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网
公司
中阿网,作为中国-阿拉伯国家交流的综合门户网,创办于2006年8月8日,创始人秦勇,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与阿拉伯各国之间的民间交流与合作,2006年到2009年间在文化、教育、旅游、经贸、投资等领域逐步开展起多种活动,已经赢得中阿双边的认可和赞赏。成为中阿双边开展公共外交、民间外交的重要平台之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经营许可证编号为:京ICP证070672。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为:京ICP备06060802号。
中阿网简介
中阿网采用中、阿等双语版本。针对不同受众,中文站侧重介绍阿拉伯的情况,阿文站侧重介绍中国的情况。以此推动双方友好人员的民间往来与信息交流,推动双方的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推动双方在科技、教育、环保等专业领域的互利合作,推动双方地方政府和城市之间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增进双方人民之间的理解、信任和友谊,建立21世纪良好和谐的中阿关系并实现共同发展。
中阿网有新闻、人物、政府、使馆、商会、企业、商旅、签证、会展、中国城、培训、留学、人才等主要频道。还有项目推荐、工程建筑、物流信息、中东采购、海湾投资、中东商机、医疗保健、中东劳务等次频道。
平台优势
△第一个建立中阿门户网站;中阿网作为中阿交流领域的综合门户网站,创办于2006年8月8日,全面致力于为中阿用户提供各种综合资讯,成为中阿双边政府、社会团体、企业及友好人士浏览最新资讯、了解行业动态的最佳渠道。
△第一个全面开展中阿业务;中阿网初创阶段主营业务为文化交流、教育培训、出国留学、商务考察、会议会展。2008年8月起,其经营领域和目标市场日益扩展,业务逐步向经贸、能源、投资等领域延伸和开拓。现在已经初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集团化、产业化的竞争优势。
△第一个中阿新闻发布平台;中阿网重视原创性新闻的采集和发布,积极报道中阿领域的新闻事件;同时亦正努力通过整合中国和阿拉伯各国的报纸、电台、电视、网络、出版、电影等多种媒体的新闻信息资源,积极打造成为中阿交流领域间最大的新闻发布平台,同时亦将成为中阿双边新闻内容的提供服务商。
△第一个中阿电子商务平台;中阿网利用资源、渠道和品牌优势,为中阿企业提供最全面、最准确、最有力、最及时的电子商务信息,同时利用先进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中阿企业通过中阿网可以快速发布产品供求信息并达成交易。因此,中阿网是中阿企业寻求电子商务网络贸易信息的首选行业门户。
△第一个从事中阿民间外交;中阿网充分发挥民间外交的特点和优势,拓宽中阿民间友好工作的领域,积极主动地为“引进来”和“走出去”做好牵线搭桥的工作。当前,中阿网已经成为中阿民间外交领域的一面旗帜。
组织机构
中阿网顾问
周 觉国务院新闻办前副主任、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外交部前部长助理、前驻法国大使
温业湛 外交部前副部长,前驻埃及大使
杨福昌外交部前副部长,中阿友协副会长,中非友协会长,前驻科威特、埃及大使
王昌义 外交部前部长助理,前驻吉布提、叙利亚大使
安惠侯中国前驻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埃及、黎巴嫩大使
朱应鹿 中国前驻突尼斯、埃及大使
管子怀中国前驻阿曼、科威特、巴林大使
时延春中国前驻也门、叙利亚大使
郑达庸中国前驻也门、伊拉克、沙特大使
王世杰中国政府前任中东问题特使,前驻巴林、约旦、伊朗大使
孙必干中国政府前任中东问题特使,前驻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大使
吴思科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前驻沙特阿拉伯、埃及大使
罗兴武 中国前驻利比亚、约旦大使
张 真 中国前驻约旦、叙利亚大使
赵学昌 中国前驻阿曼大使
黄 振 中国前驻也门大使
李留根 中国前驻也门大使
吴珉珉 中国前驻叙利亚大使
刘宝莱中国前驻阿联酋、约旦大使
秦鸿国 中国前驻利比亚大使
完永祥 中国前驻摩洛哥大使
刘振堂中国前驻黎巴嫩、伊朗大使
组织机构
总裁:秦勇
总裁简历
中阿网总裁:秦勇,男生于山东枣庄,笔名袁始人,阿拉伯名“卡利姆”(慷慨大方高贵之意),曾担任《枣庄文艺报》常务副总编辑,《科学时报-今周刊》执行主编,《科学时报-新经济周刊》执行主编。1999年7月因发表批评文章爆发“冯小刚袁始人”之争,一时成为全国各地媒体热炒的新闻头条。2001年3月,转行投身电影行业,前后创作《为西服打补丁》,《我为钱疯狂》和《走出北京》等电影剧本.2003年10月22日离开北京只身前往西藏,开始长达两年的文化苦旅,2005年10月22日再次回到北京.因2003年3月负责策划和采访伊拉克战争特别报道而开始关注阿拉伯,2006年8月8日创办运营中阿网,走上中阿交流之路.秦勇出任中阿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阿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矢志成为中阿交流的友好使者,用毕生精力推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总裁专访
《齐鲁画报》:中阿交流路上的浪漫使者
北京,建国门使馆区的齐家园外交公寓。中阿网创始人兼总裁秦勇——每天清晨都会早早地来到这里,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 作为中阿网掌门人的秦勇,早在2006年8月8日便成功创办了首家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民间交流的网络平台——中阿网。自那时起,中阿网便成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开展公共外交、民间外交的第一个门户网站。
年轻的中阿网和她的掌舵人秦勇在三年前成立之初,并没有立刻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当时,无论是主流的还是民间的视野更多的是将目光投向欧洲与美国,而广阔的阿拉伯世界似乎没有真正走入人们的视线里来。尤其是在民间,人们对于中国的近邻阿拉伯世界仍感觉遥远而又神秘。
然而,随着中阿网成功运营三年后的今天,这一切,都在发生着悄悄的改变。
“我是一个普通的中阿友好交流使者,我将中阿民间交流当成我毕生的事业”,中阿网总裁秦勇先生笑着对记者说。
在路上:一位诗人的寻找与流放
早在十年前,现在的中阿网总裁秦勇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文学青年、一个在传媒界响当当的资深主编。
从山东枣庄走出来的秦勇在求学年代里是一个热爱文学的青年。出生于70年代的他,在骨子里至今仍葆有他们那一代人所特有的理想与信念。在他的一篇回忆文章中他这样深情地写道:早在青年时期,我就产生了一种叛逆的情绪,不断地观察社会和人生,发现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时候我已经无法改变自己了。
这位年轻的理想主义者,在读书期间就曾创办文学刊物《世纪潮》,并且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归宿》,之后他所创办的文学报刊《人间世》与《齐鲁臧否》更是得到了包括冰心、臧克家、牛汉、贾平凹等诸多文学名家的赞扬与支持。
而那以后,这位新锐的文学青年便一头扎进了新闻界,开始了另一种激扬的人生追求。从山东南下广州,从广州转道上海,从上海北上北京,一路奔走,一路探寻。1999年,任职于《科学时报》期间,他以“袁始人”为笔名针对导演冯小刚的贺岁片发表的一系列批评文章,在当时众口一词的“红包评论”中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袁始人这个名字也被众人熟知。那一年,他才27岁。
时过境迁,这一切在今天的秦勇看来,早已成为过往云烟。
1998年春天,年轻的诗人秦勇和他的同道于贞志、欧雪冰等人一同在北京大学西门的好月亮酒吧成立了“蓝色老虎”现代诗歌沙龙,几年下来,他们在一些酒吧、书店、大学等场所举办了多场诗歌活动。
秦勇向记者这样描述当年令他们迷恋的诗歌世界:蓝色老虎,首先是博尔赫斯笔下来去悄然、不可捉摸的老虎令人着迷;其次在蓝色的神秘之外,我们希望老虎作为一个象征,象征任何一个时代中不为物质所淫的高贵精神。对我们而言,这是一种弥漫在日甚一日沉陷中的精神持有者的乡愁。
这一切,正是当年秦勇本人的精神写照。怀抱理想、坚持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而不回头,在理想世界与现实巨壳相互磨砺中,诗人秦勇经历了一次次精神世界的磨难与升华。在写于2000年8月的一篇文章中,他开篇便这样写道:我是一个形而上的人,浪漫的个性和反叛的思想将要构成我的一生,但我深知其中有痛苦也有欢乐。
2003年10月22日,诗人秦勇收拾包裹、打点行装再次上路。这是一次更为漫长的精神远足,他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北京,而目的地则是神秘圣洁的西藏。
美国“垮掉的一代”精神领袖凯鲁亚克在他的自传体小说《在路上》中这样写道: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对于年轻的诗人秦勇而言,这一次上路则是源于内心深处的觅寻与昄依。
在经历了八天的长途旅程后,诗人秦勇在拉萨住了下来。在四处都弥漫着宗教气息、神秘而圣洁的拉萨,秦勇在那儿一待就是两年,两年的思考与修悟,两年的沉淀与升华,一个曾经激情叛逆的文学青年成长为了一位深沉内敛的思想者。
2005年10月22日,时隔两年后,秦勇回到了北京。这一次,他不再是孤单一人,伴他回来的还有年轻美丽的妻子与刚出生不到两个月的儿子。
在北京:中阿交流门户网的奠基人
今年36岁的中阿网总裁秦勇留着微卷的头发,面相酷似阿拉伯人,他还有一个阿拉伯名字:卡利姆(意为慷慨大方富贵之意)。
回忆起四年前刚回到北京时的情景,秦勇仍然唏嘘不已。
身上只有800块钱的秦勇刚到北京时带着妻子和不满两个月大的儿子寄住在老师家里。之后又反复搬家,初到北京半年的时间里,秦勇和他的家人四处漂泊。在最为拮据的日子里,连交房租都成为秦勇头疼的事。
住在通县龙旺庄时,由于交通不便,秦勇每天进城办事就必须想着要赶最后一趟公交车回家,每次到站时妻子早就抱着儿子在那儿等着他了,有时要等一两个小时。
在这样的艰难岁月里,冥冥之中命运开始眷顾这位执着拼搏的山东汉子。在一次整理资料时偶然发现的一张与伊拉克驻华大使穆瓦法克·阿勒阿尼的合影照片,让秦勇陷入了回忆中:那还是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后,秦勇在一家电视台负责策划伊拉克战争特别报道专题,所以有机会采访到了伊拉克的外交官穆罕默德先生,这位精通中文的外交官向秦勇介绍了许多关于伊拉克的人文风貌,从那以后,秦勇便开始关注伊拉克及诸多阿拉伯国家。
这一次偶然的发现,点燃了秦勇的创造激情。在经过较长时间的调研后,秦勇发现:国内尚未有一个网站能比较详尽地介绍阿拉伯国家,实现中阿之间的民间交流。
就此,秦勇下定决心要建一个综合门户网,搭建中阿交流的网络平台。
这个大胆的设想马上被秦勇付诸实践,起步尽管困难重重,但秦勇倔强的性格促使他顽强地走下去。自己没有电脑,便跑到网吧里去做调查下载资料建网站;在家办公时,为了为他营造一个安静的工作氛围,妻子常常抱着不到一岁的儿子出去逛超市……
经过几个月的构架,秦勇心目中的中阿综合门户网已初具规模,2006年8月8日,由秦勇亲自命名的中国第一家中阿交流网络平台——中国阿拉伯网(简称中阿网)正式上线运营。这一年秦勇刚刚33岁。
秦勇对记者说,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中华民族与阿拉伯民族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中阿两大文明之间的交融和互动构建了伟大的丝绸之路,为人类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的四大发明和中国的丝绸、瓷器通过古丝绸之路进入阿拉伯国家,然后转往欧洲。同时,阿拉伯民族光辉灿烂的医学、天文学、几何学乃至伊斯兰教也通过古丝绸之路转入中国,并融入中华文明。长期的友好交往使得中国与阿拉伯两大古老灿烂的文明交相呼应,相得益彰,也为中阿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阿网的建立,是在前人交流基础上做的延续,在全球化的今天,依托中阿网这一平台所作的交流更是立体和多元化的,它将涉及到文化、教育、旅游、艺术、经贸、投资等各个领域。建立之初,秦勇总裁就希望要把这个平台打造成为中阿公共外交、民间外交平台,成为政府外交的一个有效的补充。
这是三年前秦勇为他一手打造的中阿网所赋予的品质,这一品质的构建与充实也显示了这位年轻的总裁所具有的广阔的国际化视野和长远的战略思路。
秦勇认为中阿交流的多层次性与全方位、立体化的制度构建是分不开的。而此后三年里,依托中阿网在中阿交流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也验证了这一构思的正确性和前瞻性。
“中阿网从上线那一天起,就站在了文化交流的山峰之巅,便具备了广阔的文化视野,而准确的制度架构,更是推动中阿文化交流这具大车不断前进的动力”,秦勇笑着对记者说。
语言:打开中阿文化交流的心灵之门
记者手中有一份精致的中阿网语言培训中心为阿拉伯驻华使节教授汉语的招生简章,作为国内最优良的语言培训机构,一直以推动中阿文化交流为宗旨,而他们所推出的阿拉伯驻华使节汉语培训班,仅是这个语言培训中心为驻华使节所提供的服务项目之一。
秦勇说:语言培训是中阿网自成立以来最基础的服务项目,针对不同的群体,所提供的语言培训也不同,还有针对旅游留学的培训等等。
早在中阿网成立之处初,语言培训便成为中阿网的首选。秦勇仍然清晰地记得2006年10月首期阿拉伯语培训班开课时的情景——仅有三个学生。然而高质量的教学服务与全方位的教学宗旨使得中阿网语言培训迅速扩大起来。
秦勇带领他的团队,在教学模式上设立了初级班、中级班、周末班、暑假班等等,还成立了阿拉伯语沙龙,建立了会员章程。从2006年8月到现在,中阿网语言培训举办了多期阿拉伯语培训和汉语培训。语言培训成为中阿网的一个品牌!
品牌塑造是秦勇一手打造中阿网这个交流平台的战略思路之一。在针对阿拉伯驻华使节量身打造的汉语培训班上,中阿网聘请了中国最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在汉语教授时注重了中国文化、社会习俗、待人接物以及外交方面知识的讲解,使得培训更具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简章一经发出,22个阿拉伯国家驻华使馆的工作人员就纷纷产生了兴趣,中阿网语言培训在他们这个群体中早已耳熟能详。
一位也门驻华使节的新闻官甚至还带着他的儿子来学习汉语,当10岁的小穆罕默德向着他的新闻官父亲说出“爸爸您好”四个字后,授课老师竖起了大拇指夸奖他,而坐在一边的父亲也笑的合不拢嘴。
记者看到,在一间挂满阿拉伯各国国旗的宽敞教室里,来自也门、巴林、约旦、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伊拉克、阿曼、利比亚等阿拉伯驻华使馆的二十多位外交官在认真听课,他们每人一张精致的小课桌,聚精会神地听授课老师的讲解。
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代表处主任助理穆罕默德·沙菲博士在学习汉语感言中这样说道:相信我们当中有很多人对中国的文化和语言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为阿拉伯与中国人民的友好关系而感到自豪,并且也希望这种关系和发展一直会持续下去。我们认同中国在国际社会地位中的重要性和她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的影响力,中国代表这一个新的世界,或代表着这个世界从悠久的文化和历史中一路走向的未来。她将文明与现代、当代和传统、科技和技术、创造力和想象力完全融入到一起,所有这些因素都是我们学习汉语的动力。
语言培训在阿拉伯驻华使馆工作人员中可谓有口皆碑。而秦勇认为:在随着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经贸、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的日益深入,中阿双方加强相互的学习与了解也随之成为一种客观需要,加强语言的学习,则是通向彼此世界最基本的桥梁。
在未来:这是我一生的事业与梦想
2009年3月,中阿网启动了融资计划,希望早日找到投资,实现中阿网进一步的海外扩张战略。秦勇说这是中阿网成立三年来第一次启动融资计划,而现在已有多家投资公司看好中阿网。曾有一位投资人与秦勇深入交流会晤后这样称赞他:您的真诚深深打动了我。而秦勇的品牌战略、运行计划、创新理念,更是让这位资深的投资人折服。
秦勇对此则微笑着说:我的思想与表达,无不是基于三年来与我的团队所取得的成绩之上的。这位谦虚真诚的山东汉子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在秦勇的战略思考中,不仅仅是现在所取得这些成就,他的国内和海外发展战略正逐步得到实现,而业务范围则涵盖了中国的西北五省、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在阿拉伯世界,业务则辐射到了海湾阿拉伯国家、北非阿拉伯国家、地中海东岸地区。
2009年8月8日,中阿网成立三周年,在庆祝中阿网成立三周年的贺词中,卡塔尔驻华大使拉赫曼·穆夫塔赫这样说:中阿网致力于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交流尽管只有三年,但是它在加强中阿友好关系方面的影响和所作出的贡献有目共睹。中阿网一直在为大家中阿两个民族间的文化、政治、经济交流与合作。中阿网也为阿拉伯和中国企业家提供经贸支持,促进了双方贸易发展并加强了投资活动。中阿网为介绍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做出贡献,在两个友好的民族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2009年10月,由中阿网主办的中阿友好关系图片展在北京成功展出,前驻中东国家的22位大使的150多幅图片记录了他们在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经历,也见证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友好交往。中阿网还计划在国内一些城市举办巡展,并编辑出版大型画册《中阿友好之路》, 让更多的人了解中阿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发展。同样,中阿网计划在2010年1月举办的《中阿友谊的见证:阿拉伯驻华大使图片展》也将反映同样的文化交流主题。
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2010(首届)中阿投融资博览会暨中阿商品交易会”信息发布会上,秦勇向记者介绍了计划于2010年6月在青岛举办的这次博览会的一些具体情况:本届博览会将开展中阿投融资博览会、中阿投融资高峰论坛、筹建阿拉伯财团与中国最具竞争力城市经济合作联盟、中阿商品交易会、中阿商品交易高峰论坛五项主题活动。目前组委会已收集到博览会主办城市、协办城市融资项目246个,涉及高科技、农业、地产及商贸等领域。
三年弹指一挥间,目前的中阿网发展日益壮大。在国内,中阿网宁夏、内蒙古、陕西、安徽、香港等地方频道相继开通,中阿网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也愈加广泛。作为中阿网掌舵人的秦勇比更多人体会到这其中的风雨与艰辛,也品尝了其中的欢乐与幸福。矢志将一生投入到中阿交流事业中的秦勇也必将任重而道远。
这位36岁的总裁,以其干练自信的姿态奔波在中阿交流的新丝绸之路上,中国传媒人网总裁徐贝贝这样描绘她眼中的秦勇:他看上去单纯而不失明智;他谦虚温厚而有耐心,他是诚实可靠的;他远避流言蜚语,给予他人赏识和赞扬;他是公平和公正的,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尹政梁撰文 刊于《齐鲁画报》总第二期
重要工作
中阿网举办阿拉伯驻华使节汉语班
开班学中文 阿拉伯驻华使节及家属掀起汉语热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以及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在华的阿拉伯外交使节对于汉语产生了浓厚兴趣。一直致力于中阿交流的中阿网看到了这种需求并积极成立阿拉伯驻华使节汉语培训班。2010年11月3日,阿拉伯驻华使节汉语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约旦大使安马尔·阿·哈姆德、阿曼大使阿卜杜拉·萨阿迪、也门使馆副馆长艾哈迈德·姆斯非等十余位阿拉伯驻华使节以及家属参加了开班仪式。
在开班仪式上,中阿网总裁秦勇和阿盟驻华代表处主任助理穆罕默德·沙菲博士分别代表中阿网和驻华使节致辞,中阿网特聘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对外汉语教师刘艺女士向驻华使节们展示了汉语的学习方法和中国文化的魅力。阿拉伯驻华使节们对这次汉语培训纷纷表达了赞赏和欢迎态度。
在采访中,中阿网总裁秦勇说到:“为了进一步促进阿中交流,中阿网特别决定开设针对阿拉伯各国驻华使节的汉语培训班,以帮助使节们更好地适应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为此,这次汉语培训,可谓是专为使节朋友们量身打造,在讲授汉语的同时,注重了中国文化、社会习俗、待人接物以及外交方面知识的讲解,使得这次汉语培训更加具有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记者也看到,中阿网举办的汉语培训班受到了阿拉伯使节们的欢迎,使节们在课堂上积极与老师互动。第一次课程结束时,所有的使节都用中文讲着“您好”、“谢谢”、“明天见”高兴地同老师告别。
据介绍,到目前为止,埃及大使、巴林大使、阿曼大使、约旦大使、也门大使、毛里塔尼亚大使、摩洛哥公使、阿盟驻华代表处官员等阿拉伯驻华使节已经纷纷报名参加。
阿拉伯驻华使节汉语班11月22日开课
2010年11月22日晚上,新一期阿拉伯驻华使节汉语班正式开课。科威特新任驻华大使穆罕默德·图威赫,沙特阿拉伯驻华大使叶海亚·载德,阿尔及利亚驻华公使卡拉·阿里·努尔丁,伊拉克驻华使馆副馆长拉赫曼·穆哈森,叙利亚驻华使馆一等秘书优素福,毛里塔尼亚驻华使馆外交官Abdul Rahman Walid、Habibi Walid Mohammed等阿拉伯驻华使节报名参加。
当天晚上6时30分,中阿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前驻科威特、巴林、阿曼大使管子怀,中阿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阿网总裁秦勇与参加汉语培训的科威特新任驻华大使、海湾合作委员会驻华使团轮值主席穆罕默德·图威赫进行了友好的交谈,双方就阿拉伯驻华使节汉语班的上课时间、教材内容等方面交换了意见。穆罕默德·图威赫大使高度赞赏中阿交流协会为阿拉伯各国使节学习汉语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希望汉语班进行下去,不断发展,成为阿拉伯国家在华外交官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中阿交流协会培训中心负责人介绍,阿拉伯驻华使节汉语班于2008年11月正式创办,已经成功地举办过多期大使班、外交官班和使节家属班,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与广泛好评。使节汉语班,重点培养外交官的会话交际能力,帮助外交官尽快掌握与日常生活和工作交际相关的实用汉语。通过我们的教学,外交官将能够就日常生活中的简单话题进行交流,具备初步的汉语交际能力。
为了扩大中阿友好交流,从本期汉语班开始,应部分在华阿拉伯国家友好人士的要求,增设了在华友好人士汉语班,该班也将于近期开课。在华友好人士汉语班,主要邀请来华参加培训的阿拉伯国家各级政府官员、在华友好机构、在华商人、在华留学生以及其他形式在华工作的友好人士参加。
阿拉伯驻华使节汉语班结业典礼在北京举行
2009年1月19日下午5点,阿拉伯驻华使节汉语班结业典礼在北京中环世贸大厦举行,巴林也门约旦、阿尔及利亚、毛里塔尼亚苏丹摩洛哥、利比亚等阿拉伯各国驻华使节以及阿盟驻华代表参加。中阿网总裁秦勇、中阿网阿方总经理安瓦尔向使节们颁发结业证书并表示热烈的祝贺。
会上,中阿网总裁秦勇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感谢阿拉伯各国使节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热爱,希望通过学习汉语,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中阿双边的文化交流。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代表处主任助理穆罕默德·沙菲博士以及约旦驻华使馆二等秘书奥玛尔·达葛斯坦尼博士分别致辞表达对中阿网的谢意,感谢中阿网提供了汉语学习的平台,希望汉语班能成为阿拉伯使节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据介绍,第一批获得结业证书的阿拉伯各国使节有:
摩洛哥驻华使馆公使/副馆长 穆罕默德·法哈阿特
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代表处主任助理 穆罕默德·沙菲博士
巴林王国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 穆哈默德·萨利赫
也门驻华使馆文化参赞阿布杜拉萨拉姆·卡希姆·阿诺
也门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助理纳吉布·阿布斯
也门驻华使馆三等秘书/领事 穆罕默德·巴瓦布
也门驻华使馆三等秘书/经贸专员 阿姿·哈吉
阿尔及利亚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 卡拉·阿里·努尔丁
毛里塔尼亚驻华使馆一等参赞 阿尔麦杜·乌德·穆罕默德
毛里塔尼亚驻华使馆上校/陆海空武官 西迪·埃利·乌尔德·吉达内
约旦驻华使馆二等秘书 奥玛尔·达葛斯坦尼博士
苏丹驻华使馆行政官奥斯曼·苏尼·穆斯塔法
苏丹驻华使馆一等秘书阿拉希德·穆罕默德·艾哈迈德
利比亚驻华使馆代办 阿迪里·哈马索
中阿网举办阿拉伯语培训班
中阿网阿拉伯语第五期周末培训班开班侧记
天高云淡,秋意渐凉,但位于北京朝阳区东三环百环家园的阿拉伯之家却热闹非凡,中阿网阿拉伯语第五期周末培训班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阿拉伯,一个看似遥远而神秘的国度集合,几千年的沙漠文化深深积淀,如那美丽的荒漠女子,款款走来,等待你揭开她轻柔的紫色面纱。
文化与语言,一对相依相存的孪生姊妹,无论是谁,当怀着一颗悸动的心,去叩响那神秘文明的大门时,语言,就是你开门的钥匙。
说起中阿网,了解过阿拉伯国家的人,肯定不会陌生,这里,是走向沙漠绿洲的桥梁,是拓展那富庶之地的法宝,也是你开始恋上神秘文明的必经之地。自2006年成立至今,在中阿之间的各个领域,中阿网都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就连阿联酋航空香港及大中华地区总裁刘荣柱先生在接受中阿网记者采访时都亲笔题词写道:“愿中阿网为推动中国及阿拉伯国家经贸活动发挥更大作用!”时至今日,中阿网已经涉足中国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文化、传媒、教育、商务、贸易领域并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总裁心声
在第五期的开班仪式上,来自马来西亚的中阿之窗总裁TEH SENGCHUAN先生致辞说道,“我很喜欢阿拉伯国家,阿拉伯人对中国人也特别的友好!”他声情并茂地以个人的亲身经历向大家见证了他在阿拉伯国家所见所闻。“我本人今年去过好几个阿拉伯国家,在那里经历了很多难忘的事情。有一次我们在黎巴嫩,从著名诗人纪伯伦的老家回贝鲁特的时候,我们乘坐的中巴要经过一个检查站时,手持冲锋枪的黎巴嫩士兵对过往车辆进行着严格的盘查,当时我心里特别的担心紧张。但当他们看到我们并问我们是不是中国人时,他们立马变得十分的友善,并向我们挥手微笑,嘴里还不停的说:‘中国人,十三亿人口,朋友!朋友!’马上让我们通行了。所以我在这里要很高兴的告诉大家,中国面孔在阿拉伯很受欢迎,日后无论大家是去阿拉伯留学、工作还是经商,将会有一个非常友好的环境迎接大家!所以大家要学好阿语,为推动两方友好交流与合作献出绵薄之力!”
“阿拉伯世界共有22个国家,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特别是2006年5月中阿合作论坛的召开,中阿交往日趋频繁,相互投资多元化,国际国内市场对阿拉伯语的需求大量增加。”对阿拉伯国家关注了6年之久的中阿网首席执行长秦总,就当前阿拉伯国家的经贸背景和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两年,我到过7个阿拉伯国家参观考察,发现那里的商机无限,许多有眼光的商人都在关注中东阿拉伯地区经贸发展,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走向阿拉伯,在阿拉伯寻找新的商机开拓新的市场。阿语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我相信未来几年全世界有远见卓识的企业的眼光,都会聚集在阿拉伯这块商机无限的土地上。”
老师风采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但没有名师,何来高徒呢?中阿网这个平台云集了北京乃至全国的阿语界精英,他们不仅自己学得出色,教起来更是各有一套。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的张老师声音甜美洪亮,时时刻刻吸引着大家的注意力,虽说马上要去苏丹进修留学,但是对待教学也没有一刻懈怠,给大家人手一份阿语见面问候语录。
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的蒋老师,一直辛勤地耕耘在阿语的沃土上,她总是说,她的一生的大部分时光都是为阿拉伯语而存在的,不求别的,只求能为阿语学习交流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尽一点自己的责任。热爱一门语言并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不禁让学员们肃然起敬!她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蔼可亲的态度,让大家感到仿佛重返校园时光,在老师的循循善诱的教导下,漫步于通向新丝绸之路的旅途上,既柔美,又安详。
安瓦尔,中阿网聘请的外教老师却是完全另外一种风格。来自也门的这位青年教师,也带来了阿 拉伯式的热情洋溢,亲切友好和青春的朝气。安老师阿语发音标准,中文更是一流,偶尔还和大家来句粤语活跃气氛。课堂上时时传出大家轻松活泼的笑声,这里不再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而是朋友式的交流,亲人式的关怀。你不会说这句话?没关系,安老师会悄悄地走到你的面前,告诉你说这个字母怎么发音,这句单词怎么拼读,一遍,两遍,三遍,直到你能说出来为止。
中阿网举行2008暑期阿拉伯语培训班开课仪式  
中阿网讯 2008年7月18日下午3点,中阿网举行2008暑期阿拉伯语培训班开课仪式,中阿网总裁秦勇先生、伊拉克驻华使馆文化参赞拉希姆·阿里·阿卜旦先生以及暑期阿拉伯语学员等近30人参加。仪式上,拉希姆·阿里·阿卜旦参赞针对阿拉伯语学习发表了精彩的讲话,他希望阿拉伯语学员多读多听多说多写,学好阿拉伯语,为中阿交流服务。据悉,该培训班7月19日正式开课。
以下是中阿网首席运营官在中阿网·2008暑期阿拉伯语培训班开课仪式上的讲话:
尊敬的拉希姆·阿里·阿卜旦先生、秦勇总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张老师、各位学员:
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庆祝中阿网第二届暑期阿语培训班正式开班。我们中阿网自2006年10月举办阿拉伯语培训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周末班和一届暑期班,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生,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或进一步出国留学深造,或进入商业机构工作,或到阿拉伯国家发展他们的事业。因此,可以说中阿网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信息平台,为他们创造了短时间内由零基础到掌握基础阿语的环境和条件。
对于这期培训班,阿拉伯国家驻华使馆和中阿网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专门邀请了和我们合作多次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优秀教师张琳琳老师为大家授课。在张老师精心授课,学员们认真学习,对于阿拉伯语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将会是一段非常美好的经历。阿拉伯语是一种非常美的语言,它有着富有节奏感的读音,有着行云流水般的优美字体,尽管学习初期会感到一些难度,但扎实掌握这门语言后又会受益匪浅。由于我们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教给大家尽可能多的知识,所以也希望各位学员能拿出吃苦耐劳的精神,做好课后复习预习工作,积极配合老师的进度。一位阿语界老教授曾经说过:“除了中文,阿拉伯语就是世界上最难的语言,学好阿拉伯语以后就没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了。”希望大家能抱着这种信念,加油努力!也希望大家在中阿网的学习能成为大家事业新的起点和助力器!
今天我们开班仪式上还邀请到了伊拉克文化参赞,我们也很高兴地通知大家,在我们中阿网举办阿拉伯语培训的同时,应阿拉伯国家驻华外交官员的要求下,即将开设针对阿拉伯外交人员的对外汉语VIP培训班,这也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推广和传播中国文化,更好地推动中阿文化交流。 在此我要感谢阿拉伯驻华使馆和各界人士对于中阿网阿语培训班的支持和关注,同时也要感谢各位学员积极参与我们的培训,感谢各位同中阿网的每一位成员一样怀着对阿拉伯文化的浓厚兴趣和喜爱之情来共同支持中阿网致力于推动中阿交流与合作的崇高事业。
最后祝各位学员学业有成,参赞先生和阿拉希德先生万事顺遂!谢谢大家!
中阿网阿拉伯语培训中心大事记
2006年8月8日 中阿网阿拉伯语培训中心宣布成立
2006年10月14日 第一期阿拉伯语周末培训班开课
2007年1月13日 第二期阿拉伯语周末培训班开课
2007年3月17日 第三期阿拉伯语周末培训班开课
2007年5月12日 第四期阿拉伯语周末培训班开课
2007年7月30日 第一期暑期阿拉伯语全日制培训班开课
2007年8月8日 举办阿拉伯语学员赴卡塔尔大学、埃及法泽尔语言学校留学欢送会
2007年9月9日 第五期阿拉伯语周末培训班开课
2007年10月6日 举办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学生赴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留学欢送会
2007年10月20日 中阿网阿拉伯语培训宣传册正式推广
2007年10月27日 参加在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第六届北京市民外语游园会
2007年10月30日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阿拉伯语栏目《友谊桥》,专题报道中阿网阿拉伯语培训
2007年11月4日 第六期阿拉伯语周末培训班开课
2007年11月5日 参加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阿拉伯语广播开播50周年庆,并送花篮表示祝贺
2007年12月8日 首次举办阿拉伯语中级培训班,标志着中阿网阿拉伯语培训已经从初级培训得到进一步的延伸和提升
2008年1月4日 中阿网负责人拜会伊拉克大使、阿拉伯驻华使节文化委员会主席穆罕默德-萨比尔-伊斯梅尔博士,商讨如何促进阿拉伯语教学
2008年1月16日 中阿网与北京市朝阳社区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启动阿拉伯语导游培训计划,以长期、持续培训阿拉伯语人才。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国内数十家媒体争相报道
2008年2月19日 中阿网负责人拜会叙利亚大使、阿拉伯驻华使节委员会团长穆罕默德-海依尔-瓦迪阁下,商讨如何促进阿拉伯语教学
2008年2月21日 中阿网负责人拜会沙特阿拉伯大使馆代办及新闻官,商讨如何促进阿拉伯语教学
2008年2月22日 举办赴苏丹非洲国际大学留学欢送会
2008年2月24日 第七期阿拉伯语周末培训班开课
2008年5月18日 第八期阿拉伯语周末培训班开课
2008年7月19日至8月-20日 第二期暑期阿拉伯语全日制培训班开课
2008年7月26日 第九期阿拉伯语周末培训班开课
2008年10月18日 第十期阿拉伯语周末培训班开课
2009年2月14日 第十一期阿拉伯语周末培训班开课
2009年4月26日 第十二期阿拉伯语周末培训班开课
2009年7月30日至8月30日 第三期暑期阿拉伯语全日制培训班开课
2009年10月24日 第十三期阿拉伯语周末培训班开课
2010年2月28日 第十四期阿拉伯语周末培训班开课
2010年4月12日 第十五期阿拉伯语晚班开课
2010年5月22日 第十六期阿拉伯语中级周末班开课
2010年7月26日 至8月26日第四期暑期阿拉伯语全日制培训班开课
2010年7月31日 第十七期阿拉伯语初级周末班开课
2010年9月13日 第十八期阿拉伯语初级晚班开课
评选活动
中阿网评选出“2010年中阿十大新闻”
中阿网讯 2010年12月13日,中阿网评选出2010年度中阿十大新闻,具体如下:
1、 阿拉伯魅力在上海世博会绽放(5月至10月)
珍珠、沙漠、骆驼、帐篷、椰枣树……,一幅幅阿拉伯印象的画面在你眼前复活;铜壶、水烟、彩绘、服饰、歌舞……尽情展现阿拉伯风情。今年5月上海世博会开幕以来,阿拉伯展馆以其鲜明的特点、独具一格的魅力每天吸引大量中国游客。上海世博会给中国民众提供了直观了解阿拉伯世界的舞台,这个舞台不仅让中国百姓加深了对阿拉伯的传统印象,也传递了阿拉伯社会的现代理念,增添了阿拉伯现代生活的印象,让两个迥然不同文化的民族跨越了地域、信仰,走得更近。
2、 中阿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天津召开(5月)
5月13日至14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天津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会议宣布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中阿战略合作关系。本次会议在中阿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首次在我国地方城市举办。中阿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将对新时期中阿关系发展产生极大推动力,促进中阿各领域友好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有利于双方,也将为推动发展中国家间的团结合作做出表率。
3、 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首轮战略对话会在北京召开(6月)
6月4日,中国外长杨洁篪在北京与联袂来访的科威特副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阿联酋外交事务国务部长卡尔卡什和海湾合作委员会秘书长阿提亚共同举行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首轮战略对话,就双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建立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战略对话机制,符合双方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利益,也有利于巩固中海战略互信,规划双方各领域集体合作。
4、 第二届阿拉伯艺术节举办(6月)
6月21日,第二届阿拉伯艺术节开幕式暨联合演出在北京世纪剧院举行。来自约旦、阿联酋、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沙特阿拉伯、叙利亚、伊拉克、阿曼、巴勒斯坦、埃及、摩洛哥等11个国家的近300名阿拉伯艺术家参加了演出。中国国务委员刘延东等中外嘉宾参加了艺术节开幕式。本次艺术节除了在北京举行演出外,6月23日在上海世博园里举行演出。
5、 阿联酋航空启用中国首条A380定期航线(8月)
8月1日,总部位于迪拜的国际航空公司阿联酋航空正式在其北京航线执飞空中巨无霸空客A380客机。伴随阿航EK306航班顺利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中国首条A380定期航线正式启用。继阿联酋航空陆续成功启用A380飞往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澳大利亚悉尼、加拿大多伦多、新西兰奥克兰、泰国曼谷、韩国首尔及沙特阿拉伯吉达等目的地后,这次新举措标志着该空中巨无霸将正式、首次服务于中国定期航线。
6、 中阿经贸论坛在宁夏召开(9月)
9月26日至30日,首届中阿经贸论坛在宁夏银川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开幕式并代表中国政府在论坛高峰会议上致辞。中阿经贸论坛选址宁夏并作为永久举办地,有利于发挥宁夏在中阿经贸交往中的特殊历史地位,延续和传承中阿经贸往来的历史传统,进一步推动西北地区整体面向中东、西亚、北非等国家和地区开放,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为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注入强劲动力。
7、 中阿石油装备与技术合作论坛在东营召开(10月)
2010年10月19号下午,由中阿交流协会、中国国际商会山东石油装备商会主办的“首届中阿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合作论坛暨采购洽谈会”在东营举行。 中东阿拉伯国家是全球油气富集地区,号称“世界油库”,也是全球大石油公司共同竞争的舞台。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意义重大、深远,它将推进国内石油装备和技术日益与国际接轨,促进国内外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实现中阿石油装备企业在产品研发、制造技术、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优势互补。
8、 贾庆林主席访问叙利亚、阿曼等阿拉伯国家(10月)
10月29日至11月11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对叙利亚、波兰、阿曼和哈萨克斯坦的正式友好访问。在访问叙利亚、阿曼等阿拉伯国家期间,贾庆林主席分别与上述国家领导人举行了会谈。此访进一步增进了双边人民的了解与友谊,加强中国全国政协与叙利亚全国进步阵线、阿曼协商会的友好交流与合作,推动双边各领域务实合作深入发展。
9、 中国工商银行阿布扎比分行开业(11月)
11月7日晚,中国工商银行阿布扎比分行正式开业投入运营。工行是第一家在中东地区正式获得“落地”牌照的中资银行,在阿布扎比开设分行,既是工行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选择,也是服务中国与包括阿联酋在内的中东地区经贸往来发展的客观需要。此举标志着工商银行将启动阿联酋本币(迪拉姆)经营业务,加入当地银行间电子清算系统和支票清算系统,在直接服务本地客户的同时,帮助有潜力的中资公司开拓区域市场,进而为促进中阿双边经贸和投资关系的深入发展做出更卓越贡献。
10、中国铁建总承包的沙特麦加轻轨铁路开通运营(11月)
11月13日,迄今世界上设计运能最大、运营模式最复杂、同类工程建设工期最短的轻轨铁路项目——沙特麦加轻轨铁路如期开通运营。麦加轻轨铁路是沙特阿拉伯王国为缓解每年数百万穆斯林朝觐期间的交通压力,在伊斯兰教第一圣城——麦加投资兴建的一条专用铁路。该轻轨铁路全长18.25公里,合同造价约合17.73亿美元。麦加轻轨项目是2008年6月中沙两国签署《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合作协定》之后的首个合作项目,也是中国企业在中东地区建成的第一条轻轨铁路。
中阿网评选出2009年度中阿十大新闻
中阿网讯 2010年1月18日,由中阿网主办的“2009年中阿十大新闻”评选结果隆重揭晓。具体如下:
1、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沙特阿拉伯(2月)
2009年新年伊始, 2月10日起胡锦涛主席出访亚非五国,首站访问沙特。这是胡主席继2006年4月访问沙特后第二次出访沙特。沙特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供应国,中国去年从沙特进口3600多万吨石油。能源合作是胡锦涛主席同阿卜杜拉国王会谈的一项重要内容。此次出访充分体现了中国领导人高度重视中国与沙特战略性友好合作关系。
2、中阿合作论坛第三届企业家大会在杭州召开(4月)
4月21-23日,中阿合作论坛第三届企业家大会在杭州召开。“中阿合作论坛企业家大会”是中阿双方政府和工商企业界共同组织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经贸活动,已逐步发展为中阿双方企业合作与交流最重要的平台之一。此次企业家大会落户杭州,是该会首次转移到地方城市举办,不仅有利于提升地方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和地方城市在阿拉伯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必将进一步推动地方城市与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和投资领域合作。
3、科威特埃米尔萨巴赫访华(
5月10-12日,科威特埃米尔萨巴赫·艾哈迈德·贾比尔·萨巴赫访华。作为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海湾阿拉伯国家,科威特与中国在能源领域有着长期的友好合作。已经80岁高龄的萨巴赫对中国并不陌生,此前他曾六次踏上中国国土,但以国家元首的身份访华尚属首次。此次中国之行的最大亮点就是敲定了一个“沉寂延缓”了四年的能源合作项目,该项目合资金额达90亿美元。所以被媒体称之为能源世纪大单。
4、“中阿合作论坛”标志正式启用(6月)
6月初,中阿合作论坛自成立五年以来,首次正式推出和启用论坛标志。“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2004年1月成立,5年多来已建立起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诸领域的10余项合作机制,成为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开展集体对话与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为加强“中阿合作论坛”规范化建设,中阿双方合作设计了论坛标志,并一致同意在今后论坛活动和文件中使用。
5、中国与海合会在利雅得进行自贸区谈判(6月)
6月22-24日,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进行自由贸易区谈判。近年来,中国与海合会成员国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海合会已经成为我国第八大贸易伙伴,是我国着力开拓的新兴市场。中国-海合会自贸区是我国在建的第二大自贸区,双方领导人均给予高度重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逐步蔓延,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不同程度冲击,推进自贸区谈判,推进贸易自由化进程,彰显了双方共克时艰、同谋发展的决心。 6、中央电视台推出阿拉伯语国际频道
7月25日,中央电视台阿拉伯语国际频道正式开播。电视信号覆盖中东和北非地区。22个阿拉伯国家的观众,使用家庭卫星接收天线就可以收看来自中国的阿拉伯语节目。全天24小时播出的阿拉伯语频道以及时更新的新闻为核心,文化、服务和娱乐节目为补充,设有新闻、专题、娱乐和教学四大类的9个栏目。阿语频道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间建立了一座沟通桥梁,对于促进阿语国家民众对中国的了解、增进中阿友谊起到了积极作用。
7月,沙特阿拉伯计划投入10亿巨资打造上海世博会沙特国家馆建设,试图打造一艘契合中东地理环境元素并具有伊斯兰文化特点的“月亮船”。该馆面积七千五百平方米,在上海世博园区众多国家馆中规模仅次于东道主中国馆。“月亮船”的造型由中国和沙特双方设计师共同完成,象征着从中国出发驶向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沙特方面非常重视此次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契机,世博会期间将派出阵容庞大的文化表演团体,每天演出。沙特参展体现了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友谊,希望借此次世博会的契机进一步拓展两国的合作领域。
8、前驻中东大使见证中阿友好关系图片展在京举办(9月)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展示60年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友好关系,9月28日,由中阿网主办的“前驻中东大使见证中阿友好关系图片展”在北京成功举办。此次共展出150多幅图片,都是部分前驻中东大使们多年来珍藏的,属于私人藏品,大多数都没有公开发表过,图片内容有的是大使们在国外任期内同阿拉伯国家领导人、阿拉伯人民交往的珍贵记录,还有不少图片是大使们年轻时在国内外为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做翻译的镜头。一幅幅珍贵的图片记录了大使们在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经历,也见证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友好交往的历史。
9、温家宝总理访问阿盟总部发表《尊重文明的多样性》(11月)
11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开罗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演讲,强调不同文明要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表示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加强同阿拉伯国家的友好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为建设和谐世界作出不懈努力。演讲在阿拉伯世界引起热烈反响和广泛共鸣。被埃及媒体盛赞为,温家宝总理向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发表的演讲,是加深和巩固双方长期和富有建设性合作的表态。
10、中国工商银行阿布扎比分行获准成立(12月)
12月16日,阿联酋中央银行正式批准中国工商银行设立阿布扎比分行的申请,并向其颁发了批发银行业务牌照。这是阿联酋央行向中国商业银行发出的首张银行牌照,也是阿联酋央行自1982年以来首次向非海湾地区国家的银行机构颁发银行牌照。此前的2008年已分别在阿联酋的迪拜和卡塔尔首都多哈设立了工商银行中东子银行和多哈分行,阿布扎比分行的获批使得工商银行在中东地区的机构布局更加完善,形成了阿布扎比、迪拜和多哈三家分支机构在地域上互为呼应,在经营牌照上离岸牌照与在岸牌照优势互补的经营格局,大大拓展了业务范围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夯实了该行在中东发展的基础。
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为中阿网题写贺词
2011年7月29日上午,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理论研讨会隆重召开。会上,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王正伟亲自为中阿网题写贺词“中阿友谊源远流长,中阿经贸合作前景广阔!,庆祝中阿网成立五周年。
7月28日晚,中阿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阿网总裁秦勇陪同协会领导出席第二届中阿经贸论坛理论研讨会。王正伟主席得知今年8月8日是中阿网五周年庆典的大好日子,他当即热情表示,愿意为中阿网题写贺词,庆祝中阿网成立五周年。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2 13:11
目录
概述
中阿网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