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镇物》是2012年
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陶思炎。
作者简介
陶思炎,1947年生,江苏省南京市人。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任东南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
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理事,
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民俗学会副会长;曾任
日本东北大学文学部宗教学研究室外籍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俗学、民间艺术、民间宗教,著有《中国鱼文化》、《祈禳:求福·除殃》、《风俗探幽》、《中国纸马》、《中国镇物》、《应用民俗学》等专著。
内容提要
本书为中国大陆民俗文化博士的研究中国镇物的力作,对镇物的起源、性质、特征、体系、功能、演进与价值等,作了系统的介绍。《中国镇物》对镇物的起源、性质、特征、体系、功能、演进、价值等加以系统的理论概括,并对岁时镇物、护身镇物、家室镇物、婚丧镇物、除灾镇物等类型进行了具体的
研讨。
镇物以文化象征和风俗符号体现为,人的心智与情感的凝聚、艺术与生活的创造。 镇物,又称“禳镇物”、“避邪物”、“厌胜物”,作为心化的器物或物化的精神,它帮助人们面对各种实际的灾害、危险、凶殃、祸患以及虚妄的鬼怪邪祟,成为一类特殊的工具和武器。
镇物以文化象征和风俗符号体现为人的心智与情感的凝聚、艺术与生活的创造。《中国镇物》对镇物的起源、性质、特征、体系、功能、演进、价值等加以系统的理论概括,并对岁时镇物、护身镇物、家室镇物、婚丧镇物、除灾镇物等类型进行了具体的研讨。书中引证了大量的有趣实例,并做出了严谨的阐释。
目录
自序
导论
第一节 神秘的镇物
第二节 镇物的体系
第一节 新年镇物
第二节 端午镇物
第三节 四时镇物
第一节 护儿镇物
第二节 男丁镇物
第三节 妇女镇物
三 家宅镇物
第二节 宅室镇物
四 路道镇物
第一节 清路镇物
第二节 行旅镇物
五 婚丧镇物
第一节 婚嫁镇物
第二节 丧葬镇物
第一节 禳疫镇物
第二节 除灾镇物
结语
参考书目
图版索引
书摘
第一节神秘的镇物
镇物,又有“禳镇物”、“辟邪物”、“厌胜物”等名称,作为传承性器物文化的一支,它源起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低级阶段,并随着人类生存空间的拓展、创造手段的丰富及生命意识的增强而越来越曲奇庞杂。镇物以有形的器物表达无形的观念,在心理上帮助人们面对各种实际的灾害、危险、凶殃、祸患,以及虚妄的神怪鬼祟,以克服各种莫名的困惑与恐惧。因此,镇物不仅是一种物承文化,更有精神的或信仰的成分,作为非实用的物态工具,体现为自然物质与人类社会、精神意识的统合,或者说,它是凝聚着心智与情感的精神性物质,即心化的器物,同时也是象征的物化精神。镇物这一性质决定了它以艺术的、宗教的、风俗的形式而体现为文化的创造。
可以说,镇物是文化象征的产物,是巫术神话的外化,是宗教的通灵法物,也是风俗传习的符号。镇物以一定的时空条件为存在前提,与社会的文化心理及风俗传统相依存,主要发挥观念的镇辟与护卫的功用。镇物所辟克的对象多为鬼祟、物魅、妖邪、阴气、敌害之类,具有神秘的俗信气息,并不乏妄作因果的迷信色彩。由于这种功用的间接性与对象的虚无性、方式的象征性、效果的模糊性和形制的驳杂性等并存,因此,镇物历来显得奇奥而神秘。
镇物作为传承文化的一个独特类型尚未受到专门的研究,而这一工作又是文化人类学者、民俗学者和宗教学者所不能回避的。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 Malinowski)在《文化论》中曾指出:
真正的科学只有一件任务,就是在表明什么时候对于一物的知识是完全了:在给我们一种观察的设备,及种种方法、原则、概念和词汇,使我们能用以研究实在的事物——这样才能对于事实作精细的研究及正确的描写。现在已到了完成这一科学任务的阶段,利用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及艺术学、宗教学、心理学的钥匙,我们定能开启中国镇物的迷宫,并对这一“物类”作出较为“精细的研究”和“正确的描写”。
一、文化象征的产物
镇物总以一种非实验的方式,用加工过的自然物或人工物来建立自然世界与幻想世界的同一。原始人打制的粗糙的石器、收集的兽牙和贝壳、用单色涂绘的崖画、奇妙的陶器纹饰以及精美的玉雕等,不仅仅出于美感的冲动,也寄寓了生活的热望,潜含着镇凶纳吉的追求。直到今天,动植物、日月星辰、水火、石头、身之物与人工物等还在一些偏远的乡野被用于护身镇宅、守村护路和安魂镇墓等,镇物仍作为人的意识的一部分,表现着人体与精神、自然的不可分割。关于物人之间的这种关系,卡尔·马克思(Karl Marx)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作过精辟的论断,他指出:
从理论方面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或者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或者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都是人的精神的无机自然界……,同样地,从实践方面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不可分离。镇物是信仰的伴物,是人性向物质的投影,它的出现与应用归属于文化的象征,也是一种文化的创造。
美国人类学家莱斯利·怀特(Leslie White)对“人类行为”与“象征”的关系作过如下的论述:
所有人类行为起源于象征的使用。正是象征,它把我们类人猿的祖先转变为人类,并使他们具有人的特点。只是由于使用了象征,所有的文明才被创造出来并得以永存。正是象征,它把人类的一个婴儿变成一个人;……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由象征的使用所组成,或有赖于象征的使用。人类行为是象征行为;象征行为是人类行为。象征是人类的宇宙。镇物正是“人类的宇宙”中的一个部分,不论它取自动物或非生物,取自人工物或自然物,都被添加了价值判断、审美情感、道德标准和功能意义,使之突破器物文化的静态常规,通达社群与精神的文化层次。
中国古代哲学将“象”、“形”或“象”、“器”相对,《易传》有“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之载,并有“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之说,此外,《易传》还提出“立象以尽意”的命题。可见,“形”、“器”相连,“象”、“意”相承,“器”以“形”显,而“象”以“意”隐。故而,文化象征往往表现为物理、事理、心理与哲理的统成,不易直观地识解。《老子》第五十一章所谓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早已提出“物形”之外的链式结构,点画出“物”后之“理”的驱动作用。国外学者也注意到“象征”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提出过探求解释的路径。俄国学者普列汉诺夫在研究原始艺术时曾喟叹道:
使用象征的确在若干意识形态的历史上起着不小的作用。因此,必须部分地在使用象征中去寻找意识形态的解释。
象征表现着一定的心境、一定的动作。其实,象征与“心境”、“动作”的联系,荀子早已察知并作出了论述,他说:
凡礼:事生,饰欢也;送死,饰哀也;祭祀,饰敬也;师旅,饰威也。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一也,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礼”作为“俗”的制度化,其仪典、基调本身就是对象征文化的借取与夸饰,实际上,所谓的“礼”是一种打上官方印记的象征文化,它因受组织与倡导,具有人为传承的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