支出25.35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797户,人数1700人,支出198.4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五保集中供养80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54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6.62万元,比上年增长7%。社区服务设施1个。参加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2.2万人,参保率85%。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会宫镇有邮政网点1个,代办所1个,征订报纸、期刊10.2万份(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4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0.8万门,固定电话用户0.6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80%;宽带接入用户0.2万户。
交通
会官镇境内有省道枞桐路、铜安路两条干线交会。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因据明戴郎中完的《会公西屋寺涌壁碑记》:昔有裴、郭、阮三公在板桥说法,人因称为会公大板桥,同时以“会公”作为镇名,后来“公”误为“宫”,故得名会宫镇。
荣誉称号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
2021年12月,被安徽省民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省地方志研究院审核,拟认定第九批安徽省千年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