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恩·道格拉斯·史密斯
津巴布韦及前罗德西亚政治家
伊恩·道格拉斯·史密斯,GCLM,ID(Ian Douglas Smith,1919年4月8日——2007年11月20日),津巴布韦及前罗德西亚政治家,1964年至1965年出任英属自治殖民地南罗德西亚总理,后在1965年11月11日发表《单方面独立宣言》,宣告从英国独立,同时组织白人少数管治,并自1965年至1979年出任罗德西亚总理。史密斯的行动并没有得到国际承认,而联合国更对罗德西亚实行经济制裁。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史密斯在1919年4月8日生于南罗德西亚中部省,一个名为舒鲁圭(Selukwe)的小型采矿及农业市镇,父亲佐克(Jock)原本在苏格兰当肉贩,在1898年迁到罗德西亚,并在当地经营牧牛场。史密斯在家中排行最少,有两名胞姐,分别名菲利斯(Phyllis)及琼(Joan)。
史密斯早年入读位于圭洛(Gwelo)的卓别林学校,成绩不错,后来在1938年升读南非的罗德兹大学,修读商学士学位课程,在校内曾经参加划艇队。
二战生涯
可是不久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史密斯遂在1941年加入皇家罗德西亚空军。完成训练后,他获派到皇家空军担任空军少尉,初时曾在威尔斯的基地有出色表现。惟在1943年10月4日,史密斯在埃及亚历山大港基地出发执行飞行任务时,战机的节流阀意外失灵而坠机,他虽然保住性命,但是脸部被烧伤,另外下颌、一只脚和一只手脱臼,而背脊也给压弯。
发生意外后,史密斯被送到开罗的军方医院接受整容手术,在短短五个月内康复以后,又随即被派到意大利作战。在1944年,史密斯奉命驾驶喷火战斗机,到波河一带轰炸敌方载运燃油的列车时,遭纳粹德军的高射炮击落,但今次史密斯成功以降落伞逃生,没有受伤。在降落以后,他得到反法西斯游击队及法国反抗组织成员的照应,成功匿藏了五个月,期间习意大利文、读莎士比亚,又负责耕作,更逃过德军搜查,跨越阿尔卑斯山,最终走到美军阵地。
史密斯在战后重返大学继续学业,终在1946年毕业,同年获选为该校的学生代表议会主席。毕业后,他又在舒鲁圭置地兴办农场。
踏入政坛
史密斯在1948年大选代表自由党出选舒鲁圭选区,并成功当选为立法议会议员。最初由于资历浅的关系,他很少在议会发言。到1953年,史密斯支持南罗德西亚、北罗德西亚尼亚萨兰结成联邦,结果转投戈弗雷·赫金斯爵士(Sir Godfrey Huggins)领导的联合联邦党。
罗德西亚及尼亚萨兰联邦在1953年成立后,史密斯在同年12月参与联邦议会大选,并成功当选中部省(Midlands)选区议员,同时又辞任南罗德西亚立法议会议员。自1958年起,史密斯出任联合联邦党在联邦议会内的首席党鞭,但他与该党及新任总理罗伊·韦伦斯基爵士(Sir Roy Welensky)的关系却日渐疏离。在1962年年初,他退出了联合联邦党,自组罗德西亚改革党,数个月后,与自治领党合并,改组成罗德西亚阵线(简称RF)。
在南罗德西亚1962年大选,史密斯首次代表RF出选翁津瓜内(Umzingwane)选区,结果重返南罗德西亚国会。当年RF在大选以轻微多数,由党领袖温斯顿·菲尔德出任南罗德西亚总理,史密斯则获委为财政部长。未几在1963年,罗德西亚及尼亚萨兰联邦宣布解散,但由于菲尔德未能阻止英国政府顺道让南罗德西亚独立的打算,菲尔德未能取得党的信任,其党魁及总理地位遂于1964年4月为史密斯取代。
南罗德西亚总理
对于英国政府坚持要在南罗德西亚独立前引入多数管治,史密斯表示了强烈反对。他曾扬言在有生之年,罗德西亚也不会有”黑人多数管治“,后来他还甚至将其言论扩展至“包括(其)子女的有生之年”。
白人少数管治其实最初于1923年随当地成立自治政府而确立的。这种政策在1920年代虽然十分普遍,但却一直到1979年才被废止。在罗德西亚实行白人少数管治期间,尽管白人人口从来不超过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五,但他们却占上总投票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五。
史密斯与其他白人殖民者声称,当地的选举系统从基本上完全没有歧视的成份,因为他们相信随著黑人在教育和财富方面的逐渐改善,罗德西亚必然有机会落实多数管治。然而,反对者则指出,罗德西亚的经济及政治制度本质上优待白人,对黑人则甚为不公。
同时间,自1960年代以来,黑人民族主义运动有长足的发展,并且以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简称ZANU)及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会(简称ZAPU)为主要势力,前者以罗伯特·穆加贝为领导,深得占人口多数的绍纳人支持;后者则以约书亚·恩科莫(Joshua Nkomo)为领导,并获得说辛德贝勒语(Sindebele)的小数族群支持。由于上述两支民族主义势力都具有武装性质,而且信奉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所以为史密斯强烈抵制。
单方面独立宣言
在1960年代,大英帝国治下的绝大部分非洲殖民地都先后取得独立。当时罗德西亚也正寻求独立,但英国政府表示只会在实行多数管治的情况下,才会考虑让罗德西亚独立。结果在1965年11月11日,史密斯与其内阁阁员发表了《单方面独立宣言》(简称UDI),宣告从英国单方面独立。史密斯的行动引起了国际广泛谴责,而联合国在英国及非洲统一组织的力倡下,更破天荒地对罗德西亚实施经济制裁。罗德西亚单方面独立后,史密斯成为了罗德西亚总理,当时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政府私底下支持史密斯,并对罗德西亚的处境表示同情,但是却没有承认其独立地位。
联合国的制裁行动,使罗德西亚与外间的贸易和金融联系陷于中断状态,而罗德西亚公民出境到其他地方也备受制限。其中在1979年,史密斯打算到挪威出席儿子的婚礼,可是挪威政府却拒绝其入境,使之大表不满。在制裁初期,罗德西亚与某些违反制裁令的私人公司,以及一些对罗德西亚表示同情的国家合作,使制裁的影响得以减低。不过当地的商界则始终对经济市场萎缩及经济错配深表关注;而罗德西亚教会议会亦提出道德理由,渐对UDI表示反对。
在UDI宣告后的三年间,史密斯与英国首相哈罗德·威尔逊曾召开了两轮谈判,讨论有关终止UDI的条件,以及罗德西亚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与正常化问题。
首轮谈判在1966年12月于直布罗陀的“HMS老虎号”军舰上进行。当时英方提出史密斯必须辞职,然后让罗德西亚临时回归英国管治,并由英国委派的总督委任一个“具广泛人民基础”的政府。政府内RF的党员将占多数,但会有五名非RF的成员,其中两人是黑人。此外,现行的1961年版宪法将会修订,以加快扩充黑人代表的步伐,从而提早落实多数管治。史密斯拒绝了英国的建议,认为接受建议等同投降。
第二轮谈判在1968年10月于英舰“HMS无畏号”上举行,这次英方放弃有关罗德西亚临时回归英国的条文,但对其他在“HMS老虎号”上提出的建议则维持不变。结果史密斯再度拒绝建议。而在两次的谈判中,南非政府的支持是其主要的筹码之一。
史密斯在宣布单方面独立后,于1968年采用新的罗德西亚国旗。在1970年,史密斯通过新宪法,使罗德西亚变成共和国,并且不再向英女皇效忠。在新宪法中,“黑人与白人享有同等伙伴关系”的想法成为了黑人多数管治的代替品。黑人和白人都可以在新的宪法下投票,不过要分开名册投票,而国会的议席分配则根据各方名册投票人的总纳税额来划分。起初,白人在国会内享有50席,而黑人则获配16席。而根据计划,随着黑人对国家的贡献随时间按比例增长,黑人议席会随时间增加,长远达到50席的目标,以符合“同等伙伴关系”的理念。
不过,史密斯的有关政策却备受质疑。而自1960年代晚期以来,政府大幅引入白人新移民到罗德西亚,使白人人口在1970年急升至百分之5.5,暗示黑人的贡献比例长远难有增长。
英国保守党在1970年上台执政后,重新对罗德西亚展开谈判。在1971年,英国政府提出了一个宽大的新建议去终止UDI,当中,罗德西亚将百分之五十土地预留白人的政策将可以永远保留,但英国外相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爵士私底下向史密斯表示保留此一政策实属不智。另外,英政府又建议黑人在国会的代表议席不应按黑人纳税比例划分,而是要按黑人在大选的投票人数来划分,至于黑人和白人双方的议席也不应设下相等的上限。可是,有关教育及财富的资格限制仍然保留一段时期,使黑人在投票名册内始终占小数。史密斯认为,英方这次的方案”让激进的歧视在有道理和合理的情况下得以维持“,故此表示接受。
有关方案出台后,引起很大反响,罗德西亚卫理宗教会更批评这是“英国政府与罗德西亚人联合在宪制上强奸非洲人”。结果英国政府在1972年收回方案,数个月以后,一些信奉马克思主义的黑人起事者袭击白人拥有的农场,由此揭开罗德西亚游击战的战幔。
情况改变
在1974年,南非总理巴尔萨泽·约翰内斯·沃斯特(B.J. Vorster)开始迫使史密斯结束白人少数管治,以换取南非在外交上改善与其他非洲国家的关系。因为南非过去一直在经济、外交和军事上支持UDI,使之成为与非洲各国修好的一大阻碍。
随后在1976年,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提出一个包含六大步的“基辛格方案”。有关方案同时得到英国和南非的支持。为了取得罗德西亚支持,基辛格特地到南非的比勒陀利亚与史密斯及沃斯特召开会谈;此外,时任英国首相詹姆斯·卡拉汉还表示方案“将可结束罗德西亚内的冲突”。面对各方压力,史密斯唯有无奈接受方案。
根据基辛格方案,罗德西亚政府要立即接受多数管治的原则,但史密斯却尽可能加以拖延。为了拖延时间,他与美国、英国和南非召开了多番会谈,另外又与国内的黑人民族党派展开不少公开和秘密的会面。总言之,各方就协商哪一位黑人温和派领袖接掌大权而拳来脚往。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委派了喀威尔勋爵(Lord Carver)为委任总督,准备协助罗德西亚终止执行UDI。
史密斯原本有意争取在实施多数管治后,为白人居民保留某种地位,但随着政府在罗德西亚游击战中的节节失利而遇上重重困难。在1977年1月至1979年12月,游击战踏入高潮,各方伤亡人数占上整个游击战的百分之八十,其中,来自莫桑比克、赞比亚博茨瓦纳的游勇纷纷加入,使罗德西亚的情况更形严峻。
综合实施十五年单方面独立以来,史密斯其实在英国及美国两地始终有一定支持。当中,保守党星期一会就曾发起多次亲罗德西亚行动,并到唐宁街示威抗议。另外,美国参议员贝利·高华德亦曾直言”我们需要更多像伊恩·史密斯的人。我想,在今日的世界,我们拥有太少领袖,我希望他的行动能够繁衍一点,再向四处传播“。同样,西方社会反对史密斯的团体和人士也大有人在。英国自由党下议院议员彼得·海恩就曾多番组织示威抵制史密斯,而另外美国总统吉米·卡特与其驻联合国大使安德鲁·杨格也是制止UDI的核心人物之一。
独立宣言结束
随着南非不再支持罗德西亚,加上邻国莫桑比克在1975年脱离葡萄牙独立,进一步剧化了罗德西亚的孤立地位。此外,联合国对罗德西亚的经济制裁更日渐构成严重打击,国民购物都要缴付特别高的价钱,同时国际投资更近乎零。
在1978年,史密斯终于与国内的黑人民族主义者达成了一份《内部解决》,当中史密斯同意让罗德西亚实行多数管治。而同时,史密斯亦成功为白人保留一定的特权。例如,白人保证在国会可以占有近三分之一的议席,内阁四分之一的成员要由白人出任,另外警察、军队、公务员和司法仍然由白人掌控。
在1979年,罗德西亚根据《内部解决》,首次举行多元民族的国会选举(但黑人和白人仍然分开名册投票)。然而,ZANU-PF和ZAPU因为不满《解决》而杯葛选举。大选举行后,罗德西亚易名津巴布韦罗德西亚,而联合非洲民族议会(简称UANC)的领袖埃布尔·穆佐雷瓦主教更在同年6月出任该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理。史密斯原本争取在新政府出任国防部长,但最后只能成功出任不管部部长
由于两大民族派系的反对,游击战在津巴布韦罗德西亚成立后没有停止,而制裁也没有撤销,外交地位也没有被承认。为了解决问题,英国外相彼德·卡林顿勋爵在1979年9月邀请所有派系到伦敦兰卡斯特楼召开会谈,试图为各方达成共识。
各方最后在1979年12月达成共识,签订《兰卡斯特楼协定》。根据《协定》,白人始终在国会占有一定比例的议席,而津巴布韦独立后10年内,不可进行任何强迫性土地重新分配的行动,以确保白人势力不会在独立后立即逆转。另外,《协定》又规定任何曾参与UDI和游击战的人士,都获免于起诉。
《兰卡斯特楼协定》的签署为《单方面独立宣言》划上句号,英方总督索梅斯勋爵(Lord Soames)随即在1979年12月12日到任履新,为津巴布韦独立作好准备,而游击战与经济制裁也相继终止。
津巴布韦独立
《兰卡斯特楼协定》签署后的首次大选在国际监察下,于1980年举行。史密斯原本希望在政府保留白人势力,所以他设法让RF和穆佐雷瓦的UANC及恩科莫的ZAPU组成联合政府。然而,罗伯特·穆加贝的ZANU-PF却得到国内大部分绍纳人支持,遂得以在大选中胜出。史密斯最初曾表示大选期间有严重的恐吓活动,并要求宣布大选结果无效作废,但是国际监察组织并不受理。最后在总督索梅斯勋爵确认下,津巴布韦终在1980年4月18日正式独立。
史密斯在独立前呼吁津巴布韦的白人以“务实”的态度接受选举结果,并在1980年尾被新政府委派出访欧洲,推广及鼓励外商投资罗德西亚。至于在独立后,他亦成为了津巴布韦国会的反对党领袖,而原有的罗德西亚阵线则改称共和阵线(Republican Front),惟该党仍然拒绝黑人加入。
可是,史密斯的影响力不断减弱。首先,史密斯不满穆加贝着意建立一党专政,因此终止了立国后与穆加贝的持续会谈;而后来史密斯更曾在1982年12月遭短暂拘留。另外,新国会原本有20席预留给白人,并全部由RF占有,但是在独立后首五年间,其中有11席转投ZANU或变成独立人士。虽然在1985年的大选中,史密斯成功带领RF夺回20席里面的15席,但是不久以后,史密斯被指于1986年谴责黑人多数管治而在1987年4月被免去议员资格,到同年9月,穆加贝更将所有白人预留议席取消。
史密斯被逐离国会后退出政坛,并退居于舒鲁圭的农场。至于共和阵线则在1986年改名津巴布韦保守联盟,并开放让有色人种入党,津巴布韦保守联盟后来又合并入民主改变运动内。
晚年
史密斯退出政坛后,专注于抨击罗伯特·穆加贝的政府。另外他又先后出版两本自传,分别名为《大出卖》(The Great Betrayal)和《难堪的收成》(Bitter Harvest)。这两本书的评价甚为极端,仰慕他的人认为其正直诚实的人格得到肯定,但反对他的人则指史密斯骨子里始终拒绝任何转变。另外,史密斯政府在UDI时期的辛酸经历,也是两书的主要内容。
不同其他大部分罗德西亚时代的白人政治家,史密斯在退休后坚持留在津巴布韦,其长年居于欧洲的儿子亚历克也返回舒鲁圭帮忙管理农场,而且还成为其商业伙伴。不过,当地政府却多次设法收回其农场。在农场重新生活也使史密斯结识了很多黑人朋友,此外他又时常为本地及海外媒体评论时政,当中不乏批评穆加贝的言论。在2000年,史密斯在海外接受传媒访问时批评穆加贝“精神紊乱”,结果穆加贝恐吓如果史密斯敢返回津巴布韦,将会逮捕他,并向他控以大屠杀的罪名。史密斯闻讯后照样返回津巴布韦,但在首都哈拉雷机场入境时没有受到阻挠,并且安全返回家中。
在2005年年初,史密斯前往南非开普敦接受治疗,此后一直留在那里,与养女同住在当地一个前罗德西亚白人聚居的社区。史密斯在2007年11月20日于南非开普敦逝世,终年88岁。
家庭成员
史密斯在1948年迎娶珍尼特·瓦特(?—1994年)为妻。此为珍尼特的第二段婚姻,在此以前,她曾下嫁予南非榄球员彼埃·杜云纳戈博士,两人肓有一子一女,分别叫罗伯特(Robert)和让(Jean),他们俩后被史密斯收养。史密斯与珍尼特亦育有一子,名亚历克·史密斯(Alec Smith,1949年5月25日—2006年1月19日),亚历克在2006年于伦敦希斯罗机场突然因为心脏病病发逝世,对晚年的史密斯造成沉重打击。
部分著作
The Great Betrayal: The Memoirs of Ian Douglas Smith, Blake Publishing, London, 1997, (ISBN 1-85782-176-9)
Bitter Harvest: The Great Betrayal and the Dreadful Aftermath, Blake Publishing, London, 2001, (ISBN 1-903402-05-0)
人物评价
史密斯生命中的最后时光,是在对津巴布韦急剧恶化的现状的忧虑以及对自己治理罗德西亚事业的失败的愤懑不平中度过的。他认为自己受到了英国、南非乃至整个英联邦的欺骗,目睹今日危机,他更加确信自己的所为是正确的。虽然他一直认为黑人目前缺乏自我治理的能力这个观点注定不会被世人广泛接受,但确定的是他并不是有罪恶的种族歧视主义者。最足堪论证的例子是,在白人少数政权结束之后,面对人口比例高达98%以上的黑人,史密斯并没有出逃国外,在仍然可以安然在其父母留下的农场居住生活,并和周围的黑人农民交朋友。“事实上,在很多前罗德西亚白人乃至英国、南非的白人甚至是黑人心目中,史密斯的为人处世风格一直深受赞许,他们认为伊恩·史密斯是一个正直、和善、谦逊得体又坚定勇敢的政治家。比如在其努力下,时值今日,津巴布韦的成人识字率,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中仍然居于前列。 “史密斯赢得了历史的尊敬,而穆加贝赢得了瑞士银行的帐户。”尽管他是政治变化进程中的失意者,但却赢得了历史的温情的敬意。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5 19:3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