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西多·艾萨克·拉比
美国物理学家,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核磁共振仪发明者
伊西多·艾萨克·拉比(Isidor Isaac Rabi,1898年7月29日-1988年1月11日),男,美国人,物理学家核磁共振仪的发明者。1936年提出拉比模型,描述了原子与光的基本相互作用。原子钟概念的提出者。
人物简介
拉比(Isidor Isaac Rabi,1898-1988),男,获得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用共振方法纪录原子核磁特性。拉比的最大功绩是发展了斯特恩的分子束法,并用之于磁共振。分子束磁共振在研究原子和原子核特性方面有独特的功能,后来形成了一系列的物理学分支。
有人问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的伊萨克.拉比,是什么让他得到诺贝尔科学奖?拉比说是母亲的每日一问:伊萨克,你今天在学校提了什么有用的问题?
人物生平
1898年7月29日,拉比出生于美国。
1930年,伊西多·拉比发现在磁场中的原子核会沿磁场方向呈正向或反向有序平行排列,而施加无线电波之后,原子核的自旋方向发生翻转。这是人类关于原子核与磁场以及外加射频场相互作用的最早认识。
1988年1月11日,拉比去世。
主要成就
1936年提出拉比模型,描述了原子的基本相互作用。
提出原子钟概念。
所获荣誉
194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拉比被誉为“核磁共振之父”;
人物故事
著名的“母亲之问”
拉比的父亲开了一间杂货店, 母亲是一位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家庭妇女,但他的母亲有句著名的“母亲之问”—— Rabi 回忆道:“She always asked me a different question. ‘Izzy(拉比的名字),’ she would say, ‘did you ask a good question today?’”拉比认为是他母亲提醒他提出好问题帮助他走上成为杰出科学家之道路。
“你才是学校的雇员”
1950年前后,时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艾森豪威尔请该校著名物理学教授、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Isidor I Rabi作演讲。艾森豪威尔在开场白中说:“在众多雇员里,你能够获得那么重要的奖项,学校以此为荣。”但是,Rabi回敬说:“尊敬的校长,我是这个学校的教授,你才是学校的雇员。”这就是美国大学的观念。大学校长虽有很大的领导权力,但从观念上来看,他和其他行政人员甚至后勤人员一样,只是为教授和学生服务的。教授从事科研教学,美国大学对学术非常尊重,而不是对权力的尊重,这也是美国社会很重要的价值观念。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01 16:16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