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光明直北为几馀游息之所。棼 纷接,鳞瓦参差。前临巨湖,渟泓演漾。周围支汊,纵横旁达,诸胜仿佛浔阳九派,驺衍谓裨海周环为
九州者,九大瀛海环其外,兹境信若造物施设耶!
九洲清晏一景,位于
圆明园后湖景区南岛上,是清帝
御园的帝后寝宫区。本景中路前后三殿依次为圆明园殿、
奉三无私殿和九洲清晏殿。前殿悬康熙御书“圆明园”匾;
中殿为祭殿,亦是上元筵宴宗亲之处;后殿是皇帝的
寝殿,额曰“九洲清晏”。这座后殿的名称,亦应是“
圆明园四十景”中的本景称谓。但由于乾隆诗目与雍正
题额存在差异,再加上《
日下旧闻考》的讹误,如今人们已难辨其然,因而出现了“九洲清晏“、“九州清晏”与“九州清宴”三名并存的混乱现象。
据笔者所见清代史料看,雍正皇帝原为圆明园这座寝殿所题写的
匾额实为“
九洲清晏”,而非“九州清晏”,更不是“九州清宴”。之所以会出现“
九州”与“九洲”之异,是由
乾隆九年
御制“九州清晏”诗目引起的;而乾隆朝后叶成书的《
钦定日下旧闻考》,则更将这座后殿名称、世宗(雍正)题额和御制(乾隆)诗目三者一律讹为“九州清宴”(见 1983 年版《
日下旧闻考》卷八十)。今人的某些文章往往把本景名称误作“九州清宴”,正缘于此。
笔者认为,
乾隆皇帝弘历御制本景诗目为《九州清晏》,他易“洲”为“州”,实乃借用战国末期
驺衍的“
大九州说”之意(“大九州说”之: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就是禹贡九州。全世界如赤县神州者共有九个,“乃所谓
九州也”。弘历在《九州清晏》诗序中所云“驺衍谓‘裨海周环为九州者九,大瀛海环其外。'兹境信若造物者施设耶。”)因而就本景的原本名称和雍正
题额而言,实应以“
九洲清晏”为是。这还有如下史料为证。
一、据 1991 年出版的清代档案史料《圆明园》看,在雍正朝档案中虽未见到为圆明园皇帝
寝殿制作
御笔匾额的记载,但在雍正三年十月“皮作”活计档中,首次见到的这座寝殿名称即为“九洲清晏”,而且此后直至雍正十三年七月间,本处寝殿名称在各类《活计档》中先后共出现过 20 次,都作如是称谓(其中 7 次或漏掉一个字,或误“晏”为“宴”,这可能是 1991 年出版印刷之误)。
三、从乾隆朝档案史料看,清帝的这座寝殿一直都是以“九洲清晏”相称。乾隆二十一年《穿戴档》表明,该年正月初八至十一月十七日弘历在圆明园居住 157 天(宿)期间,先后共有 246 次“回至”这座寝宫就寝、
进膳,或是少坐,殿名称谓均为“九洲清晏”(唯有 4 次或漏字或误“晏”为“宴”)。在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初八至十九日《圆明园放花炮档》中,情形亦大体如此,本景(殿)名称共出现过 20 次,皆为“九洲清晏”(其中 1 次误“晏”为“宴”)。
四、
安徽省博物馆现藏
徽州“
嘉庆年制”的清代《宫苑图墨模》,全套共 64 处景物(皆为正面是景名,反面为图案),其中属于
圆明、长春二园独有景物者为 24 枚,其一即是“九洲清晏”。
五、从圆明园管理处现存
咸丰末年《圆明园匾额略节》可知,圆明园帝后寝宫区的这座后殿“外檐”悬挂的匾额确为“九洲清晏”。该殿内额则有“气象涵春”等 4 幅。
这都充分表明,圆明园的帝后寝宫区及其后殿的正式名称,在圆明园盛期始终都叫“九洲清晏”,而非“九州清晏”。不过在一般人看来,“九洲”之称似乎有点费解。其实我国古代即有“四海九洲”之说。
康熙皇帝玄烨对祖母太皇太后的孝养,是颇受朝臣们称道的,在《
康熙起居注》中曾有如下评述:“我皇上至德纯孝,
奉事太皇太后三十余年,极四海九洲之养,尽一日三朝之礼,无一时不尽敬,无一事不竭诚。”这虽是颂扬之词,但却表明,“
九洲清晏”正是对本景及后湖四围碧水荡映、九派潆洄、亭台错落、花红柳绿这一美妙景色的点睛之笔。
①张恩荫,生于 1933 年,陕西
韩城人。原任圆明园管理处副主任,多年来倾心于圆明园研究,是
中国圆明园学会学术委员、清宫史研究会会员。已出版《圆明园变迁史探微》、《圆明园大观话盛衰》等专著,并发表论文数十篇,其力作《
圆明园百景图志》亦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