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本·白图泰(阿拉伯语:ابن بطوطة、拉丁转写:ibn Baṭūṭah,1304年2月24日-1377年),全名阿布·阿布杜拉·穆罕默德·伊本·阿布杜拉·伊本·穆罕默德·伊本·伊布拉欣·赖瓦蒂·团智·伊本·白图泰(أبو عبد الله محمد ابن عبد الله ابن محمد ابن ابراهيم اللواتي الطنجي بن بطوطة、拉丁转写:ʾAbū ʿAbd-ul-Lāh Muḥammad ibn ʿAbd-ul-Lāh ibn Muḥammad ibn ʾIbrāhīm l-Lawātī ṭ-Ṭanǧī ibn Baṭūṭah),
摩洛哥穆斯林学者,大旅行家。
人物生平
1304年2月24日,白图泰出生于
摩洛哥丹吉尔的一个柏柏尔人家庭。20岁左右时,他出发去
麦加朝圣,从此开始,他踏上了一条长达75,000
英里的旅途,经过了现44个国家的国土。
麦加朝圣
首先,他沿着北非海岸旅行,穿过现今
摩洛哥、
阿尔及利亚、
突尼斯、
利比亚和埃及的国土,到达
开罗。从开罗到
麦加有三条路线,白图泰选择了最短但是最不常用的那一条,即
尼罗河而上,从如今
苏丹的
苏丹港过
红海去麦加。就在他到达苏丹的时候,当地爆发了针对埃及
马穆鲁克统治者的叛乱,于是白图泰只得折回开罗。在路上,据说他碰到了一位“圣人”,预言他除非先去叙利亚,否则永远到不了麦加。这样,白图泰就决定先去
大马士革,沿途参拜
耶路撒冷等圣地后再转向去麦加。
在大马士革度过斋月后,白图泰顺利地同一支商队抵达了
麦地那和麦加,完成了朝圣。但是这个时候,已经迷上旅行的他,决定不再回家,而朝下一个目的地,当时在
伊儿汗国统治下的
巴格达前进。
伊儿汗国
白图泰穿过现今
沙特阿拉伯境内的茫茫沙漠,抵达了
巴士拉,然后他转向东北,朝圣了圣地
伊斯法罕,再折回西南,经过
设拉子、
纳杰夫,抵达巴格达。当时的
巴格达尚未从
旭烈兀的劫掠中恢复,尚是一片破败景象。白图泰在巴格达遇见了伊儿汗国的大汗不赛因,随着他一同去了伊儿汗国首都
大不里士。在蒙古入侵之时,大不里士没有抵抗即开城,因此没有受到什么兵灾,加之位于
丝绸之路上,所以当时大不里士成为了西亚首屈一指的商贸中心。在此之后,白图泰回到了麦加,做第二次的朝圣。
东非之旅
白图泰无法满足于定居生活,很快他再一次踏上旅程。这次他首先沿红海南下,经过
埃塞俄比亚,到达
也门的亚丁,然后他借着季风,沿东非海岸一路往南,相继访问了
摩加迪沙、
蒙巴萨、
桑给巴尔和
基尔瓦。随着季风转为南风,白图泰往北回到了亚丁,然后他又向北访问了
阿曼,直到
霍尔木兹海峡。结束这一切后,他又回到了麦加,为下一次旅行做准备。
金帐汗国
过了一年,据说
德里的
苏丹听说了白图泰的故事,决定邀请他去印度。白图泰于是先出发去
小亚细亚,因为当时和德里苏丹同族的
塞尔柱人正统治着那里,白图泰认为在那里可以找到翻译和向导。他从如今的
黎巴嫩海岸出发,搭乘一艘
热那亚船,抵达土耳其港口阿拉尼亚,从那里,他穿过整个
安纳托利亚,到达
黑海海港
锡诺普。从那里,他又搭船穿过黑海,抵达
克里米亚的卡法港。从卡法出发,他一路往东穿过草原,在一段旅程中,他遇上了
金帐汗国大汗
月即别,随着他回到了
伏尔加河边的首都萨莱,据说白图泰这次旅程最东到达了
阿斯特拉罕。恰好月即别的一位
拜占庭宠妃有孕,月即别决定派遣白图泰陪同这名宠妃回故乡生产。
1332年底,白图泰抵达
君士坦丁堡,见到了
东罗马帝国皇帝
安德洛尼卡三世,这是他第一次旅行到非
伊斯兰城市,
索非亚大教堂的宏伟令他赞叹。完成任务之后,他回到阿斯特拉罕,向月即别大汗报告。然后他动身渡过
里海,穿越中亚的草原,经过咸海,抵达
撒马尔罕和
布哈拉,在那里,他终于找到了翻译和向导,向南经过如今的
阿富汗,进入了德里。
德里苏丹国
德里苏丹国是建立在非穆斯林国土上的
伊斯兰国家,刚刚经历过一场叛乱,因此
苏丹穆罕默德·图格拉克非常急于延揽熟悉
伊斯兰教法的人才,以巩固其统治。白图泰在麦加居住多年,饶有学识,于是被任命为卡迪(法官)。图格拉克喜怒无常,因此白图泰有时生活在宠信之中,有时又被猜疑笼罩。因此,他决定离开。这时恰好苏丹要派人出使中国,白图泰立刻自告奋勇。这样,他既能离开德里,又可以访问新的土地了。
东南亚
从德里一出发,白图泰一行就遭到了
印度教信徒的袭击,几乎丧命。在到达南印度的港口古里之后,出航的船队尚未出发便遭
风暴。三艘船中两艘沉没,第三艘被迫拔锚启航,两个月后被
苏门答腊岛的统治者擒获。白图泰当时正在清真寺中祷告,幸免于难。但是,他也不敢回德里,只能托庇于当地穆斯林统治者之下。很快,印度教徒推翻了穆斯林的统治,白图泰仓皇逃出,流落
马尔代夫。
在马尔代夫他停留了九个月,在此期间,他被任命为当地的大法官,甚至被迫娶了国王的女儿。但是,白图泰不想留在马尔代夫,于是他随意判罚,惹怒了国中上下,终于,他被赶出了马尔代夫。接下来,他去了
锡兰,看到了
亚当桥。但是他的船随后先是遇上风暴,又被海盗抢劫,使他被迫又折返古里,然后又是马尔代夫。
中国
白图泰到中国游历完全是一个非常偶然的历史性机遇。1342年(
元顺帝至正二年),元朝遣使至德里与印度通好。德里苏丹命令正在游历其国的白图泰率团随同元朝使团回访中国。元朝使团一行从印度西南海岸古里(科泽科德)登船,启航后不久便遭遇风暴。白图泰因未及登船而幸免于难,但失去随员和礼品,无法回苏丹处复命,遂游历马尔代夫等地,后从朋加剌(孟加拉)乘船经过马六甲海峡至苏木都剌(苏门答腊)、爪哇,北上航海至元朝南方主要港口泉州——“离开塔瓦利西时,正赶上顺风,船借风力,海行十七日便到达中国”。他在泉州很幸运地遇见从海难中死里逃生的元朝使臣。元朝使臣协助他通过地方官向朝廷奏报。他在候旨期间南下游历广州。回到
泉州后,奉旨北上。到达杭州后不久便折回泉州,乘船西还。
白图泰声称自己沿着京杭大运河一直北上去了北京,但是后代历史学家有争议,有人认为他根本没来过中国。有人认为他没有去过北京。伊本·白图泰是在元顺帝至元六年(1346年,对此学者有争论)到达中国泉州的,游览了泉州、广州、
鄱阳、杭州等地,留下美好的印象(虽然在其著作《
伊本·白图泰游记》中有关于中国北方特别是
大都的记载,但多数学者认为这是根据传闻写成的)。
伊本·白图泰对元代中国社会的繁荣、进步和稳定非常赞赏。在他看来,中国有着“世界上房舍最美好的地区,全境无一寸荒地”,“沿河两岸皆是花园、村落和田禾”。泉州的“港口是世界大港之一,甚至是最大的港口”,“港内停有大船约百艘,小船多得无数”,“该城花园很多,房舍位于花园中央”。杭州是他“在中国地域所见到的最大城市”,该城“每人有自己的花园,有自己的住宅”,“港湾内船艇相接,帆樯蔽天,彩色风帆与绸伞,相映生辉。雕舫画艇,十分精致”。伊本·白图泰高度评价我国的农业:“
摩洛哥出产的水果,中国不但应有尽有,而且还更加香甜。小麦在中国也很多,是我所见到的最好品种”。“黄
扁豆、豌豆亦皆如此”。他提到“中国的鸡很肥大”,以致一只母鸡“
烹煮时一锅竟盛不下,只得分两锅煮”。对于当时我国工业水平,他也表示了钦佩。在杭州,他看到有很多制造场,规模很大,每一名师傅都带有三四名徒工。他发现中国的金银器皿、竹器、漆器制作极为精巧,而丝绸和瓷器更堪称一绝。泉州和广州的瓷器,价廉物美,运销印度等地,甚至到达他的家乡
摩洛哥。丝绸极多,价钱也不贵,“一件布衣可换绸衣多件”。而泉州和广州制造的大船,“有十帆,至少是三帆。帆是用
藤篾编织的,其状如席”,大船上有水手600名,战士400名。“船上造有甲板四层,内有房舱、官舱和商人舱。官舱的住室附有厕所,并有门锁”,还可以“在木槽内种植蔬菜鲜姜”。而中国人在“交易时使用
纸币,将金银熔铸成
锭保存起来”。中国的治安措施非常到位,对商旅说来,“中国地区是最安全最美好的地区。一个单身旅客,虽然携带大量财物,行程九个月也尽管放心”。
伊本·白图泰还对当时中国的穆斯林生活做了详细的考察。他发现“中国各城市都有专供穆斯林居住的地区。区内有供举行聚礼用的
清真大寺”,“中国每一城市都设有谢赫·伊斯兰,总管穆斯林事务”。他在杭州,看到穆斯林们“住此城内,城市美丽,市街布局如伊斯兰地区一样。内有清真寺和
宣礼员。进城时正当为响礼宣礼时,声闻远近”。元朝在杭州的最高行政长官于府内治备宴席宴请伊本·白图泰,“为此请来了穆斯林厨师,按
伊斯兰教法宰牲”,还让人用汉语、阿拉伯语、
波斯语演唱助兴。正是在杭州,伊本·白图泰看到了前文所述的“爬神仙索登天”、将人“大卸八块”后再让人“复活”的神奇戏法,顿时“大惊失色,心跳不止”。
约半年后,伊本·白图泰离开中国。他的中国之行,沟通了中国与非洲、中国与
阿拉伯世界的友好交往。《
伊本·白图泰游记》中记载的关于中国的部分,不仅为研究中国
伊斯兰教史、中外关系史乃至地理学、社会学、民俗学、
宗教学等提供了重要参考,更把中国展示给了当时的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增进了对中国的了解。
归程
在杭州,白图泰决定要回家。但是,他已经无法决定那里是自己的家了。他首先坐船回到古里,但是他不敢面对图格拉克。于是他穿过
阿拉伯海去
阿曼和
巴格达,在那里,他得知
伊儿汗国陷入内战,阿不塞因已经死去,国家已经崩溃。这样,他决定回去
麦加,经过大马士革的时候,他得知
黑死病开始蔓延,他的父亲已经死去。白图泰立即决定要回
摩洛哥的家乡。经过
撒丁岛,他回到了
丹吉尔,发现母亲也在数月前过世。此时,已经距离他离开家乡大概有25年了。
西班牙摩洛哥
在家中没有待多少时候,白图泰又出发去当时在穆斯林统治下的西班牙——
安达卢西亚。当时
卡斯蒂利亚的国王
阿方索十一世正举兵威胁攻打
直布罗陀,
丹吉尔的穆斯林们组织了一些志愿者去守卫该城,白图泰也是其中一员。但是阿方索随即死于
黑死病。所以等到白图泰抵达安达卢西亚的时候,威胁已经解除。于是,白图泰一路游览,最北到达
瓦伦西亚,然后经过
格拉纳达回家。回到
摩洛哥后,白图泰发现自己居然还没有游历过这个国家,于是他又出发去圣地
马拉喀什,发现由于黑死病,已经成为空城。于是他又去了摩洛哥当时的首都非兹,游览一番后,回到了丹吉尔。
马里
在
丹吉尔,白图泰听说了
撒哈拉沙漠南面的神秘国度——
马里帝国,据说当时世界一半的黄金都产于
马里。白图泰于是决定要去马里。1351年秋天,白图泰出发去马里,穿过撒哈拉沙漠后,他先抵达了古城Taghaza,这是一座用食盐建造的城市,是
摩洛哥人用盐交换
马里人黄金的据点。然后他又向南旅行,沿着一条他认为是
尼罗河的大河航行(实际上那是
尼日尔河),最后抵达了马里的首都,见到了国王曼萨·苏莱曼。之后,白图泰踏上了归途,在
廷巴克图,他收到了
摩洛哥苏丹的命令,命令他立即回乡。
白图泰随后在丹吉尔担任当地的卡迪。在他返回故乡后的1356年,
摩洛哥一位
苏丹命其秘书伊本·朱赞将伊本·白图泰的见闻记录成书,这便是举世闻名的《
伊本·白图泰游记》。这部巨著是世界中世纪史上最有名的游记之一,后被陆续译成几十种文字。1377年逝世后葬于丹吉尔。
个人作品
回到
丹吉尔之后,
摩洛哥苏丹命伊本·朱赞调查白图泰,这位学者记录下了白图泰的叙述,将其命名为《
伊本·白图泰游记》(the Rihla)。这部巨著被誉为中世纪史上最有名的游记之一,后被陆续译为几十种文字。它对当时中国的描述准确、翔实,对加深中阿、中非双方的相互了解和增进中非、中阿人民之间的友谊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本书在随后的岁月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19世纪,才被西欧的学术界重新发现,1853年到1859年,法文版在巴黎出版,引起极大的轰动,后又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学术界认为,这本书的大部分记述都是可信的,为研究14世纪的世界各国提供了许多素材。1985年,该书由
北京大学马金鹏教授译为中文出版。
出版图书
人物评价
白图泰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当时伊斯兰世界的每一个国家。在
蒸汽时代到来以前,他可能是旅行路程最长的人。在阿拉伯世界,白图泰获得了崇高的声名,
摩洛哥人将其作为英雄加以纪念。近代天文学家以其名字命名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