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八卦一名古已有之,然无图无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多家议之,至少提供过五种位图。学术界的进一步探索发现:中天八卦的中天性质,隐在于《
周易・
说卦传》的“帝出乎震”,隐含“帝(
帝星)藏于震”(也对应先秦道家作品《
太一生水》所谓“
太一藏于水(北方)”),中天
太极确定中天震位,中天震位在
北辰和北方,则由《说卦》申明的“易逆数也——雷风雨日艮兑乾坤”,可以推出中天八卦的逆序式位图及其顺序。
出处
中天八卦:易界至少提出过五种位图
中天八卦一名古已有之,然无图无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多家议之,至少提供过五种位图。
1、
邹学熹1993年《
易学图解》第二章“八卦图解”之二“三天八卦对比图”提出的位图:
顺时针的次序为:坤1(东北) 乾2 兑3 艮4 离5 坎6 巽7 震8
他没有说明这么排列的理由,他书里很多易图是继承他前辈的资料。
2、
欧阳昱北1997年《中天八卦新证》一文提出的位图:
顺时针的次序为:乾1(南方)坤2 艮3 兑4 坎5 离6 震7 巽8
该文研究了一些古籍,探索
京房、
卫元嵩等人的学说,用力辛勤,但未论中天性,提出的理由自相矛盾。
3、刘引而1997年《揭开
老子哲学的神秘源头——先秦易学的新图景》一文提出的位图:
顺时针的次序为:太一(中宫)坤1(北方)兑2 离3 巽4 乾5 艮6 坎7 震8
该文提出八卦(不是六爻)
纳支说和(异于
太玄数的)太一甲子数,依据《周易·
说卦传》“雷以动之”等辞,说中天八卦是
纳甲八卦,说:“雷九坤二逆数行,隐然独立有一存,大有故虚形,可名太一神。太一历终始,随时易微宏。坤后即太一,雷前居帝神,故此渡下文,首言帝出震。帝出示隐相,默语神数行”。解释了《说卦传》先后天八卦之间某些难解的言辞。
他的中天性理由是纳甲八卦序居于《说卦传》先后天八卦之间,但他的位图排列有臆测性,其臆测的依据是其《易学起源之谜新解》提出的天文
六卦体系论,以阳顺阴逆的十二月卦为中天
月卦,可是,阴逆式十二月卦在《
归藏》、《
周易》的残存并不能说明其中天性。
4、易学家张永红博客2008年《中天八卦》一文提出的位图:
就是
先天八卦位图,但
九宫配
洛书数(不是次序数):坤一 巽二 离三 兑四 中五 艮六 坎七 震八 乾九
他是先天八卦九宫数第二十代传人之一,该派自称“
中天易”,认为:洛书数是后天八卦的,先天八卦位(为体)加洛书数(为用)就是中天八卦、是真的中天八卦,它者为假中天。还谈了用例。
其理由不妥,先天位加洛书数怎么变质为中天性了?怎么不能是先天内部的某个特殊状态,看起来处于先天与中天(或后天)之间?洛书数不是后天八卦自有的,
河图、
洛书、八卦是各自
独立的;体不变则本质不变。
他公开该数,对先天易是重要贡献,可谓为往圣继了绝学。(实则此数早见于清朝江永的《河洛精蕴》之“圣人则河图画卦图”一节。当然,张的说法使得易术界一些人士重视该数,是贡献)。
5、2010年网帖“揭秘先天八卦、后天八卦的关口,
中天八卦图”提出的位图:
顺时针的次序为:坎(北方)巽 震 兑 乾 离 艮 坤
他的理由有游戏性。
这五种说法,有四种提出了新的八卦结构,有二种说明了中天性的理由,刘引而(即
刘林鹰)依据《说卦传》的文字次序,但文字次序只是间接的表面的依据而非直接的实质的依据,
张永红依据旧体新用观,但新用加旧体难以产生新体。可见,这五种说法都没有合理地说明“中天性”,只是“疑是”。
震北图用例
这种图的特征是震卦居北方。
用例:三易首卦入中式
“闲云老叟”2010年帖子“三易首卦入中式断卦捷法”,所用中天八卦的位图,震卦居北方,是这种中天八卦方位上的首个用例。该例不能显示其中天性,是显示一种新八卦的有用。虽不能确定该孤例是真是编,应该说可信性很强。无论如何,是对零点的突破,是珍贵资料,值得重视和介绍。
依据
真正的中天八卦位图之依据在《周易·说卦传》
刘林鹰2013年的长篇论文《中天八卦揭秘:《周易・说卦》的核心内容》,提出了新颖而比较严谨的说法,突破性地推进了邹学熹和他自己(刘引而)的说法,其主要论点有:
1、中天八卦的次序,存在于《周易·说卦传》
先天八卦、
后天八卦的排列主要是依据《周易·
说卦传》,同样,中天八卦位图的依据也在《周易·说卦传》。
《
说卦传》中的先天、后天八卦之间的文字,就是谈论“易
逆数也”的表现:“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悦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就是逆言(“知来者逆”),它的顺序(“数往者顺”)就是邹学熹1993年公开的中天八卦序。
《说卦传》所谓“八卦相错”,是指中天八卦两两错合而处。
2、中天八卦的中天性质,隐在于《说卦传》的“帝出乎震”,中天太极确定中天震位
“帝出乎震”是谈后天八卦(首个)
太极点及后天震位,隐示着“帝藏乎震”(这个核心论点,刘氏论述了数千字),意味着中天震位在
北辰、在北方。
“帝”或“
帝星”就是北辰太一,即
北极星、
紫微星:《
淮南子·天文训》云:“紫宫者,太一之居”。东汉大儒
郑玄注释《周礼》曰:“昊天上帝,又名太一”。郑玄注释《
易纬·
乾凿度》曰:“
太一者,北辰神名也”。《
史记·天官书》云:“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帝(
帝星)有两个层次的自体性存在:一是帝星在天空的
北辰,居
斗柄的尾端,在
地轴线的北天空之延伸线的极点,为地球
视运动世界里的恒静点,二是帝居北斗运动圈的中央,乘北斗(
帝车)周行,帝体不变而朝向变化,斗车转向即指示地球四季变化,(北半球视野里的)斗柄东指则(北半球的)天下皆春,其周行对应后天八卦的位置和季节: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说卦传》里“帝”不仅仅是“出乎震”,还有“齐乎巽”等。
帝星的两层次自体性存在、两层次方位,对应震卦的中天位、后天位,则中天震卦对应
北辰太一,即在正北。
中天太极确定中天震位,因此,完整的
中天八卦图是包括中天太极的,不是能随便安排卦位的,不是任何新的八卦结构都是合理的新八卦,更不是可以随意号称中天的。
3、中天震位在北辰、在北方,则由逆序“雷风雨日艮兑乾坤”,可以推出中天八卦的位图,包括其顺序。
简图和全图
四、中天八卦的简图和全图
两种真正的中天八卦图,各有其意义,都值得介绍:
邹学熹公开的疑是
中天八卦图大体符合《
说卦传》的意思,是真中天八卦的简图,此简图是他人制作的。
刘林鹰公开的中天八卦图是《说卦传》中天八卦的全图,他采用word做图里的九宫方格,也可以画作圆图。
完整的先天八卦图包括
阴阳鱼表示的太极,完整的中天八卦图至少包括中天太极,后天八卦不同,它的太极在周行。
同质性
中天八卦与楚简《太一生水》的同质性
据刘文,这种同质性对《说卦传》中天八卦论,有佐证意义。
属于战国中期的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出土以来一直是中华古籍研究的热门资料,相关论文一大批,但关于其作者,还是谜题。因为它与郭店楚简《老子》甲乙丙三种资料在一起,加之其道家属性,有的学者认为它是老子的遗著。
现在看,它的基本思想与《周易·说卦传》的中天八卦观、后天八卦观,本质相同。
《
太一生水》说:“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或(又)始”。
“太一藏于水”即藏于北方,中天八卦体系里太一据北方。
“行于时”是周行,与后天八卦里太一(帝)周行八方,一致。
《周易·说卦传》与《太一生水》的作者,应该属于同一个带有某种秘传性质的学派,是了解高层易术的道家大师。清代
胡渭《易图明辩》一书所记宋末易术大师、邵子易学密术传人、神人般的、著有高深玄言数十万的“溟涬生”之评《易传》诸篇,他低视多篇,独高赞曰:“《说卦》非圣笔不能作”。
继承
陈抟易学的
邵雍大师,没有资料显示他了解中天八卦,相反,他对《说卦》的解释显示他不了解中天八卦,但是,即便他了解,如果属于易学的“密中密”之一,他不会公开的,他说过:易中秘密穷天地,造化天机泄未然。中有神明司祸福,后来且莫轻教传。
《筮法》支持
刘氏说法在战国《筮法》篇获得部分支持
刘氏中天说法的依据之一是太一甲子数和八卦纳支,其实,这两种内容,在2003年由清华大学廖明春论文“清华简《筮法》篇与《说卦传》”公布的先秦文献,有部分支持,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的《筮法》篇,就有
太玄甲子数和六子卦纳支(不等于八卦纳支)的内容,说明《太玄经》的甲子数来源古老,六子卦纳支很奇特,是:震卦纳子午,巽纳丑未,坎纳寅申,离纳卯酉,艮纳辰戌,兑纳巳亥。
清华藏战国《筮法》篇的太玄甲子数和六子卦纳支,与刘氏的太一甲子数和八卦纳支,部分相同,而且,太一甲子数对太玄甲子数,是一组排列与两组排列的关系,大体本质是相同的。
起源之古
中天八卦纳干的起源之古
《
易经》
革卦卦辞“己日乃孚”及六二爻辞“己日乃革”,
顾炎武《
日知录》云
朱熹认为此“己”应为戊己之己,即是天干,二十世纪易学大师
尚秉和的《
周易尚氏学》释为离纳己,认为此释方通。
刘林鹰的《商周
数字卦之用六象
筮法考》,研究1980年在
殷墟小屯南地发掘出的四卦龟甲,发现:“巽”、“乾”、“坤”三个卦在后天八卦位,“涣”卦在东北方位即后天艮卦方位——在四卦的相关结构关系里,应把“涣”卦解释为在艮宫,为艮宫第11变卦,即,四卦龟甲隐存有一十六变还本体的
八宫观念,刘称之为“重八宫”,数千年来在传世文献里仅见于清代
曹九锡编著的《
易隐》,是世传的京易八宫的母版。
八卦
纳甲,在高层易学界,或者说在某些“大巫”,起源应该很古。某些高级易学知识起源很古,却难免在某个高层易学圈长期秘传,至少汉代时
《连山》藏于
兰台、《
归藏》存于
太卜,能见者稀少,而比它们更高级的知识则在极个别人之间口传心授,这种传统至今犹然。又如,《周易·
系辞传》提出的阳爻策数36、阴爻策数24,除了邵子易学之秘术的某些传人如铁板数传人等,二千多年来,无人会用,还是高层易术的一大秘密。
《汉书·
儒林传》云:“
京房:受易梁人
焦延寿……至成帝时,
刘向校书,考易说,以为诸易家说皆祖田何、杨叔、丁将军,大谊略同,唯京氏为异,党焦延寿,独得隐士之说,托之孟氏,不相与同。”说明京房是其宏大易学体系的公开者,这种公开顺应了一种气运。自
张志春先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为易学复兴开路以来,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千古秘传的一些高深数术如各式
奇门遁甲,井喷式公布、繁花怒放,也是顺应了一种气运。
序数与哲学
中天八卦地支序数与老聃哲学
刘引而(即
刘林鹰)《揭开老子哲学的神秘源头——先秦易学的新图景》,把中天八卦体系
宇宙观层次的哲学意义揭示了。
老聃哲学宇宙观的核心语句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这是老聃哲学最神秘的言语。旧有多种解说,但都不圆通,离开易学就解释不了何以“万物负阴而抱阳”而“非万物”不然?
其神秘数术学依据应该就在某种长期失传的易学内容,这种内容应该就是中天八卦地支序数。
中天八卦地支序(卦纳的地支而非六爻纳的地支),是震子、巽丑、坎寅、离卯、艮辰、兑巳、乾午、坤未、太一申,如果安上太一甲子数(就是干支两列式的太玄数变为单列式、十位制),就是震子9、巽丑8、坎寅7、离卯6、艮辰5、兑巳4、乾午3、坤未2、太一申1、酉0,震巽坎离艮兑为六子卦,象征万物,乾坤为天地,太一申为帝,零为无,这个图式象征万物归藏于天地、再归藏于太一(帝)、再归藏于无。反言之,则是无(道)生一(大一、太一、帝)、生二、生三,在三之后是生万物,万物(六子卦)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中天八卦与老子哲学有脐带关系。
老聃隐居,干嘛不去东方大海或玄冥北地?何以骑牛西出?因为信仰?
京房宏大的易学体系只传六爻
纳支,不传八卦纳支,可能是,汉代
独尊儒术,使得欲挤进儒林的易学家不敢公开八卦纳支,以免有的儒士看出八卦
纳甲体系与道家的同体关系。
宇宙观
中天八卦地支序与《列子》的宇宙观
《
老子》、《
列子》、《
庄子》等作品是
先秦道家流传至今的三大经典。《列子》和东汉的《
易纬·
乾凿度》,宇宙观都与《老子》有异,认为天地之前存在四个阶段(《老子》是认为存在二个阶段,即一和无,也称作帝和道),其依据问题一直成谜。
若考虑到纳支后面的戌亥,则还有超界型中天八卦地支序。天地之前的四阶段论,应该是来自此:天(乾午)地(坤未)之后是申酉戌亥。
鬼月
中天八卦地支序与上古以阴历七月为鬼月
地支序里“申”对应有形界之外的神鬼世界,神字的原字是“申”,则节气式阳历的申月对应神鬼界。
中华习俗里上古以来以
阴历七月为
鬼月(民谣“七月一鬼门开,七月半鬼门关”),在农村和中小城市至今犹然(七月十四日傍晚可见各地人们在野外烧
纸钱,祭送亡亲)。
二者应有某种关系。神鬼界总体属阴,在其内部则是神属阳、鬼属阴,以阴历七月配鬼,合乎易理。
太极往返
中天八卦与返天(归元)八卦表现太极往返
雪草青(即刘林鹰)2013年论文《归元八卦惊现:《周易·说卦传》的重要内容》,论述《说卦传》“神也”章是在谈一种
返归运动的八卦,称为“归元”八卦、
返天八卦。
返天八卦与中天八卦,太极位相同。认为中天到后天是太极出游,而后天到返天是太极返归。
先天八卦、中天八卦、后天八卦、返天八卦,构成了多层次的太极周易观,展示了太极之宏大复杂的周期性运动及其阶段。
说之不力
中天八卦的意义及月相纳甲说之不力
中天八卦是八卦
纳甲的基础,
京房纳甲属于中天易学,一般的易术兼用先天八卦的生成数、中天八卦的纳甲、后天八卦的方位等。京房以来,易界公开地在使用中天八卦的纳甲,虽然日用而不知,说明中天八卦的用例是广泛存在的。
中天八卦的特殊方式对于预测六亲等有用,正如先天八卦九宫数对预测六亲有用。
中天八卦体系有宇宙观意义,这是周易内容哲学化的重要部分。
东汉
魏伯阳的《
周易参同契》是道家名著,号称万古
丹经王,其提出的
月相纳干说,用八经卦解释,可是解释力不够,似是而非,易学里乾坤下纳甲乙上纳壬癸,是用六爻重卦的,八经卦解释不了。其实,《周易·说卦传》明确提出”故易六画而成卦”,应该隐存重要内容,其中的中天八卦次序在纳干上是木火土金水,对于纳干的依据有启路意义。另外,魏伯阳不能解释六爻纳支,而《说卦传》的中天八卦逆序却隐然提出了八卦
纳支从而六爻纳支的一种理据,这涉及阳顺阴逆,天干为阳、地支为阴。
几个谜题
中天八卦几个谜题
论纳干次序的木火土金水,即论中天顺序,是坤居首,是因为太一为起而继之以坤母么?
论纳支次序,何以震卦为先?因为后天八卦“帝出于震”,则中天必须是震据北方、震为首、由此展开中天八卦的次序么?可是,后天八卦为什么必然是“帝出于震”呢?是因为帝车周行在此反映太阳之出于东方么?帝车周行指示四季变化,而四季变化本质上在于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纳支次序里,卦支演为六爻里的初爻地支,可是乾卦六爻的纳支为什么上下变位了?与“三生万物”有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