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凤(
676年十一月—
679年六月)是
唐高宗李治的
年号。
贞观十年(
公元636年),
宛丘“凤凰”集,众鸟数万,前后翔从,行列整齐,以色别群。676年,以
陈州“凤凰”集,改元“仪凤”。共计4年。
仪凤二年(六七七),长孙讷言新增《切韵》成。《切韵》乃隋代
陆法言所编,至唐大行于世。《切韵》重在分辨声韵,收文字及义训不详遂有多种增修韵书问世。讷言所增《切韵》属笺注类,以《切韵》为底本,承陆书分韵及体例,略增字数(新增字大抵出自《
说文》),重点在以《说文》订补及笺注《切韵》,据《说文》加案语,记于原注之末,或解释字体,或补充训释,一变韵书而兼字书。此书流传甚广,保存至今,敦煌文书存有诸卷。
仪凤二年(六七七),唐授
百济王子
扶余隆光禄大夫、太常员外卿,兼
熊津都督、带方郡王,使归本蕃,安辑余众。时百济之地渐为
新罗占领,隆不敢入旧国,寄居
高丽之境而卒,自是扶余氏
散亡。
上元三年(六七六)唐徙
安东都护府于
辽东城(今辽宁
辽阳),罢华人任都护府各级官职,仪凤二年(六七七),遂授原高丽王唐工部尚书
高藏为辽东都督,朝鲜郡王,使还辽东、安辑高丽余众,镇抚本蕃。高丽民先徙于内地诸州者亦皆遣返,与藏同归。唐将安东都护府再徙于新城(今辽宁
抚顺北)。安东都护府两次内徙,表明唐已退出高丽。唐太宗、高宗二朝竭中国之力取高丽,既得之而不能守,究其原因,一则辽东道远,粮运艰阻,二则东、北边
契丹、
奚、
突厥渐多作梗,顾此失彼,而主要原因,则是西北边
吐蕃炽盛,牵制
唐朝,使之不得不在东北方采取消极退守之策,此外,尚存在高丽民反抗激烈诸因素。自此以后,唐惟有拥大同江以南地区之虚名,至
开元廿四年(七三六),此虚名亦予放弃。
仪凤二年(六七七),辽东都督、朝鲜郡王高藏返辽东后,潜与
靺鞨勾结谋反,事未及发,唐已知之,召藏还内地,配流
邛州(今四川邛崃)。唐再散徙高丽民于河南、陇右诸州,留贫弱者于安东城旁。自是以后,高丽旧城故地渐被新罗占领,高丽余众或奔靺鞨,或投突厥,于是高丽之高氏旧族皆散亡,君长亦绝。高藏于
永淳元年(六八二)卒于流所,诏送京师,赠
卫尉卿,葬于
颉利墓左,树碑其阡。
仪凤二年(六七七)四月,诏以河南、北干旱,遣御史中丞崔谧等分道存问赈给。侍御史刘思立上疏曰:今麦秀蚕老,农事方殷,敕使巡抚,人冀天恩,必聚集参迎,妨害生产。既行赈给,须立簿书,更成烦扰。无驿之处,劳扰更甚。农忙时节,废须臾则亏岁计,不如委州县赈给,待秋后闲时出使查赈给政绩,行褒贬。疏奏,谧等遂不行。
仪凤二年(六七七)五月,吐蕃攻
扶州临河镇(今四川南坪附近),擒镇将杜孝升,令孝升以书劝
松州都督武居寂降,孝升坚决不从。吐蕃舍孝升而还。孝升复帅众坚守临河镇。唐授孝升
游击将军(从五品以下),以示褒奖。八月,尚书左仆射
刘仁轨为洮河镇守使。十二月,诏大发兵讨吐蕃。
仪凤二年(六七七),
张文瓘卒,年七十三。文瓘
贝州武城(今山东武城)人。贞观初(六二七)举明经,补
并州参军,长史
李绩重之,比之为管(仲)萧(何)。累迁水部员外郎。时瓘兄文琮为户部侍郎,旧制,兄弟不许并居台阁,乃出瓘为云阳令。
龙朔年间(六六一至六六三),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
乾封二年(六六七),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兼知左史事。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藏渐虚,文瓘谏:劳民生怨,隋鉴未远。高宗纳之,减厩马数千。
咸亨三年(六七二),改黄门侍郎,兼太子左庶子。不久,迁大理卿。文瓘到官旬日,断疑案四十余条,执法公正,时人比之
戴胄。上元二年(六七五),拜侍中,兼太子宾客。文瓘以严正著称,诸司奏议,多所纠驳,高宗十分信赖。朝廷有大事,若卧病在家,高宗必问诸宰臣:“与文瓘议否?”未议,则遣与议之,已议,则从之。时新罗叛唐,高宗欲出兵征讨,文瓘谏曰:吐蕃扰边,兵患未解,又伐新罗,民不堪其劳,请息兵修德安百姓。曾参与撰写《永徽留本司格后》(十一卷)。有子四人,皆至三品官,时人称为“万石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