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城
春秋战国时期赵国修筑
九原城现址(包头市九原区麻池镇麻池古城,吕布出生地),最早为春秋战国时期赵国修筑,时间当在公元前300年前后。秦时为九原郡郡治,汉时为五原郡郡治,卢芳称帝时为都城,是秦始皇所修直道的北止点,唐朝时为中受降城。其遗址位于乌拉特前旗三顶帐房村附近。九原城是战国时期赵国在其西北边境兴筑的军事重镇,秦汉时代在这里设置了五原郡,因此以五原之名闻名于世
历史变迁
战国
胡服骑射林胡楼烦逐至鄂尔多斯高原和黄河后套以南地区,与其隔黄河相望;把匈奴逐至乌拉山以北地区,与其隔山对峙,并在所占领的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土地上设立了云中郡。为了防备山北的匈奴对云中郡的反攻,赵国沿乌拉山修筑了长城,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国赵长城的一段。同时,在各个沟通山北的山口修筑了屯军和防御用的城障,并在其中最大的山口即今称为哈德门沟的山口的南部地区修建了一座较大的城郭,即是九原城,在城中屯有重兵,使之成为赵国在其西北部的军事重镇,有效地保障了云中郡北部地区的平安。
秦朝
随着秦国的强大,公元前236年云中城被秦军占领,在此前后,九原城也被秦军所控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命大将蒙恬率领30万大军进攻匈奴,占领了河套地区,公元前215年又渡过黄河,占领了大片土地,于是,沿黄河修建了三十四座县城,并以今包头市以西、后套平原以东、黄河南岸(今鄂尔多斯)以北的广大地区新设一郡,作为天下三十六郡之一,将之命名为九原郡,郡治设在九原城。
为了巩固统治、防备匈奴,秦朝从公元前212年开始,历时两年修建了从国都咸阳附近的甘泉宫直达九原城的长约700公里的直道。公元前210年,大秦帝国的建立者、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就在去九原城巡视的途中病死,他活着时没能到达九原城,死后的尸体在密不发丧的情况下到达九原城,并由直道运回咸阳,走完了他人生最后的一段旅途。
汉朝
西汉建立后的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朔二年),九原郡改称五原郡,下治九原、固陵、五原、临沃、文国等十六县,九原城作为郡治的地位没有改变,由于内地移民的迁入、农业的发展、先进生产方式的使用,大大地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发展,五原郡成为汉代重要的农垦区,九原城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至公元初年西汉王朝末期,由于匈奴的崛起和西汉的衰弱,以及王莽掌国时错误的对外政策,匈奴不断南下侵袭,迫使九原城一带居民南逃,城市陷于衰败之中。在封建军阀混战的东汉初年,曾经自称是汉武帝曾孙的卢芳占据了九原城及其附近地区,在匈奴的扶持下称帝,都城就设在九原城。公元36年(建武十二年),众叛亲离的卢芳逃入匈奴。公元39年(建武十六年),卢芳降汉,九原城又重归汉王朝的统治之下。为了充实边疆,东汉实行鼓励人民回归本土的政策,当年逃离九原城的居民回流,城市得到恢复与发展。由于汉朝衰落,至公元2世纪左右的东汉末年,北方游牧民族强盛,面对着游牧民族的不断攻击,九原城的居民弃城南迁,城市遂废。至唐朝时,在原址上建立中受降城,一时成为贯通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
历史考证
据自治区考古学家考证,认为三顶帐房古城始建于战国末年,即赵武灵王西击林胡、楼烦时所建的军事城堡,即九原县城、汉之五原郡城、唐朝为中受降城。
秦直道
九原城是秦直道北端的终点,是秦汉时期北疆的军事重镇,尽管只剩遗迹,但也应给立个碑,对其沿革、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给予说明,让人们常常遥想起久远的历史,这就是历史文化的传承。
秦直道相当于高速公路,全长1800秦里(合今700多公里),其历史成就不亚于当时的万里长城。在当时,边疆一旦有事,秦王朝的骑兵部队三天三夜就可以从咸阳赶到九原,中央政府在一周之内就能够基本完成从军队调动到后勤供应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秦直道也是当时联通中原和北方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对于促进边防和内地的经济、文化联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秦直道的北端终点,九原城一直是秦汉唐时期的军事重镇,是军队的集结地,是粮草的集散地,是中原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的交流之地,也是秦始皇生前最后想去的一个边疆重镇。
麻池古城
麻池古城地名,大清国五原郡沤青麻的十三个大池子也。十九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尚未发明出手铐前,麻绳是行使国家暴力的通用产品。
《水经注》称:“五原西南六十里,今世谓之石崖城。……,又东迳九原县故城南,秦置九原郡,治此。汉武帝元朔二年,更名五原也。……。西北接对一城,盖五原之故城也……。”这足以充分说明麻池古城为秦九原郡汉五原,城垣高6米,底宽10米,顶宽3-4米,分南北两城,呈双菱形,名曰凤凰双展翅。北城东西800米,南北550米。南城东西660米,南北675米,比北城向东突出360米,其余与北城相连。两城总面积约九十余万平米。汉南城,秦北城。
麻池古城是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的一个镇,东汉时属五原郡,与呼和浩特市也就是当时的云中郡原本都是戎狄之地。《汉书。地理志下》云:“其民鄙朴,少礼文,好射猎。”三国时代爱投降尤爱美人的吕布就出生于此。汉朝年间,朝野上下流行一种比饶舌还拗口的赋,可麻池古城一带是国家贫困地区,秦朝年间因为离首都实在太远,统治起来很不方便,就修了一条高速公路:秦直道。官员们在荒无人烟的地方飞驰。
飞驰来飞驰去,换了人间:秦改制为汉。汉的地盘扩展到了漠北,麻池古城便由隶属九原城变为隶属五原郡,当时贫困地区,汉武帝他爷爷汉文帝时候,五原郡太守崔寔下乡去调研,当地百姓因为没有衣服穿又不爱裸奔就住在草窝里,看见领导来了,赶紧“衣草而出”,弄的崔大人好一阵心酸,拉着百姓的手说:“你们要相信政府一定会让你们度过难关的”于是就指示技术人员教会百姓种植青麻等纤维作物。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历史名城(一)九原城.中国广播网.2006-12-15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04 03:38
目录
概述
历史变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