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的前身是1985年建立的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于1999年经国务院中编办和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并整体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
历史沿革
1985年3月,中科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正式建立。实验室工作人员由中科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抽调8名科研人员,加上外单位科研和行政人员7人共15人组成。
1987年8月,中科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被中国科学院正式批准为开放实验室。
1993年3月,受国家计委委托,中国科学院对该室进行了“
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的论证。
1999年,中科院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升格为地球环境研究所,并于1999年5月整体进入创新工程试点。
2002年8月-2006年7月,按照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三期的要求,研究所创新岗位增加到80个,在学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人数达到87人,在此期间,在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和科技部的支持下,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共建了“
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实验室。
2006年8月起,中国科学院党组决定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试行轮值所长负责制。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根据2019年3月研究所官网显示,地球环境所有在职职工118人,其中正高级32人,副高级32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4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0人、国家基金委优青2人、陕西省“杰青”1人。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孙有斌、金章东、黄宇。
科研部门
根据2019年3月研究所官网显示,地球环境研究所设有5个研究室、1个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国家重点实验室连续六次被国家科技部、国家基金委评为“优秀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
研究室:古环境、现代环境、粉尘与环境、加速器质谱中心、生态环境。
设施资源
根据2019年3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拥有高精度实验系统,主要仪器包括:加速器质谱仪、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仪、超导磁力仪、MAT-252质谱仪、X衍射仪、X荧光光谱仪、碳分析仪、ICP-MS、ICP-AES、低本底液闪仪、激光粒度仪、热释光/光释光测年系统、单颗粒碳黑气溶胶谱仪、离子色谱仪、激光粒度仪、岩心扫描分析仪、元素分析仪、微分迁移率分析仪、自动旋转磁力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常规及小样品AMS制靶系统、树轮宽度/密度仪及配套的影像系统、荧光/偏光显微镜和生物高清晰电视影像系统、多种型号气溶胶采样仪、Internet和局域网络系统及工作站。
截至2009年8月,地环所图书馆共有中外文图书6000余册,期刊1万余册以及大量的内部资料及地质、地形图。该馆已逐步形成具有自己专业特色的藏书布局,主要收藏有关黄土、第四纪地质、全球变化以及相邻学科的文献,内容涉及
地质学、
地理学、
地貌学、
天文学、
地球化学、
古生物地层学、
气象学、
气候学和环境变化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相关文献。
在已有的十万多条地学文献信息基础上,图书馆准备建立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全球变化数据库,其中包括地环所科研人员成果库。
合作交流
2009年7月,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与陕西省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汉阳陵博物馆合作,对上述两个博物馆室内空气质量实施了连续监测,并就室内气溶胶对文物的腐蚀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文物腐蚀主要是通过大气污染物在文物表面经多次反应形成,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具体的文物保护建议,受到博物馆方面的采纳。加拿大《Discovery》频道专程来西安对兵马俑室内污染项目研究进行了拍摄,并向全球播放时长8分钟的专门介绍。
2015年4月21日,
厦门华厦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联合建设的大气环境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厦门市环境保护局、市气象局、国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等单位领导及行业专家出席揭牌仪式。
2015年5月14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与
西安西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就陕西省工业烟尘治理工程项目签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西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举行。
根据2019年3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已与中科院有关研究所、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地震局等二十余个单位,以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瑞典、荷兰、日本、韩国、泰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卡克斯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新加坡、印度、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等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关系,建立了3个实质性中外联合实验室。研究所固定人员和客座研究人员多次获得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奖、国家外专局“友谊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两度被推荐并获得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根据2019年3月研究所官网显示,地球环境所在“东亚环境变迁的季风控制论”、“亚洲季风-干旱环境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三极驱动对亚洲环境的影响”、“不同时间尺度全球季风的动力学”、“宇宙成因多核素示踪全球变化”、“气候突变事件”、“树轮气候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古气候模拟”、“粉尘和PM2.5同步及连续观测研究”、“雾霾治理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等国际地学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地球环境所先后向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交了一系列咨询建议,为中国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地球环境所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如科技部973、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基础研究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重点、杰青等项目,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先导专项等。在高水平成果产出方面,地球环境所已在
Science、
Nature、
PNAS、Nature子刊等国际杂志上发表文章近40篇,8项成果获
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成果入选“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人获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8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一等奖。
2000年-2008年,研究所科研人员发表各类论文968篇,其中SCI论文506篇(包括第一作者的有162篇),人均发表论文连续9年居中科院资源环境类研究所之首(据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中科院资环类研究所论文余引文统计》报告)。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阐明冰期-间冰期印度夏季风变迁的动力学机制(2011年)、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2018年)等。
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获得者:安芷生(2015年)。
学术期刊
《
地球环境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主办,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公开出版发行的学术刊物,是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地球环境学报》主要栏目包括研究综述、研究论文、研究简报、评论性短文等。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根据2019年3月研究所官网显示,地球环境研究所拥有2个博士学位培养点、3个硕士培养点以及1个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流动站: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地质学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一级学科点:地质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学术学位硕士一级授予点:地质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资源与环境
教学建设
根据2019年3月研究所官网显示,博士研究生导师1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54人,硕士研究生54人,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1人,博士研究生17人,在已培养的研究生中,3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人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3人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1人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13人获中科院院长优秀奖,8人获朱李月华优秀博士论文奖。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地球环境研究所所徽的设计首先突出了研究所的科学目标:“从地球整体环境系统(
大气、
大陆、
海洋等)和圈层(
岩石圈、
水圈、
生物圈和
大气圈)各因子相互作用和耦合过程的角度,在全球和区域层次上开展大陆环境系统不同尺度时空变迁规律和机制的研究”,因此所徽由三个圆环组成,象征着地球不同圈层和不同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和耦合过程,组成的圆圈代表地球,其中外圈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 CAS”,即研究所中英文全称。圈内由一条逐步上升的曲线连接,表示研究所不断发展,研究水平的不断攀升,曲线的4个上升阶梯象征着中国现代3大地貌阶梯和周边海域,意指:研究所以东亚大陆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曲线同时也是各种记录(地质、生物和历史文献)的科学表述形式,表明研究所强调记录,注重实验的科学学风;曲线的波浪起伏,象征着攀登科学道路的艰辛;同时曲线的波浪上升暗示着只有意志坚定、不畏困难的人才能达到科学的顶峰,并且象征着研究所将不断地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社团文化
根据2019年3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成立了研究生学生会,学生会常设机构有固定成员12人,通过全所公开选举产生由3人组成的主席团,主席团在选举结果的基础上组建由9人组成的3个管理部门,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素质教育活动、文化体育活动。
荣誉
2022年3月30日,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轮执所长:刘禹
副所长:曹军骥、金章东
历任领导