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电影
中国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旋律电影是指能充分体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共产主义革命历史重大题材影片和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弘扬主流价值观、讴歌人性人生的影片。
名人点评
“一切宣传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邓小平如是说。
产生背景
1987年,时任广电部电影局局长的腾进贤正式对全国电影创作团队提出了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方向,1989年出片的《开国大典》成为主旋律电影的标志性作品。
代表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巨作:《建国大业》。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聚焦于中共的革命斗争史、胜利史和领袖人物的传记比如《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开国大典》《毛泽东的故事》等等。
现实题材:反映当下社会主义思想在民间传承,比如《焦裕禄》、《国歌》、《离开雷锋的日子》。《铁人》、《唐山大地震》 比较多的是集中在革命战争优秀共产党员等主题。
国学题材:聚焦于传统国学的传承,比如《孔子》、《赵氏孤儿》等。
代表人物
林超贤(导演)、李前宽(导演)、韩三平(导演)、王冀邢(导演)、丁荫楠(导演)、韦廉(导演)、李平分(编剧)、王兴东(编剧)、罗星(编剧)、方义华(编剧)
艺术特征
中国电影的主流形态,实际上是由两种电影构成:一种是弘扬主旋律和国家意识形态的政治历史和道德伦理片,即主旋律电影;另一种就是以喜剧、悲喜剧为主,伴以武侠和侦破类型的商业娱乐片。主旋律电影 的特征:
(参照曾致主编《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
类型区别
主旋律电影包含在主流电影里,从属于主流电影。 很多电影并非完全是主旋律电影,只是带有主旋律色彩的商业电影。这是电影市场化之后主旋律电影的一个转型。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5 15:36
目录
概述
名人点评
产生背景
代表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