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课镇
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辖镇
中课镇,隶属于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地处西盟佤族自治县北部,东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竹塘、雪林、木嘎3个乡接壤,南与勐梭镇相接,西与勐卡镇、新厂乡相连,北以土多考山和土邦美山为界与缅甸相毗邻,行政区域面积312.4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中课镇户籍人口为11924人。
历史沿革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属大马散氏族部落。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澜沧县,称西盟乡中课保。
1949年,澜沧解放成立临时军政委员会后。
1955年,设中课武装工作区。
1956年,成立西盟佤族自治县中课筹备委员会,设中课区。
1969年4月1日,中课区改为东方红公社。
1970年底,为中课公社。
1984年春,公社改区,大队改乡,同时增设嘎娄乡。
1987年,改名中课乡。
2012年,中课乡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中课镇辖5个行政村:中课、永不落、班箐、窝笼、嘎娄,下设50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中课镇辖5个行政村:中课村、嘎娄村、永不落村、班箐村、窝笼村,镇人民政府驻中课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中课镇地处西盟佤族自治县北部,东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竹塘、雪林、木嘎3个乡接壤,南与勐梭镇相接,西与勐卡镇、新厂乡相连,北以土多考山和土邦美山为界与缅甸相毗邻,行政区域面积312.4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中课镇境内中山、低山、河谷纵横交错,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主要山脉有土邦美山、土多考山、考翁山和拉斯陇山梁等。境内最高点永不落村东北方的大黑山,海拔2458.9米;最低点库杏河电站,海拔700米,相对落差1758.9米。
气候
中课镇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不明显,只有雨、旱季之分。多年平均气温20.4℃,1月平均气温14.3℃,极端最低气温3.6℃(2010年1月16日);7月平均气温23.9℃,极端最高气温37.9℃(2008年5月9日)。最低月均气温14.1℃(2011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4.4℃(2010年8月)。平均气温年较差8.4℃,最大日较差10.3℃(2010年8月20日)。生长期年平均365天,无霜期年平均36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74.7小时。0℃以上持续期365天。年平均降水量2758.6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86天,最多达207天(2000年),最少为159天(2003年)。极端年最大雨量3426.7毫米(1991年),极端年最少雨量1583.9毫米(2003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7月最多。
水文
中课镇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库杏河,属南卡江水系,萨尔温江支流,从土多考山、土邦美山、冈窝少山、哦闷的科山、大黑山、哈朵柯山流经境内永不落村、中课村、班箐村,长36.5千米,河床平均宽21.3米,流域面积约为200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翁不老河、翁拐河、螺蜥河、永古河、南黑拉河等支流。
自然灾害
中课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地震、旱灾、洪涝、山体滑坡、风灾、病虫灾,主要发生在3—9月。1988年11月6日晚21点03分澜沧县战马坡发生7.6级强烈地震,本辖区受波及较为严重。
自然资源
中课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主要有铅、锌、锡、银等。有大量的石灰石和石膏,是水泥和石灰生产的优质原料,只少量开采非金属矿石膏。
2011年,中课镇有耕地面积22510亩。
人口
2011年末,中课镇总人口1094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59人,城镇化率6.2%。另有流动人口1499人。总人口中,男性5666人,占51.8%;女性5275人,占48.2%;14岁以下2219人,占20.3%;15—64岁8174人,占74.7%;65岁以上548人,占5%。总人口中,以佤族为主,达9761人,占89.2%;汉族269人。占2.5%;另有拉祜、哈尼、彝、回等少数民族,共911人,占8.3%。2011年,人口出生率8.98‰,人口死亡率6.18‰,人口自然增长率2.80‰。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5人。
2017年末,中课镇常住人口为11312人。
截至2019年末,中课镇户籍人口为1192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中课镇完成财政总收入407.85万元,比上年增长28.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51.72万元;一般预算支出210.57万元,比上年下降24.4%。
2019年,中课镇有工业企业4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农业
2011年,中课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720.34万元,比上年增长12.2%。
中课镇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2011年,粮食总产量5725.4吨。2011年,玉米种植面积8273亩,产量2549.350吨;水稻种植面积8050亩,产量2141.644吨;米养种植面积3500亩,产量178.6吨;薯类种植面积311亩,产量20.61吨;小麦种植面积825亩,产量53.625吨;花生种植面积524亩,产量24.254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2011年,累计种植甘蔗4902.6亩。
中课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大牲畜、山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5847头;大牲畜年末存栏2861头,出栏468头;山羊年末存栏190只;禽类年末存栏2万羽;畜牧业总产值93.3万元。
商业
2011年末,中课镇有商业网点64个,职工92人。2011年,社会箱费品零售总额316万元,比上年增长5.7%;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68万元,比上年增长4.5%。
金融业
2011年末,中课镇各项贷款余额23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中课镇有完全小学5所,初中1所,共有在校生1140多人,专任教师7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5.7%,1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达50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300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00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20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9%、0.9%、0.9%、0.9%。
科学技术
2011年末,中课镇有科技办公室1个,专业技术人员1名,5个村配备了科技辅导员。
文体事业
2011年末,中课镇有文化事业团体3个,文化专业户51个,文化站1个,村组文化室41个;图书室5个,藏书2.58万册;还有文化娱乐设施51个。文化从业人员4人。2011年末,广播综合覆盖率97.6%,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1204.5小时。2011年末,共安装“村村通”1241台,电视综合覆盖率98.6%。
2011年末,中课镇有体育场地54处,体育社团3个。每年定期举办体育活动有篮球运动会、文艺晚会、老龄健身等活动。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中课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个,其中一级综合医院1所;病床12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9张,固定资产总值104.7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0.1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7958人次,住院手术18台次,出院病人927人次。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人数639人,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0118人,参合率95%;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7.24‰、8.62‰。
社会保障
2011年,中课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9户,人数99人,支出19.67万元,比上年增长28.26%,月人均165元,比上年增长39%;城市医疗救助902人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678户,人数4350人,支出398.5万元,比上年增长10.8%,月人均76元,比上年增长8.6%;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4人,支出7.026万元,比上年增长3.4%;农村医疗救助219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5487人次,共支出18.03万元,比上年增长19%;农村临时救济44人次,支出3.39万元,比上年增长5%。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37人,紧急转移安置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031亩,倒塌房屋3间,直接经济损失124万元,救灾支出25万元,比上年增长6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046万元,比上年增长18.4%。
邮政电信
2011年末,中课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65千米,投递点5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200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10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120件,征订报纸1700份、期刊2500册。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2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72门,固定电话用户164户,比上年增加24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5.1%,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3000户,比上年增加5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7.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33.2千米,主干电缆达400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212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171个,宽带接入用户171户,比上年增加7户。
基础设施
2011年,中课镇有高压输电线路1条,总长度70.697千米,用电负荷10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148.21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100%,供电可靠率99.6%。
交通运输
2011年,中课镇客运总量为3.02万人次,货运量25万吨,实现通车里程243.3千米,其中:县乡公路1条18.3千米,乡村公路4条77千米,村组公路45条68千米,甘蔗区路80千米。中课村公路站为乡级客运站,日均发送微型小客车14辆,日客运量84人次,年货运吞吐量7.8万吨。2011年,拥有低速自卸货车40辆,120吨位,客运汽车14辆,98座位,货运量25万吨,货运周转量1.39万吨•千米,客运量3.0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0.17万人次•千米。
历史文化
中课,佤语,意为背着行囊沿河走找到的地方。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9 05:2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