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共生网络是指以获取
环境效益和
竞争效益为目的,在
区域产业间通过物质、
能源的传递和
知识、
人力资源、
技术资源的
交换所形成的长期合作共生关系。构建区域产业共生网络,即将
产业发展嵌入
本地网络的过程,体现为
产业活动融入承载空间内的
资源、生态、
制度环境的过程。这种融入体现为:资源—生态—
经济(3E)系统的
协调发展;
企业与
政府、科研院所、
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支撑辅助部门形成稳固的联系;产业内部治理结构科学合理,可在不同动因之下纵横捭阖,凝聚
产业升级的内生力量,
竞争优势集群化以带动产业间的升级
互动,赋予整个产业有机体以顽强的生命力。
区域产业活动与资源、生态、制度环境的融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尤其是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
公共资源属性会导致
资源配置的低效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生态环境修复迟缓。因此,仅靠市场的力量和产业活动主体的自觉自发难以实现产业活动与资源、生态环境的耦合,需要产业共生网络中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以及中介机构等
活动主体协同共建。宏观层面上,加强规制与引导,为产业共生网络提供良好的
软环境。一是政府应在尊重市场规律、责权明确的前提下,制定落实
产业政策,充分发挥宏观上的引导作用;二是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并切实推进规划的实施;三是着手各排放
标准、资源密集型产品
能耗标准、
技术使用标准以及高能耗行业准入
制度的建立并完善相关法规,进而健全产业活动的行为规范;四是完善产业政策体系,立足于中国
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产业发展和产业构成现状,在与产业活动主体、行业协会不断
博弈的基础上,制定出能够代表主要企业、行业协会、专家、政府共同声音的自下而上的整体性的
政策安排,为
产业的空间布局、组织
协作、
协同创新、动态调整升级提供优质的承载环境。
中观层面上,各类主体应统一
目标、各司其职,共同搭建信息平台以促进要素的高效流动。中观层面活动主体主要包括行业协会、信息中介机构、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
金融机构等。其中,行业协会和地方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应真正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中介机构和
金融保险等服务机构应保证
信息渠道和
融资渠道的通畅,为产业共生网络搭建信息平台并提供
金融支持。中观层面的努力会为产业共生网络提供管道和润滑剂,提高各节点、各层面、各
系统间的耦合
效率,促进要素高效流动,强化产业共生网络发展的鞣性和生命张力,并通过
联动效应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
可持续发展。
微观层面上,
外部成本的内部化将会驱使企业调整
生产方式,进一步
优化资源配置,追求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产业共生网络中,将资源投入和污染性产出纳入企业
生产成本,将企业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态
外部性纳入
企业收益,作为产业共生网络中的
终端结点的各类企业,在
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驱动下,会积极
研发或采用
低碳技术,会主动将
节能减排行动贯彻到
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环节。只要越界的
边际成本足够大,企业就会自动遵守
国家和
地方政府框定的产业活动边界,自主调整
企业投资的规模、构成和流向,促成产业活动与
资源、生态环境的融合并形成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生动力。
广义的“
网络”是指由有关联的
个体组成的系统。本文所分析的产业共生网络是指由
企业之间或企业与所处环境之间,通过建立“生产者-
消费者-分解者”的“产业生态链网”,使企业之间以及该地区的物质和能量充分利用,
总体资源增值,以实现当地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共生网络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