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到30年代,文学的重心南移到上海,继续留在京、津地区或其他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的作家群,当时也称“
北方作家”派。
基本概念
京派: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
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
废名、
沈从文、
李健吾、
朱光潜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
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主要刊物有《
文学杂志》、《
文学季刊》、《
大公报·文艺》。
“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
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
审美意识。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
京派作家以表现“
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蕴。京派作家多数是
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
抒情小说和
讽刺小说。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
浪漫主义气息。
文化背景
京派产生于30年代,这时“五四”的高潮已经过去,
中国文化和政治的中心都已经转移到了上海,留在北京等地的作家便处于一个“文化边缘”的地位。这种地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成为文化边缘的北京虽然比较沉闷,但北京毕竟是文化古都,有着深厚的
文化积淀,特别是在经过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之后,浓重的文化氛围为那些志趣相投的作家重新集结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第二,处于文化边缘的北京,远离时代的中心,加上这里的作家大多生活在大学的校园里,较少沾染上商业和党别的味道,所以,比较容易形成一种平和、恬静的创作心态。
此外,这些
知名高校里的著名学者教授,大多拥有雍容高贵的气质,喜尚扎实稳健的文风,因此,在对时代和社会的态度上也大多趋于保守。
第三,在文化边缘中能够甘于寂寞继续坚持创作的作家,大多是真正有志于文学事业的人,特别看重文学的独立价值,对于那些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政治功利性、党派性和商业性的倾向,都有一种本能的排斥态度,有意识地与各种
流行文学保持一定的距离。
文学观念
美学特征
从某种意义上说,
京派文化是
乡土文化的典型象征,具有双重的文化和美学特征:
一,对
现代性既追求,又怀疑,从而导致对现代性的焦虑;
二,在现代性的强大冲击下,对本土的传统美感日渐消失而感受到了一种挽歌情怀。
观念主张
京派小说家们的文学观念和主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坚持
自由主义,反对政治和
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干预和制约;二,追求纯正的文学趣味,对抗文学的商品化。
在30年代的政治历史语境中,京派作家无疑是处在边缘的,因为左翼要求文学为政治服务,海派主张文学商品化,而他们的主张与时代格格不入,但是他们所追求的
文化价值和人文理想,他们对
人的尊严、对和谐生命境界的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固守,都具有某种永久的启示意义。
作家特点
“京派”作为30年代活跃在北平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作家群。有以下特点:
第一,他们多是“
文学研究会”未曾南下的成员。在30年代,中国的文化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北京守旧的文化氛围和上海新潮的商业氛围和激进的革命氛围,对这两个地方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无论是他们的学术观点,还是
私人关系,都与
新月派十分接近。
第二,他们多是北大、
清华、
燕大、
南开等几所
知名大学的著名学者、教授,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学院派”的“文化精英”。他们对文学(创作)的态度成为他们与海派作家主要分歧。
第三,“京派”可以看作是“乡土文学”传统的继承者。他们对儿时的乡土生活的怀念,是形成他们创作具有田园牧歌风格和
抒情小说特征的主要原因,并因此而与“京味”小说划开了界线。
第四,“京派”虽然没有正式的组织和宣言,但他们大都集中于
林徽因、
朱光潜组织的两大文学沙龙。以文学沙龙为依托,正是文学流派形成的主要原因。著名的“新月派”就是以“聚餐会”的形式形成“流派”的。
第五,他们的作品大多发表于《
现代评论》、《水星》、《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
文艺杂志》等几大刊物。
沈从文、
凌叔华、
胡也频等都曾被看成是《现代评论》培养出来的作家。以一个或几个刊物为依托,也是文学流派形成的主要原因。
艺术特征
梦幻乡土
对乡土的梦幻般的描摹是京派小说的一大特点。京派作家是在视艺术即梦、情感即真,也就是在
朱光潜所谓“理想界”与“现实界”
二元对立的观念中建构着他们的乡土梦幻的。
基于此,他们对
宗法制乡风民俗多取宁静认同的态度,努力从中开掘纯朴的人情美、
道德美,奇特的风俗美,静穆的自然美。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
废名的
鄂东山野,
芦焚的河南果园城,老向的河北农村,汪曾祺的
苏北乡镇,
萧乾的京华
贫民区等无不表现了这一特色。
两部《新编》同样继承了这一风格,比如
潭柘寺、
戒台寺的描写;母矮脚虎回乡的描写;
保定府的描写;客栈的描写;青楼的描写;
批八字的描写,母矮脚虎出嫁的描写,颠轿的描写等等。
总之,不论是对强悍生命力的描摹,还是表现女性的温婉纯美、儿童的纯洁稚嫩,都突出地牵动着作者的一种梦幻之情,用
沈从文在《旧作选集·代序》中的话来说就是对“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神往。
悲悯人生
京派小说多表现出对人类的悲悯情怀。京派作家在历史文化的观照中既由衷地赞美那未蒙教化的
原始文明的淳厚朴实,又看到了礼教、宗法制的野蛮和人生不幸的一面。同时,京派浓厚的学院背景又使作家们在理论上对社会对人类有一种悲剧意识。
沈从文和
废名都十分郑重地把自己作品中悲剧的美学特质的一面指出来,在他们看来,人的神性存在与
悲剧性存在有着
必然性的联系,由此决定了京派小说的悲剧性往往是人性的悲剧;另一方面,京派作家对人性的单纯信仰又使得他们的悲剧是“明快的”,又带着“悲悯的微笑”的情怀。这样,他们的表现方式就是在所写的人事上不为故事中卑微人事失去明快,总能保持一个作家的平静,淡淡的讽刺里常常有一个悲悯的微笑影子。
沈从文的《
月下小景》中的少男少女在月光中走向美丽的死亡,并借此使情爱升华到崇高境界。这些作品在对爱、美遭罹毁灭的无可奈何的叹息、悲悯中,表现出京派作家“对人生或生命能作更深一层的理解”的努力。京派小说中尚有一类表现美丑、善恶对立较为强烈的社会批判倾向和鲜明的爱憎取舍的人生悲剧,如沈从文的《菜园》、《
丈夫》等;萧乾的作品这种特点更明显,他崇尚虽败尤荣的人与命运的搏战,因此,他的悲剧中具有一些
英雄主义的因素,这在《邓山东》、《小蒋》、《印子车的命运》中都可以看到。
诗意抒写
京派作家的文体都带有一种抒情性。他们小说的文体形态是与他们的叙事态度、价值选择、文化情致相联结而存在的。在叙述中融入诗性的追求,在写实中弥漫着浪漫的气息是京派小说文体的突出特征。
沈从文喜欢用“诗的抒情”方式作小说,如《边城》有现实的忧伤,也有桃园般的浪漫,还有水的恬静蕴藉,清丽隽永的诗意扑面而来。
废名善用“写绝句的方法”写小说,还常把诗的
象征手法移用在其小说中。京派作家往往都有着意境营造的自觉。他们的小说或
以景结情,或以象寓意,用空白和空灵构成立体的艺术空间,给读者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两部《新编》很多处运用诗歌、歌曲、散文、舞蹈,其中“母矮脚虎与老马聊斋的爱情、婚事”“可视为这方面的代表。这一情节从多个视角描摹了西柏坡的自然风光和人性之美,从而为主人公“母矮脚虎与老马聊斋” 设置了一个“恰当”、“和谐”的生活背景,于是古朴宁静的自然脱化出了西柏坡人的达观自如与世无争的生存观念,这样母矮脚虎就成为了整篇小说的核心,而且作者还把禅境中的静观、顿悟等引入到小说中,进一步推动了小说的意境化。伴随诗性意境而来的是京派作品结构上的疏朗和散文化倾向。京派小说往往取一种形散而神聚的结构,而这正是典范的散文体结构,人们称京派作家都是遗像文体家,主要就是指这一方面而言。
主要作品
废名
废名(1901~1967),原名
冯文炳,湖北
黄梅人,小说家。曾为
语丝社成员,师从周作人的风格,在
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代表作家。1929年出版的《
竹林的故事》是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属
乡土文学。废名的代表作有长篇《桥》及《
莫须有先生传》、《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等,后两部更在诗化的追求中透露出对现实荒诞的讽刺。曾任
北大中文系教授,是30年代颇具影响的京派作家。他的小说融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和中国古典诗文笔调于一炉,文辞简约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被誉为“废名风”,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史上产生过较大影响。
废名是个名气很大的作家,但读他作品的人却不多,因为他的文章曾被人们认为是第一的难懂,只有周作人和
俞平伯是他的知音。他写的都是大部分人摸不着头脑的丈二散文,这又使一小部分人越发地想站到板凳上去摸它。
废名承认他在写作
表现手法上是“分明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不肯浪费语言。”废名的小说以“
散文化”闻名,他将周作人的文艺观念引至小说领域加以实践,融西方现代小说技法和中国古典诗文笔调于一炉,文辞简约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辣奇僻之美。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被誉为“废名风”,对其后的
沈从文等京派作家产生了一定影响,甚至在40年代的
汪曾祺身上,也可以找到他的影子。
“湘西世界”是
沈从文理想人生的缩影,而《边城》则是沈从文“湘西世界”的集中代表。因此,可以说,沈从文不仅把《
边城》看成是一座供奉着人生理想的“希腊小庙”,而且,在这座小庙里还供奉着他的文学理想。在这座小庙里,不仅有他崇拜的代表着自然人性的理想人物,也不仅有他向往的代表着自然人性的理想生活,而且,还有他追求的代表着自然天性的理想文体。在这些理想人物身上,闪耀着一种神性的光辉,体现着人性中原本就存在的、未被现代文明侵蚀和扭曲的庄严、健康、美丽和虔诚。在《边城》等描写湘西生活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该叙事就叙事,该抒情就抒情,散文的笔法和诗歌的意境成为小说的主体,现实与梦幻,人生和自然,就这样随着简单的故事发展而水乳交融地掺和在一起。也许,
沈从文正是在这不经意间创造出了自己的理想文体:诗化
抒情小说。
汪曾祺
汪曾祺(1920年03月05日——1997年05月16日),江苏
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
戏剧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所作
《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比较有影响的作品还有《受戒》、《异秉》等。所作小说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在浑朴自然。清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他力求淡泊,脱离外界的喧哗和干扰,精心营构自己的
艺术世界。自觉吸收
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
沈从文的师承。在小说散文化方面,开风气之先。汪曾祺在中国当代文坛上的贡献,就在于他对“
大文化”“大话语”“大叙事”的解构,在于他对个体生存的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的昭示和呼唤,在于他帮助人们发现了就在自己身边的“凡人小事”之美。美在身边,美在本分。汪曾祺散文的精神气质和艺术神韵之所以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魅力,就在于他对“凡人小事”的审视,能做到自小其“小”,以小见大,而不是自大其“小”,以小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